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辞赋·屈原赋《离骚》 |
释义 | 辞赋·屈原赋《离骚》辞赋和古代神话·辞赋·屈原赋《离骚》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据四部丛刊影印明宋本《楚辞》,下同) 《离骚》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最杰出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抒情诗中最早和最长的鸿篇巨制。全诗共有三百七十余行,近二千五百字。它以其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宏伟雄奇的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并赢得了全国乃至全人类的赞誉。 《离骚》篇名的含义,古今说法甚多。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解作“离忧”。班固《离骚赞序》解作“遭忧”。王逸《楚辞章句》则解作“别愁”。凡此释义都大体相近。项安世《项世家说》以为《离骚》乃“骚离”的倒言,为楚地方言。近人又多以“牢骚”解之。尽管说法不一,但《离骚》所寓示的是诗人自身生活的悲剧,及其所在楚国那一时代的悲剧,篇中充满忧患意识、牢骚情绪,旨在“发愤以抒情”,这无疑是人们共同的看法。 《离骚》是屈原遭谗政治上失意以后的作品,这已被公认。但创作年代究系何时,古今有不同说法。主要有作于楚怀王时代和作于顷襄王时代两说。据《史记·屈原列传》载,此诗是作于屈原造为宪令、上官大夫夺稿进谗,“(怀)王怒而疏屈平”之后。从《离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变化和各种矛盾状况,以及有着“恐皇舆之败绩”、“恐美人之迟暮”、“老冉冉其将至”和“及年岁之未晏”等描述看来,此诗当作于楚怀王末期尚未入秦之前,诗人年龄在四十岁左右。当时正是怀王曰益昏庸、楚国面临政治危机亲秦派和抗秦派之间的矛盾斗争曰趋剧烈的时候。 《离骚》的思想内容极为深广,篇章构建规模巨大。感情线索起伏纠结,悲剧冲突变化多端。这首先要把握住它的构思谋篇,层次脉络,以便对其思想和艺术表现作深层的理解和赏析。前人对《离骚》的章节段落早已做过划分工作。其中王邦采的《离骚汇订》,见解最受赞同,今人大多从之。他在分析全诗各段及总体关系时曾说:“文势至此(此指开头至“岂余心之可惩”),为第一段大结束,而全文已包举。后两大段虽另辟神境,实即第一段之意,而反复申言之,所谓言之不足,又嗟叹之也。其中起伏断续,变化离奇,令人莫测。”据此,我们可以把全诗划分为三大段。 第一大段,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岂余心之可惩”,是以独白和自我形象的出现开始。主人公先叙自己高贵的身世和降生、命名的原委,表示自己不同世俗凡人,而是具有与生俱来的“内美”,预示着天之降大任于我。再叙自己的道德与才干,既有先天的禀赋,又有后天的修养,早就该立志献身来干一番大事业。因而常有一种时不我待“美人迟暮”之感。接着叙述了他对怀王的期望,期望他“抚壮弃秽”,修明法度,驾上骏马,奔驰向前。诗人愿为楚国的变法图新作一个开路的先驱者。可是当时楚国统治集团内部却存在着革新与守旧两派的矛盾斗争。诗人先是举出往昔的贤君“三后”以为榜样,激励怀王效法。又举出贤君尧舜“耿介”及其“遵道而得路”;暴君桀纣“猖披”及其“捷径以窘步”:以此正反的鲜明对比说明所走道路不同,就会有不同结果,用以警戒怀王。但由于怀王昏愦守旧,弃约变心,结果是“党人”猖獗,嫉贤妒能。在高压政策下,在腐败世风前,连往曰“滋兰树蕙”亦即诗人精心培养的人才,也都一一从俗变节。这样,诗人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致使他壮怀难申,遭遇排斥。面临这种险恶的政治环境,诗人也曾产生过退隐的念头,但经过内心的矛盾斗争,最后仍然表示:为坚持正义,虽九死不悔,决心继续斗争下去,决心坚守自己修洁的美德和高尚的情操。这一大段主要表现了诗人的生活道路和政治遭遇,其心灵感情发展变化的两条线索,即内心理想和客观现实的矛盾,自身进取和隐退的矛盾已经基本上得到了展现。 第二大段,从“女媭之婵媛兮”到“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是以女媭形象的出现而开始,情节有了新的发展,由上段所描述的现实境界转入了虚拟的幻想境界,进一步深化主题,把诗人内心世界的悲剧性冲突,亦即苦闷和矛盾,更加形象化地表现出来。女媭眼看诗人如此痛苦,遭遇不幸,异常激愤,她从爱护诗人的愿望出发,劝戒甚至詈骂诗人,应当以鲧的悲剧性结局为戒。在没有是非曲直的黑暗社会里,忠贞不会见容于世,甚至会遭到杀身之祸。因而要他“和光同尘”,不要那般耿介,而要明哲保身,随波逐流。诗人听后却不以为然,并未动摇信念。女媭不能真正理解诗人,这表明人世间已经没有知音,连亲属都不能志同道合。于是诗人便向超现实的境界去追求真理。他渡过沅湘,向古帝重华(舜)陈辞,历举舜之后夏、商、周数代王朝统治者们的兴亡事例,借古鉴今,陈诉肺腑,表明了自己主张遵守法度和举贤授能的“美政”理想。他为自己生不逢时壮志未遂而叹息流泪,即使身死,但坚持理想的决心不改变。因而在他陈辞完毕感到心安理得之后,便表示说:“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并转而借幻想的形式假托驾龙乘凤,驱遣风云,遨游天地,上下求索,以寻找志同道合的知己和实现理想的途径。诗人先是上天扣神门不应,被拒之门外;后是下地求佚女不得,没有爱的报答;结果上下寻求全归于失败。天上人间,都是一样“溷浊”,蔽美称恶,嫉贤妒能。这就充分表达了诗人大胆的反传统的批判精神,以及他追求理想而失败的忧愤。 