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远岫见如近,千里一窗里。
释义

远岫见如近,千里一窗里。

“远岫见如近,千里一窗里。”诗句出处:《蓝田溪杂咏二十三首》;是唐朝诗人钱起的作品。

静宜樵隐度,远与车马隔。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乱石跳素波,寒声闻几处。飕飕暝风引,散出空林去。

临池构杏梁,待客归烟塘。水上褰帘好,莲开杜若香。

远岫见如近,千里一窗里。坐来石上云,乍谓壶中起。

望山登春台,目尽趣难极。晚景下平阡,花际霞峰色。

永日兴难望,掇芳春陂曲。新晴花枝下,爱此苔水绿。

几转到青山,数重度流水。秦人入云去,知向桃源里。

引蔓出云树,垂纶覆巢鹤。幽人对酒时,苔上闲花落。

穿云来自远,激砌流偏驶。能资庭户幽,更引海禽至。

岁去人头白,秋来树叶黄。搔头向黄叶,与尔共悲伤。

片霞照仙井,泉底桃花红。那知幽石下,不与武陵通。

幽石生芙蓉,百花惭美色。远笑越溪女,闻芳不可识。

净与溪色连,幽宜松雨滴。谁知古石上,不染世人迹。

虽因朔风至,不向瑶台侧。唯助苦寒松,偏明后凋色。

家住凤城南,门临古陂曲。时怜上林雁,半入池塘宿。

田鹤望碧霄,舞风亦自举。单飞后片雪,早晚及前侣。

池上静难厌,云间欲去晚。忽背夕阳飞,乘兴清风远。

乍依菱蔓聚,尽向芦花灭。更喜好风来,数片翻晴雪。

有意莲叶间,瞥然下高树。擘波得潜鱼,一点翠光去。

春畦生百药,花叶香初霁。好容似风光,偏来入丛蕙。

风送出山钟,云霞度水浅。欲知声尽处,鸟灭寥天远。

暗归草堂静,半入花园去。有时载酒来,不与清风遇。

幽鸟清涟上,兴来看不足。新篁压水低,昨夜鸳鸯宿。

以上钱起作品《蓝田溪杂咏二十三首》共23首

《蓝田溪杂咏二十三首》唐朝诗人钱起的作品。

【注释】:

岫:

①山洞。张协《七命》:“临重岫而揽辔。顾石室而回轮。”②峦峰。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效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杜甫《甘林》诗:“晨光映远岫,夕露见日晞。”

见:

(一)①看;看到。《诗经·小雅·何人斯》:“我闻其声,不见其身。”《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有无,可乎?”②拜见;谒见。《墨子·公输》:“子墨子见王。”③会见。《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白居易《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见。”④见解;见识。《晋书·王浑传》:“敢陈愚见。”⑤表示被动,相当于“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楚辞·渔父》:“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放:放逐。)⑥放在动词前,有称代自我作用。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冀君实或见恕也。”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二)xiàn ①显露;出现。《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②介绍;引见。《墨子·公输》:“胡不见我于王?”(胡:为何。)③现成的。《史记·项羽本纪》:“军无见粮。”

如:

①顺从;依照。《左传·僖公十五年》:“唯所如之,无不如志。”李朝威《柳毅传》:“毅如其言,遂至其宫。”②往;到……去。《汉书·燕王传》:“田生如长安,不见(刘)泽。”③似;像;如同。《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④及;赶得上。《论语·公冶长》:“弗如也! 吾与女弗如也!”⑤奈。“如……何”,相当于“奈……何”,把……怎么样。《孟子·滕文公下》:“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薛居州:人名,宋臣。)《列子·汤问》:“其如土石何?”⑥介词。相当于“于”。引进比较对象。《吕氏春秋·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渴。”⑦连词。1. 相当于“如果”,表示假设。《诗经·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2. 相当于“和”。表示并列。《仪礼·乡饮酒礼》:“公如大夫入。”(大夫:官名。)3. 相当于“而”。表示转折。至于;却。《论语·先进》:“如其礼乐,以俟君子。”4.相当于“或者”。表示选择。《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安:怎。方六七十:指纵横六七十里。邦:诸侯封国。)⑧助词。形容词后缀,相当于“然”,表示“……的样子”。《论语·乡党》:“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不如]也作“弗如”。比不上。岑参《石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伯禹:大禹。)

近:

①距离短。陶渊明《桃花源记》:“忘路之远近。”《列子·仲尼》:“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②历时短。张居正《与蓟辽总督》:“近屡得渠禀帖,极为感奋。”(渠:他的。)③接近;靠近。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张居正《闻警》:“初闻铁骑近神州,杀气遥传蓟(jì)北秋。”(蓟:地名,今北京市西南。)张先启《对菊》:“种菊丛丛傍石根,凌晨坐卧近黄昏。”④亲近的人。《韩非子·难言》:“昵近习亲。”⑤浅近;浅显。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辞艰者意反近,意苦者辞反常。”(常:寻常。)⑥相似。张俨《默记·述佐》:“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也。”(蜀相:指诸葛亮。)⑦副词。大概;恐怕。《三国志·魏书·华佗传》:“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济:成功。恒:经常。事:从事。)

里:

①古时乡村居民聚居的地方;村落。《孟子·尽心上》:“制其田里,教之树畜。”②故乡;家乡。江 淹《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③古代的居民组织。其编制以二十五家或五十家或百家为一里。《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踰我里。”④里巷;里弄。《周礼·地官·载师》:“以廛里任国中之地。”⑤长度单位。市制五百米为一里。李白《早发白帝城》:“千里江陵一日还。”

一:

①数词。《孟子·梁惠王上》:“吾何爱一牛?”(爱:吝惜。)《汉书·律历志上》:“数者,一、十、百、千、万也。”又表序数第一。《吕氏春秋·古乐》:“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八阕:指舞乐的八章。载民、玄鸟:乐曲八章之名。)②专一。《荀子·劝学》:“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螾:通“蚓”。蚯蚓。)③全;满。《史记·淮阴侯列传》:“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④统一;使……一致。《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⑤相同。《左传·庄公十二年》:“天下之恶一也。”(恶:指恶人。)⑥整体。贾谊《新书·过秦上》:“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⑦古代哲学概念。指“道”及“道”所派生的“气”。⑧副词。1. 一概;都。《史记·孟尝君列传》:“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2. 一旦。《庄子·徐无鬼》:“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过:过失。)3. 乃;竟。《战国策·齐策一》:“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于此乎?”⑨语气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孟子·梁惠王上》:“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⑩我国民族音乐记音符号之一。[一何]副词。表示程度深。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里:

①古时乡村居民聚居的地方;村落。《孟子·尽心上》:“制其田里,教之树畜。”②故乡;家乡。江 淹《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③古代的居民组织。其编制以二十五家或五十家或百家为一里。《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踰我里。”④里巷;里弄。《周礼·地官·载师》:“以廛里任国中之地。”⑤长度单位。市制五百米为一里。李白《早发白帝城》:“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上一篇:席宠虽高位,流谦乃素襟。
  • 下一篇:伫见田郎字,亲劳御笔题。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