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锤炼类·虚字灵动的宋词赏析
释义

锤炼类·虚字灵动的宋词赏析

锤炼类·虚字灵动的宋词赏析

【依据】一句一转,全在虚字灵动。(高亮功 《芸香草堂评山中白云词》卷一)

【词例】

疏 影

张 炎

余于辛卯岁北归,与西湖诸友夜酌,因有感于旧游,寄周草窗。

柳黄未结。放嫩晴消尽,断桥残雪。隔水人家,浑是花阴,曾醉好春时节。轻车几度新堤晓,想如今,燕莺犹说。纵宴游,得似当年,早是旧情都别。

重到翻疑梦醒,弄泉试照影,惊见华发。却笑归来,石老云荒,身世飘然一叶。闭门约住青山色,自容与、吟窗清绝。怕夜寒,吹到梅花,休捲半帘明月。

【解析】张炎在《词源》卷下谈到虚字的作用说:“词与诗不同;词之句语有二字三字四字至六字七八字者,若堆叠实字,读且不通,况付之雪儿乎?合用虚字呼唤,单字如 ‘正’、‘但’、‘甚’、‘任’之类,两字如 ‘莫是’、‘还又’、‘那堪’之类,三字如 ‘更能消’、‘最无端’、‘又却是’之类。此等虚字,却要用之得其所,若能尽用虚字,句语自活,必不质实,观者无掩卷之诮。”这主要是针对长调而言。长调的体制复杂,如果不用虚字表示意群之间的关系与词意的转折,则必然在表现上显得质实板滞。自北宋长调发展以来,不少词人已很注意虚字的使用,如柳永 《八声甘州》 里的“对”、“渐”、“惟有”、“想”,《戚氏》 中的“正”、“那堪”、“况有”、“念”、“渐”;周邦彦 《解连环》 里的“纵”、“似”、“料”、“谩记得”,《忆旧游》 的“渐”、“也拟”、“但”。张炎论词主张清空,认为虚字用得其所,便可以克服质实的缺陷。他的 《解连环 ·孤雁》便很善于使用虚字,如其中的 “正”、“料”、“谩”、“也曾”、“怕蓦地”,都在词意的转折变化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这首 《疏影》 尤其在使用虚字方面表现了高度的艺术技巧。

张炎于至元十七年庚辰 (1280) 被元蒙统治者胁迫北上燕蓟至大都,时值元初写经之役,不久因被荐而参加了缮写 《金字藏经》 的工作,于至元二十八年辛卯(1291) 北归。他拒绝入仕新朝,甘愿于江南过着遗民生活。当其与西湖诸友相聚时,追忆旧游,不胜感慨。周草窗乃词人周密之号,张炎与他是好友,特为词以赠。他归来时值西湖春意正浓。湖边的柳树呈现嫩黄的颜色,断桥的残雪在初晴的春阳中消尽。这是现实的景物,表明了作词的季节。词题是感于旧游,必须从现实过渡到追忆之中。湖畔某家园林的花丛阴里,也是这个季节,他与周密等友人“曾醉好春”。“曾”是虚字,它表示这不是现实的事,而是已往的旧事,使词意转析。还有一次与西湖诸友驾着轻车,苏堤春晓,“想如今,燕莺能说”。燕莺可能是苏堤之禽鸟,也可能借指西湖的歌妓; 它 (她) 们现在也还在诉说此事。“想”,虚字,表示追忆往昔。词叙述两次旧事,前者从昔感今,后者从今思昔,都用虚字点明时间关系。“纵”是虚字,对旧游作了总结性的认识: 即使具有当年艳游的条件,然而却无当年的心境—— “早是旧情都别”。上片结句落实到对旧游的感怀,其中暗寓了作者在宋亡后身经离乱所带来的心情的变化,今昔的对比之中深化了词意。词的下片抒写重到西湖的现实感受。张炎北游十年归来,有似黄粱一梦醒了,西湖的波光水影之中才惊异岁月流逝,而自己竟华鬓星星了。这年张炎仅四十四岁,可见忧患之深。此次北游的结果,作者不便明说。“却”是虚字,表示词意逆转。“却笑”,感到反而可笑。张炎晚年自号乐笑翁,实际上他并不快乐欢笑,仅是一种自我嘲讽而已。“石老云荒”,比喻自己老大无成,落魄迟暮,而身世之寒微竟如飘然一叶了。他甘愿回到江南过着隐逸的遗民生活,留恋风月,吟咏性情。宋遗民在新王朝里总是有疑惧的政治心理。词的结尾,“怕”正表现了内心的惶恐不安。词人怕夜来的春寒料峭使梅花殒落凋谢,于是不愿卷帘看到这令人感伤的阑珊。此词的意脉虽然多次转折,却十分清楚。词意在今昔的对比之中表现了深沉的感慨,又空灵生动,这都得力于充分发挥了虚字的作用,所以甚得前人称许。清初词人朱彝尊很喜爱玉田词。他的《三姝媚》词里使用虚字也很成功,如用了“惯”、“纵”、“也”、“早是”、“怕”、“剩有”等字,全词也就空灵了。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