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蝶恋花
释义

蝶恋花

窈窕燕姬年十五,惯曳长裾,不作纤纤步。 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

一树亭 亭花乍吐,除却天然,欲赠浑无语。当面吴娘夸 善舞,可怜总被腰肢误。

 

这首词,本来一向都被我认为是 一首“造境”之作。盖因这首词实在 表现了一种要眇深微之意蕴,可以引 发读者许多丰富的联想,颇有象喻之 意味,而且其所象喻的一种“境界” 又与王氏之为人及其论词之主张都有 不少暗合之处。所以我一向都以为这 首词很可能是王氏将自己的为人修养 与论词之见解的两种抽象情思化为具 象之表达的“造境”之作。不过,近 年来我偶然看到了萧艾先生所撰著的 《王国维诗词笺校》一书,却指出其 中原来有一段“本事”。据萧氏谓曾接 到刘蕙孙教授函告云王氏此词乃为一 “卖浆旗下女”而作,且谓此词中有 句实为其先君刘季英所拈,而请王氏 足成者。又谓此说盖闻之于其先君刘 季英与其舅父罗君美之谈话 (见湖南 人民出版社出版之萧书) 。刘季英 与王国维既皆与罗振玉为儿女之姻 亲,则刘氏既因有所见而戏拈新句, 乃请王氏足成之,此事自属可能。因 而我在此遂将之归入为写现实情事的 “写境”之作了。本来关于“写境” 与“造境”之难于作明显之区分,王 氏也早有此种认识,他在《人间词 话》中就曾提出说“有造境,有写 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 二者颇难分别: 因大诗人所造之境, 必合乎自然; 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 想故也”。就此我们才评说过的“月 底栖鸦当叶看”的那首《浣溪沙》词 而言,其“栖鸦”、“推窗”、“凭 阑”甚至“觅句” “掩书”等叙写, 都为眼前当下的寻常景物与情事,自 然应当属于 “写境”之作,然而若就 其所予人之丰美的联想而言,则又含 有一种要眇深微引人生托喻之想的意 蕴。此类作品自可做为王氏所说的 “大诗人……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 的代表作。再以我多年前所评说过的 王氏之“山寺微茫背夕曛”那首《浣 溪沙》词而言,就其所写的“试上高 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 是眼中人”诸句而言,其所写既皆为 抽象之哲思,自应是属于喻说式的 “造境”之作,然而若就其开端所写 的“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 昏”诸句来看,则也未始不可能为实 有之景象,只不过此种景象似不及另 一首《浣溪沙》所写的“栖鸦”、 “推窗”、“凭阑”等景象之更为切 近而已,此类作品自可做为王氏所说 的“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 的代表作。至于这一首《蝶恋花》词, 则虽然可据其“本事”之说而将之归 入于“写境”之作,但其中美之意蕴 却也已将之提升到一种理想化的“造 境”之境界了。现在我们就将对这首 词之所以达到此种境界的缘故,就其 内容意境与表现手法两方面逐句略加 评说。

