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论词随笔 |
释义 | 论词随笔词话。一卷。清沈祥龙撰。沈祥龙(生卒年不详),字约斋。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光绪诸生。有《乐志簃集》。《论词随笔》六十二则,系由《乐志簃集》中辑出。其《小序》云:“余偶学倚声,未谙格律,乃取宋、元以来诸家词,探究其旨。又历询先辈之能词者,偶有所得,则笔而存之。顾于词终未能工,亦不欲求其工也。光绪戊戌夏六月。”知书成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 《论词随笔》篇幅不大,但态度严谨,论列精赅。持论大体宗尚常州词派的尊体说和比兴说。首先,沈氏明确反对词为小道:“以词为小技,此非深知词者。词至南宋,如稼轩、同甫之慷慨悲凉,碧山、玉田之微婉顿挫,皆伤时感事,上与《风》《骚》同旨,可薄为小技乎?”因其推重伤时感事之旨,又提出了“词言志”的观点:“词导源于诗,诗言志,词亦贵乎言志。”所重在情志合一,要求抒发符合儒家礼义的社会性情感。对常州派创始人张惠言提出的“意内而言外谓之词”(《词选序》)的界定,他能结合词体曲折言情的审美体性来加以理解:“词贵意藏于内,而迷离其言以出之,令读者郁伊怆怏,于言外有所感触。”而词之审美体性又与比兴手法相合:“诗有赋比兴,词则比兴多于赋……盖心中幽约怨悱,不能直言,必低回要眇以出之,而后可感动人。”他称比兴寄托之作为“寄言”,其妙在“如镜中花,如水中月,有神无迹,色相俱空”,也就是具有浑含不露、若即若离之神韵。从这些论述中,可见沈氏对常州派张惠言、周济词论的伸述展衍。 《论词随笔》论词之派别、风格、艺术表现、作法技巧,语每精到。论唐词分二派,太白以气格胜,飞卿以才华胜;论婉约、豪放“二者不可偏废,在施之各当”,“贵集其长”;论词宜自然、贵真、空闲、愈转愈深、情景双绘;论词中对句“贵整炼工巧,流动脱化”,词中换头“须意断而仍续,合而仍分”,词之结句“或拍合,或宕开,或醒明本旨,或转出别意,或就眼前指点,或于题外借形”,词之发端“贵突兀笼罩”、“贵从容整炼”;论词中虚字须“前呼后应,仰承俯注”,“炼字贵坚凝,又贵妥溜”;以及论小令、长调之作法,词之择题选调,词之言情、咏古、咏物、感时等等,能薰沐涵泳前贤往哲关于词的创作理论,而博观约取,颇中腠理,对今人提高鉴赏水平大有助益。 有《乐志簃集》本、《词话丛编》本。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