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衣辉焕,宝佩琳琅。”诗句出处:《奉礼歌》;是宋朝诗人宋无名氏的作品。
【注释】:
诗文 | 衮衣辉焕,宝佩琳琅。 | |
释义 | 衮衣辉焕,宝佩琳琅。“衮衣辉焕,宝佩琳琅。”诗句出处:《奉礼歌》;是宋朝诗人宋无名氏的作品。 葭飞璇龠,孕初阳。云绝清台、荐景祥。风应律,日重光。岁功顺,底金穰,寿而康。庭壶乐无疆。皇展报,新礼乐,觚陛咏宾乡。珠幄熉黄。登瑞缫,陈俎豆,澹嘉觞。衮衣辉焕,宝佩琳琅。奠椒浆。庆阴阴,神来下,凤翥龙骧。灵燕喜,锡符仍降嘏,镛管琳琅。欢亮神之出,祓兰堂。辇路天香。轻烟半袭旗常。祉滂洋。受厘宣室,返驭斋房。恩与风翔。华封祝、皇来有庆,八荒同寿,宝历无疆。 | 【注释】: 衮:古代君主或三公的礼服,通称衮袍。《周礼·春官·司服》:“享先王则衮冕。”(享:供奉鬼神。冕:礼帽。)又指上公穿的礼服,绣有龙纹,龙首向下,与天子礼服有别。张衡《思玄赋》:“董弱冠而司衮兮。”[衮衮]相继不断。《新唐书·封伦传》:“或与论天下事,衮衮不倦。”[衮职]三公之职。《后汉书·杨赐传》:“五登衮职。”衣:(一)①上衣。《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裳:裙子;下衣。)②泛指衣服。《诗经·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褐:用粗毛做的短衣。卒:终。)③遮蔽身体局部的东西。《晋书·惠帝纪》:“帝坠马伤足,尚书高光进面衣,帝嘉之。”④器物的外罩。欧阳修《六一居士诗话》:“苏子瞻学士,蜀人也,尝于淯井监得西南夷人所卖蛮布弓衣,其文织成梅圣俞春雪诗。”⑤指果实的皮、膜。齐丘《陪游凤皇台献诗》:“金桃带叶摘,绿李和衣嚼。”⑥指覆在地皮表面上的某些东西。白居易《营闲事》:“暖变墙衣色。”⑦鸟羽虫翅。陆游《小园独立》:“新泥添燕户,细雨湿莺衣。”张耒《夏日》:“蝶衣晒粉花枝舞。”[衣钵]亦作“衣缽”。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钵盂,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杨万里《赠王婿时可》:“两家不是无家法,何须外人问衣钵。” (二)yì①穿(衣服)。《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许子:许行。)②给人衣服穿。《左传·昭公十三年》:“寒者衣之,饥者食之。”③覆盖。《周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薪:柴草。)④包裹。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手注善药。”辉:①光彩;光辉。《诗经· 小雅· 庭燎》:“庭燎有辉。”(燎:火炬。)陶潜《杂诗》之二:“遥遥万里辉。”②照耀。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焕:①光亮;鲜明。《论语·泰伯》:“焕乎其有文章。”②放射光彩。尚用之《和韵》:“佳篇疾读韵琅琅,真疑星斗焕光芒。”陈鸿《长恨歌传》:“光彩焕发,转动照人。”《杜阳杂编》卷下:“光影焕烁,与真金无异。”宝:①珍贵的东西。《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随:指随侯珠。和:指卞和璧。)苏轼《和子由》:“千金买战马,百宝装刀镮。”②珍贵的。贾谊《过秦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③帝、后、太子的印玺。《新唐书·车服志》:“至武后,改诸玺皆为宝。”④珍爱。《尚书·旅獒》:“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迩:近。)佩:①古代系于衣带上的饰物。《诗经·郑风·子矜》:“青青子佩,悠悠我思。”②玉佩。杜甫《更题》:“群公苍玉佩,天子翠云裘。”这个意义又写作“珮”。③佩带。屈原《离骚》:“谓幽兰其不可佩。”④铭记在心;钦佩;感念。曹植《文帝诔》:“家佩惠君,户蒙慈父。”(惠君:仁爱的君主。)李商隐《上尚书范阳公第三启》:“感佩私恩,不知所喻。”(喻:比喻。)⑤环绕;围绕。《水经注·渭水》:“兰渠川水出自北山,带佩众溪,南流注于渭。”⑥承受;担负。《南史·萧范传》:“虽佩恩宠,还羞年鬓。”琳:美玉名。《尚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球、琅玕:皆玉名。)[琳琅]亦作“琳瑯”。1.精美的玉石。司马光《奉和济川代书三十韵寄诸同舍》:“琳琅固无价,燕石敢沽诸。”(沽:买。诸:之乎。)2. 玉石撞击声。高濂《玉簪记·重效》:“翠裙摇玉响琳瑯。”3.比喻美好、珍贵的东西。《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琳琅:①玉声清朗响亮。《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②精美的玉石,喻珍异的物品或文章。韩愈《调张籍》:“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琅:[琅玕(gān)]1.形状似珠宝的美石。曹植《美女篇》:“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2.传说中的宝树。江淹《杂体诗·嵇中散》:“朝食琅玕实。”[琅琅]1.拟声词。本指金石相击声。司马相如《子虚赋》:“礧(léi)石相击,琅琅礚(kē)礚。”(礧石:滚石。礚礚:水石相击声。)后用以形容清脆、响亮的声音。苏舜钦《秀州通越门外》:“密树重萝覆水光,珍禽无数语琅琅。”2.坚贞高洁的样子。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琅琅先生,雅杖名节。”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