先说第一句“窈窕燕姬年十五”, 即此一句七个字的叙写,实在就已兼 含有“写境”与“造境”之双重意境 了。先就“写境”而言,如果按萧艾 先生所提出的“本事”之说,则此句 自应是写一现实中所见的在北京的 “卖浆旗下女”,“燕”字言其地, “十五”言其年,而“窃窕”则言其 姿质体态之美好。如此便可全做一一 落实的解说。然而奇妙的则是就在这 种叙写之中,却已经同时就具含了一 种“写境”之意味。如果用西方接受 美学的理论来说,那就是王氏在此一 句的叙写中,蕴含了可以引发读者多 层象喻之想的一种潜能。这种潜能的 由来,我以为大概有以下几点因素: 第一个因素在于其叙写之口吻全出于 客观,遂使得此一女子完全脱离了现 实中人际之关系,而成为了一个独立 的美感之客体,此其一; 第二个因素 则在于其所使用的一些语汇都带有符 号学中的一种“语码”之作用,遂可 以使读者由这些语码所唤起的文化历 史的积淀而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先说 “窈窕”二字,此二字原出于《诗 经·国风·关雎》 之首章。私意以 为即此二字便已有多重之作用,盖以 此二字一方面既以其源出于《诗经》 而含有一种古雅之意味; 而另一方面 则又因其传诵之久远,而使人有一种 惯见习知的亲切之感受; 同时此二字 又已在历史的积淀中具有了多层次之 含义,既有美好之意,又有幽深之意, 既可指品德之美,又可指容态之美。 这种多重的性质,遂为全词之象喻性 提供了一种有利的因素。试想如果我 们若将“窈窕”二字代之以“美丽” 二字,则纵使意思相近,平仄不差, 然而其浅陋庸俗却立刻就可以将其象 喻性破坏无遗。如此则“窈窕”二字 在促成此词之象喻性方面的作用,自 是显然可见的。再说“燕姬”二字, 此二字在中国诗歌传统中于叙写美女 之时,也已形成为一种泛称,因而遂有 了并非写实专指的一种泛称之性质。 即如《古诗十九首》中即曾有“燕赵 多佳人”之句,晋傅玄《吴楚歌》也 有“燕人美兮赵女佳”之句。梁刘孝 绰《古意》诗亦有“燕赵多佳丽”之 句,所以“燕姬赵女”乃成为了对美女 的一般泛称之辞,于是遂超出了专指 的写实的意义,而也提供了象喻的可 能性。再说“年十五”三个字,在 “写境”的一层意思上讲,此三字自 可谓实指一个女子的年龄。然而巧合 的是女子的“十五”之年,在中国文 化传统中原来也有一种语码之作用, 盖十五之年原为女子成人可以许嫁的 “及笄”之岁,相当男子“及冠” (见于《礼记》 之《曲礼·上》及 《内则》篇) 。因此在中国诗歌传统 中,当诗人借用女子之形象而写为托 喻之作时,乃亦往往用“十五”之年 以喻托男子之成人可以出而仕用之 岁,如李商隐的“八岁偷照镜”一首 《无题》诗,自一个女子从八岁时之 开始学习“照镜” “画眉”写起,接 写其衣饰才艺之美,直写到十四之依 然未嫁,最后乃结之以“十五应春 风,背面秋千下”,便是以一个女子 的形象来喻写一个男子从高洁好修之 精神觉醒到终于未得仕用之悲慨。因 此这句词中的“年十五”三个字,自 然也就在带有历史文化背景的语码作 用中,有了象喻之意。至于下面的 “惯曳长裾,不作纤纤步”二句,则同 样也是兼具了“写境”写“造境”之 多重意蕴的潜能。先就“写境” 而 言,萧氏在提出了“本事” 之说以 后,便曾以“本事”说此二句,谓“ ‘惯 曳长裾’旗装也; ‘不作纤纤步’ 天足也。惟卖浆旗下女子足以当 之”。此种解说自然与“本事”之说 正为切合,可以视为“写境”之层次 中的一种情意。然而王氏此词之佳 处,事实上却并不在于其所写者为 如何之事实,而乃在于其在叙写中所 产生之效果与作用。如果从这方面来 看,我们就会发现此二句之佳处固也 在于其具含有一种可以引发读者之联 想的丰富的潜能。至其造成此种潜能 之因素,则私意以为实由于 “曳长 裙”与“纤纤步”二种不同之意态, 所造成的一种鲜明的对比。“裾”字 指衣襟而言,“曳长裾”者,谓人著 长裾之衣曳地而行,如此则自然可以 使人联想到一种高贵从容之仪态。至 于“纤纤步”三字,则可以使人联想 到一种娇柔纤媚之身姿。前者颇有矜 重自得之概,后者则颇有弄姿愉人之 意,此种鲜明之对比已使得这两种不 同之品质产生了一种象喻之潜能; 何 况前者在“曳长裾”之上还加有一个 “惯”字,后者在“纤纤步”之上还 加有“不作”两个字。所谓 “惯” 者,是一向如此之意;所谓“不作” 者,则是不肯如彼之意。