第三大段,从“索藑茅以筵篿兮”,到“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是从灵氛、巫咸形象的出现开始。诗人周游求索,扣阍求女,相继失败之后,他满怀孤愤,不能忍受,便向神巫灵氛问卜,再请巫咸降神。灵氛和巫咸都向他启示,劝他远行,要择明君而事,实现自己理想;不要眷恋故国,以免自己折毁。并告诫他要及早行动,不要犹疑不决。诗人确信自己留在楚国是毫无出路。政治黑暗,世风败落,人际难和,贤愚莫辨。即使昔曰可靠者,而今也都蜕化变质,还有什么值得留恋! 于是,他便按照灵氛为他所作的吉占和指引的出路去选择好吉曰良辰。发轫去国,再一次进入了“浮游求女”、“周流上下”的幻游境界。诗人“远逝自疏”,经历了一番漫长而艰难的道路。开始是从九嶷出发,转道昆仑,一直奔向西方。朝发天津,夕至西极。然后涉流沙,渡赤水,经不周山,直达西海。就在他驱使神灵、驾驭龙凤、远走高飞、乐舞娱兴、自适惬意、忘掉一切之际,却忽然望见了故乡。局面陡变,情况急转直下。诗人悲从中来,思绪万千,面对祖国山川,他再也不忍离去。诗的情节发展和悲剧性矛盾冲突,至此达到了高潮即顶点。“乱曰”(尾声)几句是全诗结尾。诗人毕竟要面对现实,他转念一想,在国内没有知己,不能见容,又何必怀念故都,可是又不忍心去国,真是左右为难。既然“美政”都不得实现,无可奈何,也只有“从彭咸之所居”,以一死了之。最后,就在这或去或留的极端矛盾中充分显现了诗人眷恋祖国和决心殉国的高尚精神。 《离骚》的思想内容主要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描述了诗人和当朝统治者的矛盾,即理想和现实的对立。一是描述了诗人心灵的痛苦和矛盾,即进取和退隐。全诗紧紧围绕诗人的美好理想与黑暗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展开。其抒情主题是:通过诗人对自己身世和经历的叙述,以及自我形象的塑造,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楚国现实社会的矛盾斗争。长诗突出地反映了诗人的“美政”理想和革新主张,以及他为追求光明、坚持正义而不断遭受到的打击与迫害,揭露了黑暗政治,抨击了腐朽势力。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顽强斗争的纯洁品格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诗人对祖国和苦难人民的同情与热爱,对“党人”和奸佞邪恶的憎恨与诅咒,使得美与丑、善与恶对比十分强烈,爱憎异常分明。 《离骚》的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它结构宏伟、构思缜密上。虽然长诗的组织形式既有现实生活的叙述,又有幻想境界的驰骋,天上人间,过去现在,交织杂糅,包罗甚广,但并不给人以相互游离之感,而是显得情节自然,层次分明,感情激越,脉络清晰。这就造成了全篇浑然一体的磅礴气势。长诗贯穿全篇的主线也很分明,虽然或叙事、或抒情、或细节穿插、或比兴烘托,但诗人自叙生平经历和表达思想感情,总是和楚国客观形势的变化以及新旧政治势力斗争的消长密切联系起来,这就又决定了诗人在不同处境下的不同态度。最初他充满信心:“愿俟时乎吾将刈”;理想不得实现,他便“延伫乎吾将返”;面临漫长道路,他又“吾将上下而求索”;到处碰壁后则是“吾将远逝以自疏”;最终理想破灭,便是“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这样,按照思想感情伴随着的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前后之间矛盾的因果关系,构思谋篇,展开描述,就显得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离骚》的艺术特色,便是比兴、象征手法的运用。比兴手法,源出《诗经》,但那是一种比较简单质朴的修辞手段。屈原继承并有所发展,已成为塑造形象、创造意境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并往往赋予了象征的意义。诗中写到的各种花草、鸟兽,就有几十种之多。是好是坏,是香是臭,都对不同的人物分别寓有爱憎褒贬之义。此外,还用“美人”自喻,并以男女爱情关系以喻君臣离合。诗人还驰骋想像,运用了大量神话传说,如上天扣阍和下地求女,也都获得了明显的象征意义——象征对志同道合的人或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神话运用,不但深化了主题,而且那些风云雷神也听任诗人调遣,蛇龙鸾凤也都为诗人驱使,重华听他陈辞,西皇为他涉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更为诗篇增添了瑰丽神奇的色彩。正如王逸《楚辞章句》所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写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丰富的联想,奇特的夸张;绚丽的文采,诡谲的风格;再加上激荡的韵律和戏剧化的情节:这就构成了《离骚》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离骚》是我国诗史上划时代的艺术丰碑,是具有独特性的典范作品。它给后来所谓一代文学的“骚”体诗歌开创了先例。这种“骚体”突破了《诗经》四言形式为主的艺术模式,句式自由灵活,声律宛转活脱,形成了容量较大的思想感情的载体,对后世诗歌的发展和创新,影响也是深远而又巨大的。屈原曾有诗云:“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涉江》)我想,借用这话来盛赞《离骚》不朽的艺术价值,那是当之无愧的。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