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辛弃疾《西江月》 |
释义 | 辛弃疾《西江月》辛弃疾《西江月》辛弃疾 辛弃疾 夜行黄沙道中① 明月别枝惊鹊②,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③。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①黄沙:黄沙岭。据《上饶县志》,黄沙岭在县西四十里乾元乡,高约十五丈,可容百人,下有两泉。②“明月”句:明月惊飞停在枝头的鸟。化用苏轼“月明惊鹊未安枝”句。③唐卢延让《松寺》诗云:“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 鉴赏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带湖闲居时期所作,描绘的是词人夜行于黄沙岭道中的情景。 五十字的小令,提到的景物却很多,从清风、明月、山雨、天星到惊鹊、鸣蝉、茅店、溪桥。景物之间互相勾连,成对地形成静态或动态的关联。有一些景物之间的关系以动词直接点出,另一些则只是并置在一起,留待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关联。词作第一句符合第一种情况,但亦可作第二种情况看。明月的光亮惊扰了原本安栖在枝丫上的鸟鹊,“惊”字既是明月发出的动作,又是在明亮的月光逼照之下的鸟鹊的情状。苏轼有“天静伤鸿犹戢翼,月明惊鹊未安枝”句,诗句的意义明确,在月明的环境中,受惊的鸟鹊不得安身,而稼轩的词句可以视为三个景物的并置,月、枝、鹊之间的关系给想象留出了更大的空间。穿插在明月和惊鹊之间的“别枝”点出了鹊惊的地点,第二句相应位置上的“半夜”则交代了蝉鸣的时间,清风与鸣蝉的关系可以想象为蝉的鸣声在夜半的清风中徐徐传送。这两个对偶的六字句让人想到王安石的六绝《题西太乙宫壁》第一首的首联“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鸣蜩”“落日”将“柳叶绿暗”“荷花红酣”两个短语分别隔开,达到了平仄相间、语意顿挫的效果,在降低了流畅性和明确性的同时增强了蕴藉之美。第三和第四句自成一体,用的是藏头的手法。第三句抓住气味和声音铺展出一片稻香阵阵的田野,稻香之中有丰年之声,然而丰年之声出自谁之口,从何而来,却不得而知,预示着丰收的欣欣向荣的场景之中被设置了一个悬念。第四句才揭晓答案,纷纷诉说丰年的原来是稻田里的青蛙。前句用“说”字,让人想当然地认为行动的主体是人,这里忽然说是蛙声,出人意表。拟人手法的运用趣味盎然,增添了丰收的喜悦。整个上片动静结合,从明月到鹊、蝉,再到蛙声,渐渐由静谧趋向热闹,由清寂趋向繁盛,生机和趣味越来越浓,无一句写人,而人的存在能够被真切感知。 全词写的是作者夜晚行走在黄沙岭一带道路上的所见所闻,明月、半夜和天星都明确点出了时间。下片前两句写星和雨,用词和句法都颇有特色。它们使用的是遣词异常平易通俗的“容易格”,卢延让的《松寺》中的两句就是这种写法的代表:“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稼轩的词句明显受到了这两句诗的影响,但他以六言句式对原句加以再创造后,又达到了不同于前的艺术效果。这两个句子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的倒装,倒装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给原本流畅的阅读造成了停顿。这种停顿类似于歇后,在节奏和语意上加重了后两字,“天外”和“山前”分别交代了星和雨的位置,与词人自己所处的位置拉开了一定的距离,都是远望之景,而虽是远望之景,又用数词加以修饰,似乎是可以看得很分明的,以简单明确的数字、看似客观的讲述传达一种难以形容的整体感受,确乎是巧妙的方法。更妙的是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继续使用倒装的手法,先让旧时茅店突然出现在社林边,令读者有些摸不着头脑,社林在何处? 如何得见? 结句“路转溪桥忽见”才交代出是走过或者走上溪上的小桥,道路陡然一转才突然发现社林边上的旧时茅店。茅店的出现对词人而言出乎意料,对读者亦然,只是对他来说多了一份旧友重逢的喜悦。至此,原先隐藏着的可以被忽略或显得很模糊的夜行人的形象变得明晰起来:我们可以想象他悠然自得地行走在黄沙道中,望月听蝉,并被田间生气勃勃的稻香蛙声所吸引,恍然不知行至何处。正当他发现山前有雨而稍感不安时,道路一转,发现熟悉的茅店近在眼前,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最后两句与前面写山雨的句子间的内部联系也被建立起来,因为山雨,所以可以避雨的茅店的存在变得重要。词作到此戛然而止,词人发现茅店后的欣喜以及此后步入茅店避雨等诸种情形留待读者去揣测。 在这首词中,作者始终带着好奇,兴致盎然地去发现和描绘途中的所见所闻,直到最后,我们才知道,他原来是熟悉这段路程的。词中所涉并无特别之景,却能写出新奇的感觉,实赖作者的好奇心、好心情和观察力。此外,本诗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值得称道,正是独特的表现形式赋予了平凡之景以不平凡的面貌。首先是倒装手法的反复运用,它造成了读者的期待,抖出的意想不到的“包袱”令人拍案称奇。不论惊鹊、蛙声,还是茅店、溪桥都是如此,它们与前面的明月、丰年、山雨都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它们的突然出现引发人思考前后景物之间的关联,在思考之中将作者不曾明确描述的情境补充完整,使得原本字数不多的一首写景的小令的容量被大大扩充。虽然是描写悠闲夜行途中的景致,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景物的安排却是巧寓心思的。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词的主要句式——六言句。六言句形式变化的空间大小不可与七言同日而语,因而往往灵动不足,朴拙有余,朴拙体现在内容的紧凑平实和节奏的单调,但六言句运用得当却又能达到一种戛然而止、含蓄隽永、直白而又隐晦的特殊艺术效果。(刘珺珺) 集评 清《陈廷焯:“的是夜景……所闻所见,信手拈来都成异采,总由笔力胜故也。”(《词则《别调集》卷二) 负担图【清】金廷标 故宫博物院藏 链接 宋代推广种植占城稻。占城稻也称“占禾”“早占”,原产于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故名。外观穗长而无芒,粒差小。耐旱,不择地而生,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传入中国后,首先在福建地区种植。大中祥符四年(1011),江淮两浙大旱,真宗遣使至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斛,分与以上三路播种。次年,又在汴京宫廷中试种,获得成功。不久,汝州的洛阳南务(鲁山县境)亦开始种植。占城稻遂推广于各地,成为当时水稻的重要品种。南宋吴自牧《梦粱录《物产》记载杭州“谷之品”,便首列“早占城”。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