于是此二句 遂不仅在品质之对比方面提供了象喻 的潜能,同时在叙写的口吻方面也提 供了一种“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的象喻的潜能。因此遂使得此二句隐 然有了一种表现品格和持守的喻托之 意。至于下面的“众里嫣然通一顾, 人间颜色如尘土” 二句,“嫣然”二 字出于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写东 邻女子之美,“嫣然一笑”可以“惑阳 城,迷下蔡”; “颜色如尘土”则出 于白居易《长恨歌》及陈鸿《长恨歌 传》,写杨玉环之美“回眸一笑”可 以使“六宫粉黛” “颜色如土”。因 此自“写境”的一层意思来说,此二 句自可以视之为但写“本事”中之女 子的美丽。然而此二句之叙写却实在 也已蕴含了可以引发读者象喻之想的 丰富的潜能。盖以借美女喻人或自 喻,在中国文学历史中,自屈原之 《离骚》开始,就已形成了一种悠久 之传统,而且此二句中的“通一顾” 三个字,还曾见于宋代陈师道以美女 为喻托的两首《小放歌行》的第一首 之中,陈氏原诗是“春风永巷闭娉 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不惜卷帘通一 顾,怕君著眼未分明。”据《王直方 诗话》谓黄庭坚曾评陈氏此诗,谓其 “顾影徘徊,炫耀太甚。”可见陈氏所 写之美女原是以美女自喻的一首有托 意的诗。由此一诗篇之联想,当然也增 加了王氏此二句词的托意的潜能。何 况王氏此二句词在叙写之口吻中曾经 先以“众里”二字,将此一美女与一 般众人做了第一度对比,又以“人间 颜色”四字将此一美女与人世间其他 颇有姿色的美女做了第二度对比,于 是遂将此一女子的美丽提升到了一种 极高的理想化之境界。因而也增加了 一种象喻的潜能。而如果以象喻的 “造境”来析说此二句词的话,则又 可以有两种可能: 首先可以视之为自 喻之辞,这主要因为如我在前文所 言,这一首词从开端就是把此一美女 做为一种美感之客体的口吻来叙写 的。这也正如李商隐的“八岁偷照镜” 一首诗中的女子,诗人也是将之做为 一个美的客体来叙写的。而此一客 体自然可以做为诗人之自喻的一个形 象,此其一; 再则就前面所引的陈无 己的《小放歌行》而言,陈氏诗中的 “通一顾”也是以美女为自喻的口吻 来叙写的。其意盖谓此一女子本为不 得宠爱而遭摈斥的一个美女,故其娉 婷之美色乃深闭于永巷之中使世人不 可得见,遂反使青楼中之凡姿俗艳误 得虚名。而且纵使此女子不惜降低身 份而卷帘一示色相,也恐怕没有一个 人能真正地认清和赏识她的绝世之姿 的。是则就此一诗篇联想轴而言,此 词中所写之美女自然便也可以视为自 喻之辞了,此其二; 三则王氏在他自 己的词里面,原来也写有不少以美女 为自喻的作品。即如其“碧苔深锁长 门路”的一首《虞美人》词,“莫斗 婵娟弓样月”的一首《蝶恋花》词, 就都是以美女为自喻的,可见这首词 如果做为自喻来看,与王氏之品格为 人也原是有暗合之处的。此其三。既 有此种种可能引起自喻之想的因素, 当然也可以视之为自喻之辞了。但有 趣的则是,此二句词所蕴含的潜能却 也可以使人视之为喻他之辞。造成此 种联想之可能的第一个因素,也是由 于这首词通篇都是把此一美女做为一 个美丽的客体来叙写的。既是一个美 丽的客体,则除了自喻的可能外,当 然也可以做为诗人心目中任何美好之 理想的象喻,此其一; 再则如果不用 陈无己的诗篇联想,而但就其“通一 顾”三个字而言,则此所谓 “通一 顾”者自然也可以是从观者方面而言 之辞,意思就是说做为观者的我在众 人之中而蓦见一绝世之姿的美女,当 其嫣然一笑之际更对我有垂眸之一 顾,而因此一顾之相通,遂使我反观 人世间之任何美色都如尘土矣。这种 境界当然可以象喻为心目中一完美崇 高之理想,此其二; 三则王氏在他自 己其他的词里面,本也经常表现有此 种“恍惚焉一瞥哲理之灵光” 的意 境,即如我以前曾经评说过的那首 “山寺微茫背夕曛”的《浣溪沙》 词,其中的“上方孤磬”与“高峰窥皓 月”,以及在“忆挂孤帆东海畔”一首 《蝶恋花》词中所写的“咫尺神山” 和“望中楼阁”,便也都是此种恍如 有见才通一顾的美好崇高的精神境 界。可见以喻他之辞来看,这首词中 所表现的意境与王氏对崇高完美之精 神境界的追寻向往之性格也是有暗合 之处的。此其三。既有此种种可以引 起人喻他之想的因素,则我们当然就 也可以视之为喻他之辞了。

