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附件三:澳門譚氏宗親會 籌集建會捐款收費辦法
释义

附件三:澳門譚氏宗親會 籌集建會捐款收費辦法

澳門譚氏宗親會大廈為澳門譚氏宗親會自籌新建之私有物業,除一部份租出外,將二樓為會所辦公之用,五樓全層作為譚氏宗祠祭祀先人。慎終追遠,緬懷先人教養之恩,此為我國民族傳統之美德,亦是傳統之道義。是以本會交二樓全座用作宗祠,安放祖先神位或仙座,為譚氏宗親祭祀之用。本會為非牟利之組織,互助互愛,為各宗親謀求福利。但需有固定之收入以穩定收支平衡。
捐款二十萬元或以上者在二樓或五樓,可以自行命名紀念,捐款者並聘為永遠榮譽會長。
捐款十萬元或以上者聘為永遠榮譽會長。
捐款五萬元或以上者聘為名譽會長。
以上三項,敬送三格型之全座神庵(同時可以安放仙座)。
捐款二萬元或以上者聘為榮譽顧問,並敬送短櫃款福字神庵一座。
捐款壹萬元或以上者聘為名譽顧問,並敬送短櫃款壽字神庵一座。
捐款五千元或以上者聘為永遠名譽會員。
捐款三千元或以上者聘為名譽會員。
捐款二千元或以上者聘為永遠會員。
*普通會員每年三十元,基金壹百元。
所有捐款五千元或以上者,刻石拍照留念;所有捐款五百元或以上者,全部刻石留念。
譚氏宗祠內設有:一、三格型之全座神庵;二、短櫃型神庵兩款;福字型和壽字型;三、散座型神位分榮、華、富、貴四款。榮字款:凡捐助五千元或以上者;華字款:凡捐助三千元或以上者;富字款:凡捐助二千元或以上者;貴字款:凡捐助一千元或以上者。仙座與神位價目相同。
(上項辦法為籌建新廈期間之優惠辦法。如有修改,將由理事會通過。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十七日。)

