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艳歌行》 - 汉· 《乐府》 |
释义 | 《艳歌行》 - 汉· 《乐府》[汉] 《乐府》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 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 赖得贤主人,览取为我绽。 夫婿从门来,斜柯西北盼。 语卿且勿盼,水清石自见。 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这首乐府诗的作者是漂泊异地的游子。诗人通过诗歌,自叙了在他县因为受到善良的女主人的帮助,而被男主人误会的生活细节,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之情。 诗一开始以写景起兴。夏天,是一年中最有生机的季节,草木葱翠,百鸟鸣唱。但它并不能给游子带来愉悦,相反,只能增加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看到冬天离去的燕子此时又在堂前翩然飞舞,想到个人的身世,“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在二者的对比中,就把这种情感体现出来了。首先,时节的变化最容易触动人的乡愁。像《诗经·采薇》:“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杜甫诗:“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都是如此。大凡离家的时日越长,思家的心情就越迫切。所以,人们为了减轻思家的痛苦,往往不愿计算离家的时日以获得心灵上暂时的平静。然而,大自然却有意作对似的,用春花秋月、暑雨寒云等种种自然界的变化来提醒人们。诗歌中的这燕去燕来,就似乎在告诉诗人:一年过去了,该回家了。其次,燕子有去,也有回来,这本是寻常的自然现象,但在游子看来却是那样令人羡慕。 “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衣裳穿破需要人来缝补。故衣,指在家时曾穿的衣服;新衣,指出门时携带的衣服。“绽”,本意为绽裂,缝补绽裂也叫绽,此绽和上文“补”同义。不仅旧衣需要缝补,而且新衣也需要缝补,这就说明诗人已经出门不是一月两月,而是很长时间了。这里的“谁当补”、“谁当绽”,就是无人补绽。诗人长期漂泊在外,风吹日晒,衣不蔽体,肉体上的痛苦已能想知。然而,痛苦还不止此。在诗中,诗人用了两个“谁”字来强调自己长期在外的孤独感。 接着,诗人引出了自己生活经历中发生的一件小事:“赖得贤主人,览取为我绽。夫婿从门来,斜柯西北盼。”在诗人的居住处,女主人对诗人表示出同情,帮助他缝补衣裳。“赖得”,犹言多亏。“贤主人”,贤惠的主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诗到这里,我们似乎感到,这位颠沛异乡的游子终于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暂时的安慰,也或许可以减轻一点存留在心头的凝重乡愁吧。但是这时,诗人又把女主人公的丈夫推到我们面前,从而使诗歌的叙事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斜柯”,歪邪的样子。“盼”,斜视。夫婿斜柯盼,那怀疑的态度、那不信任的神情都跃然纸上。人总是需要理解和同情的,更何况身在异地、伶仃孤苦的游子呢?这样,更使人感到漂泊在外是非常难受的。对女主人的丈夫,诗人只是说:“语卿且勿盼,水清石自见。”用形象的比喻,表白自己的心迹,并告诉对方不必怀疑。这两句话极其含蓄蕴藉,诗人没有摆事实讲道理为自己辩白,也无须为自己辩白。在这里,既表明诗人坦然的态度,又包含有诗人无限的委屈。 最后,在饱尝了漂泊生活中的辛酸苦辣后,诗人越来越渴念故乡。“石见何累累”承上文“水清石自见”而来,上文是对女主人的夫婿而言,这里则是诗人自己的抒情。“累累”,水中石头层叠分明的样子。心迹固然明白,但心灵上的创伤却无可弥补。于是,诗人深深体会到“远行不如归”。这句话看似简单易懂,但却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诗人并非不依恋故土,而他流落异乡的原因不外两种:一是求官而致,二为生活所迫。总之,是为了改变自己在家时的那种生活境况。然而,当人生活在故乡时没有发现的东西,在他离开后,尤其在其受到困顿和挫折后发现了。在这首诗里,诗人叙述了自己的不幸后,“远行不如归”这普通的人生道理,寄托了自己个人不可遏止的思乡之情。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