以上是我们由此词前半阕之文本 中所蕴含的丰美之潜能,所可能联想 到的多层次的要眇深微之意蕴。下面 我们便将对其后半阕词中的意蕴也略 加评说。

如果以此词之后半阕与前半阕相 比较,则后半阕之意蕴实较为单纯。 盖以前半阕之文本中,既牵涉了许多 符号学中所谓的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 语码,而且在语言学的语法结构方 面,也往往可以自语序轴与联想轴各 方面,为之做出多方面的解说。可是 下半阕的叙写则比较简单而且直接得 多了。即如“一树亭亭花乍吐,除却 天然、欲赠浑无语”三句,一口气直 贯而下,全写对于一种天然之美的赏 赞。此数句若自“写境”之层次言 之,当然只不过是写萧氏的“本事” 之说中的“卖浆女子”的天然之美而 已。然而即使是如此简单的词句,却 实在也仍然蕴含了一种要眇深微之象 喻的潜能。此种潜能之由来,一则固 由于前半阕之叙写已酝酿成一种象喻 的色调及氛围,因而此数句遂亦不免 仍使人产生象喻之想,此其一; 再则 此数句亦并未直写现实中之人物,而 是以“一树亭亭”的“乍吐”之“花” 做为美之象喻的,因而此一“花” 之形象遂有了不止限于现实之人的更 广泛的象喻之意味,此其二; 三则此 数句所赞赏的天然不假雕饰之美,与 王氏《人间词话》中所标举的评词之 审美观也有暗合之处。因此即使是提 出了“本事”之说的萧艾先生,亦曾 说此词云“通过此词,吾人更可窥见 静安之审美观。静安论词,极力称道 生香真色,论元曲佳处亦曰‘一言以 蔽之,自然而己。’所谓‘粗头乱服, 不掩国色’,‘天然’ 之谓也。”此外 香港三联出版的田志豆编注的《王国 维词注》中,对此词亦曾评说云“北 国健康美丽的少女,给词人留下深深 的印象。‘天然’二字是静安审美的 标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这就是《人间词话》中盛称的‘自然 神妙’ 之处。”又说“本词也可以作 一篇词论读。”可见这首词之可以引 发读者的象喻之想,也原为众人之所 共见。只不过萧氏与田氏都是先肯定 了此词之为实写一“本事”中现实之 女子,仅只是王氏对此一女子的审美 观与其论词之审美观暗合而已。而我 的意思则是以为不仅此三句对 “天 然”之美的赞赏与其论词之主张暗 合,而是全词的每一句都充满了象喻 的意味。而且此三句所写的也不只是 对“天然”之美丽赞赏而已,我们还 更要注意到这二句词与下面的“当面 吴娘夸善舞,可怜总被腰肢误”二句 词,在对比中所形成的讽谕的作用。本 来此二句中的“吴娘”与此词开端一 句的“燕语”已是一种对比,而如果 以此数句与“一树亭亭”数句合看, 我们就更会发现前面所写的“天然” 与后面所写的“善舞”,原来乃是 又一度在品质上的对比。我说是 “又一度”对比,那就因为这首词在 上半阕的“曳长裙”与“纤纤步”的 叙写中,王氏实在已将两种不同品质 的美作了一次对比,而我在评析那两 句词时,也已曾提出说品质的对比可 以提供一种象喻之潜能。何况在中国 诗歌传统中,当以“善舞”为象喻的 时候,往往都暗指一种逢迎媚世的行 径。辛弃疾的“更能消几番风雨”一 首《摸鱼儿》词,便曾有“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之句,可以 为证。而王氏此词的“可怜总被腰肢 误”一句,对“善舞”者的讥贬之 意,则较辛词更为明显。因而在此种 对比中,王氏所赞赏的“天然” 之 美,遂也应不仅只是与其论词之主张 暗合而已,同时也喻示了王氏心目中 的一种人格修养的品质和意境。而如 果在此处我们再一回顾全篇的话, 我们就更会发现这首词不仅通篇都提 供了象喻的潜能,而且其象喻的意旨 和象喻的结构,也都是十分完整的。 当然,我这样说也并不表示我对于 “本事”之说的“写境”一层意义的 否定,我只不过是想要证明王氏的一 些词,即使是“写境”之作,也往往 蕴含有一种要眇深微的意蕴,而隐然 有了一种“造境”的效果。故王氏论 词,乃不仅有“大诗人所写之境,亦 必邻于理想”之言,而且还曾提出了 “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 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之说,王 氏此词,便可以作为他的词论之实践 的一首代表作。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9: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