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说王维《老将行》“今日垂杨生左肘” |
释义 | 说王维《老将行》“今日垂杨生左肘”《老将行》是王维的名篇,自明清以来即屡经选家收入选本。其中有两句写老将今昔沧桑之感,诗云: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下句典出《庄子·至乐》,各家注本皆无异辞。具引其文如下: 旧注与《经典释文》于“柳”字无解。成玄英《疏》:“柳易生之木,木者棺椁之象。”林希逸注则云:“柳,疡也,今人谓生节(疖)也。”后世注家多从林说,近人选本,大抵皆释王维此诗为肘上生疖或生瘤。其作俑者盖始于毛先舒,而闻人倓、沈德潜亦力主其说。然焦循《易馀籥录》卷十五有一则辩此说之非是,甚为精详,今照录于下: 现在通行的两种《唐诗三百首》旧注,即章燮的《注疏》本和陈婉俊的《补注》本,都不采林希逸说。章只引史肃诗:“古人随物化,今已柳生肘。”陈则谓:“以柳作杨,当另解矣。”都没有作出实质性的解释。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虽未引孙、焦之说,实暗用其意,其结论云:“或谓柳为瘤之借字,盖以人肘无生柳之理。然支离、滑介本无其人,生柳寓言亦无不可。”其实如果我们懂得诗歌是用形象思维的,就不宜胶柱鼓瑟,怀疑肘上怎么会长出树来。照我个人的理解,这句话既用《庄子》的典故,说老将年事已高,行将就木;又形象地描绘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臂力已衰,根本挽不了弓,臂肘上就像长了一棵柳树似地再也抬不起来了(焦循释“肘”为“跗”是另一解,王维诗只用《庄子》本文之义)。如果硬要讲成肘上生了疖子或瘤子,那么由王维馈赠大米的胡居士和由王维撰写碑文的死于唐玄宗开元七年(713年)的慧能和尚,难道也是肘上长了疖子或瘤子么?《胡居士》诗不过说虽生病而不憎恶死亡,《能禅师碑》的两句偈文,则是说慧能死后升入佛国净土而已,而其用《庄子·至乐》之典则一也。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