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船头月午坐忘归》 |
释义 | 《船头月午坐忘归》《李次山自画二图其一泛舟湖山之下小女奴坐船头吹笛其一跨驴渡小桥入深谷各题一绝》 范成大 船头月午坐忘归,不管风鬟露满衣。 横玉三声湖起浪,前山应有鹊惊飞。 《李次山自画二图,其一泛舟湖山之下,小女奴坐船头吹笛,其一跨驴渡小桥入深谷,各题一绝》共有两首,今选其第一首。范成大写过许多题画诗,本诗题《吹笛图》,绰约有风神,值得读一读。 李次山,事历不详,石湖友人,是一位不知名的画家。他画了两幅画,请石湖鉴赏。诗人读画以后,对画家的艺术匠心,略有所悟,乃各题一绝,写出自己对画境的体识。这幅《吹笛图》的图上景象,诗题里已经写清,所以,诗人便从画外意着笔。首句, “船头月午”,月当中天,明月的柔光洒满湖面、船头,船头上坐着小女奴,这是图上的视觉形象。小女奴深爱着静谧优雅的环境,久久不愿归去, “坐忘归”的深层心态,却是画家难以表达的。次句紧承上句,诗人顺着小女奴“坐忘归”的思路,进一步推想出她不管夜风吹拂鬟鬓,也不管露水沾满衣裳,依然独坐船头。小女奴细致的内心活动,经题画诗人巧妙地一点,便跃然纸上。第三句转出新意,诗思从“笛”上生发出来。 “横玉”,横吹的玉笛。小女奴在船头吹笛,悠扬的笛声在湖面荡漾,使湖水振起阵阵微浪。诗人想象笛声、水声传到前山,一定会惊动睡鹊。 “鹊惊飞”,颇有诗意。苏轼《次韵蒋叔颖》: “月明惊鹊枝未安。”辛弃疾《西江月》也说: “明月别枝惊鹊”。他们都还仅仅写出月明惊鹊这一层诗意,本诗既写到中夜的明月,又写到笛声、水声,三者共同干扰了睡鹊,难怪要惊动得它离枝飞舞。 本诗的基本特色是“诗传画外意”晁补之《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诗人不是停留在画面景象的具体描绘上,却透过画面,细致体察画家的艺术构思,并以画中具象作为拓展诗思的由头,依循着连接联想的艺术思维特征,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了画家心中有、笔底无的画意,发挥了题画诗申发补充画意的艺术功能,充分体现出题画诗独有的艺术特质。 唯其如此,画学里的“象外说”与诗学里的“韵外之致”的艺术追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了本诗的艺术魅力,读来更觉耐人寻味,饶有情趣。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