禮儀和活動


(1)該會在每年正月十五日舉行會慶,歡渡元宵節,為會員添丁開燈,致送禮物祝賀。
送燈習俗,許多地方都有大同小異的行事,廣東各地的俗行,除了“送燈” ,更有“請燈”、“開燈”、“慶燈”、“遊燈”和“接燈頭”等,簡直把燈看成“人”。
過去廣州民間一到上元,就要“請燈”,是到廟裏去請燈。事前廟裏已經掛滿了燈,燈上都寫上吉祥的名目,按著等級規定了價目。有人想請燈,就先告訴廟裏的司祝,說明喜歡那一盞燈,便用紅紙寫上“某宅敬請”四個字,貼在燈上,就此辦好請燈手續。等到元宵過了三天,廟祝邀人同挑花燈的人,敲著銅鑼,沿途把燈送到請燈的人家去,據說這樣那一家今年便可以添丁了。
廣東海豐,在正月十三那天,神廟或宗祠裏,都掛起許多花燈,打鑼敲鼓,非常熱鬧,這叫“開燈”。普通人家也要準備很多茶菜,邀請親戚鄰居一同來吃喝,這叫“慶燈”,又叫“喝燈茶”。尤其是去年生了男孩的人家,元宵一定要具備牲禮,祀神祭祖,設宴歡聚,這叫“燈酒”,晚上燈燭輝煌,鑼鼓喧天,一直鬧到深夜。若是一族族眾聯合舉行,就用公產來辦“燈酒”,地點集中在祠堂裏來盛大舉行了。
廣東翁源之俗,在“慶燈”之前,先來“開大正”。婦人若在新年回娘家的,要在開大正以前回夫家過元宵,參加“慶燈”又叫“慶丁”。大家一定要先準備了豬肉、豆腐和蓮子,給她吃得飽飽的。同時準備了花燈,是用竹片做骨子,彩色紙張糊製的,綴有宮殿、人物。燈的正中,置一盞油燈。再用紅繩把花燈吊在宗祠大廳的樑上,吊的時候,一定要敲起鑼鼓,放著鞭炮,這叫“鬧燈”。說燈愈鬧,則丁愈旺。
廣東潮州有兩句俗諺:“有遊燈,家裏生千丁;無遊燈,家裏要絕種。”以前潮州元宵晚上的遊燈,有許多人打鑼敲鼓抬著神像出遊,每人提著一盞燈,跟著神像一路遊行到各姓的宗祠里,便大放焰火,路線先由鄉長擇定。等到遊完,回轉神廟,各姓人家都用三牲果餅酬謝神明。
廣東陽江舊俗,凡是去年添了男丁的人家,就得購備紙燈,在正月初十早晨,把燈掛在宗祠或廟堂。這是怕新生嬰孩難以長大,同時還把燈掛在大樹上或三岔路口。直到正月十六,才把紙燈焚化,一定要把燈盞拿回家,這叫“接燈頭”。
廣東東莞有“燈頭生日,回家接子”的俗行。燈頭生日是正月十三日,也要“慶燈”與“慶丁”。
元宵添燈的民俗,隨著社會的進步,也必將賦子新的內容,新的希望。
該會的“添丁開燈”是這樣的:去年不論誰家生男生女,先來報名登記,在正月十五那一天,會長向新丁贈飯碗、筷子、派“利是封”和玩具,祝其聽教聽話,快高長大。
(2)春秋二祭:
春祭是在清明為祖先掃墓。因為清明是在春分後的第十五天,每到春分時節,晝夜是一樣長的,過了春分以後,白天就漸漸長了,夜晚就漸漸短了,而萬物也就開始繁榮滋長了。到了清明,整個大地,都洋溢著一片生機,春意盎然,大家在這種萬象更新的時候,往往很自然的想起自己的祖先,而透過祭祀的方式,把祖先從冬季憇息中迎請出來,共同享受大地回春的美景。這種行為,是表示對祖先的追念與崇敬,清明掃墓的人,大多手持一束鮮花,多數是菊花、康乃馨、玫瑰花、劍蘭等,並且準備了各種食物如金豬、三鳥、糕點、果品,特別是死者生前喜歡吃的食品,並攜帶金銀元寶、紙錢、冥幣,還有現代化的紙製電視機、相機、汽車、衣服等玩藝,以作燒化。先在墓前擺設祭品,上香、鞠躬致祭,祈求禱告,燒寶燭、酹酒,最後放鞭炮。譚氏山地原在拱北高沙,後因建設開發需要,遷墳至合羅山;該會每年都組織一百多人前往春祭,返澳後,再往酒樓聚餐。
秋祭是在十月初一,有稱“十月朔” 、“十月朝” 。其方式與春祭大致相同,祇有二處有異:一要焚燒彩色紙衣,稱之為“送寒衣” ;二為祭祖嚐新。所謂“嚐新” ,就是把當年收獲的農作物製成食物,在自己食用之先,用以祭祀祖先,告以本年豐收,用以感謝祖先對後代子孫之恩德。相傳各宗祠的春秋二祭是非常隆重的。祭品要四果十二碗,三牲酒禮,都有定規。祭祀的程序,由禮生贊禮,主祭、陪祭者的初獻、亞獻、三獻,皆依一本古禮。有的還比照祭孔的儀式,初獻前先鳴鐘鼓,以爐、燈、扇、傘迎神,嚴肅莊敬中,仿佛真有列祖列宗之神乘雲車風馬翩然降臨。祭祀禮畢,照例會餐,俗稱“食祖”。有的宗祠於祭祖大典中演戲,大都是於三獻時演“三星上壽”等吉祥戲的一小段,然後於“食祖”時,繼續連本演下去。但隨著社會發展,禮儀有所簡化。譚氏宗親會例行在宗祠內春秋二祭,並分胙肉、紅包,每人一份,胙肉是半斤到一斤,近年改發胙肉卡,讓宗族中人到指定的肉店領取。
(3)開展福利活動:該會對各宗親會員的健康,向表關懷,多次組織戶外旅行活動,聘有醫事顧問,指導各宗親之保健。近廿年間,該會在秋冬季節,聘請名廚,精製蛇羹,藉以聯絡宗誼。
另每年兩次發放中小學優學獎金,樂育英才。
(4)關心社會、樂善好施:踏入八十年代末,澳門進入過渡期,各方正為平穩過渡、回歸祖國積極努力,該會據自己的特點,學習宣傳《澳門基本法》,以期為後渡期作出貢獻。
近年,為響應“希望工程百萬愛心助學計劃”和賑濟華南水災事,該會亦曾推動會員捐輸。
(5)介紹宗族源流:該會向各宗親介紹宗族歷史,讓大家追根尋源。他們在紀念特刊上登載了香港宗親譚耀華主編之《譚氏誌》 ,讓大家知道譚氏歷史始見周代。詩經有譚公,乃是譚國之君,獲封子爵,食採於譚國,子孫世襲子爵之位,故又稱譚子。該文有“譚國考據” 、“譚以國為氏” 、“譚郯古字” 、“譚系出及得姓” 、“譚氏郡望” 、“譚氏散佈全中國及海外”等章節。該文介紹唐代時宏帙公為入粵始遷祖,宗友遍全省,人口數十萬,海外宗僑亦多為其裔。有宏帙公祠在廣州市越華路,名曰“宏帙書舍” ,規模宏大,是全省譚氏之合族祠。近年該會在順德甘竹尋得宏帙公之陵墓,該會副理長譚任傑題聯一副: “宏陽傳一脈,帙采越千年” 。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0: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