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營衛困,亦覺精神王。”詩句出處:《記事》;是唐朝詩人陸龜蒙的作品。
本作漁釣徒,心將遂疏放。苦為饑寒累,未得恣閑暢。 去年十二月,身住霅溪上。病裡賀豐登,雞豚聊饋餉。 巍峨卞山雪,凝冽不可向。瘦骨倍加寒,徒為厚繒纊。 晴來露青靄,千仞缺尋丈。臥恐玉華銷,時時推枕望。 雖然營衛困,亦覺精神王。把筆強題詩,粗言瑰怪狀。 吳興鄭太守,文律頗清壯。鳳尾與鯨牙,紛披落雜唱。 緘書寄城內,搪突無以況。料峭采蓮船,縱橫簸天浪。 方傾謝公酒,忽值莊生喪。默默阻音徽,臨風但惆悵。 春歸迨秋末,固自嬰微恙。歲晏弗躬親,何由免欺誑。 今來觀刈獲,乃在松江並。門外兩潮過,波瀾光蕩漾。 都緣新卜築,是事皆草創。爾後如有年,還應愜微尚。 天高氣味爽,野迥襟懷曠。感物動牢愁,憤時頻骯臟。 平生樂篇翰,至老安敢忘。駿骨正牽鹽,玄文終覆醬。 嗟今多赤舌,見善惟蔽謗。忖度大為防,涵容寬作量。 圖書筐簏外,關眼皆賸長。餓隸亦勝無,薄田傢所仰。 稍離饑寒患,學古真可強。聖道庶經營,世途多踉蹌。 近聞天子詔,復許私醞釀。促使舂酒材,呼兒具盆盎。 宵長擁吟褐,日晏開書幌。我醉卿可還,陶然似元亮。
|
【註釋】:
雖:
①連詞。1.表示轉折。相當於“雖然”。《孟子·告子上》:“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若:如。)2.表示讓步。相當於“即使”、“縱然”。《列子·湯問》:“雖我之死,有子存焉。”②通“惟(wéi)”。副詞。相當於“僅”、“隻”。《管子·君臣下》:“決之則行,塞之則止,雖有明君能決之,能塞之。”③蟲名,形似蜥蜴。《說文》:“雖,似蜥蠍而大。”然:
①燃燒。後來寫作“燃”。《孟子·公孫醜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②代詞。如此;這樣。《呂氏春秋·用眾》:“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③對;贊同。《論語·雍也》:“子曰:‘雍之言然。’”④副詞。1.表示出乎意料,相當於“乃”、“竟”。《漢書·丙吉傳》:“君侯為漢相,奸吏成其私,然無所懲艾(yì)。”(艾:治。)2. 表示順承關系。相當於“便”、“就”。《莊子·外物》:“吾得鬥升之水然活耳。”⑤連詞。1.表示轉折關系,相當於“然而”。《左傳·僖公三十年》:“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2.表示讓步關系,相當於“雖然”。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七:“然憔悴,尚天真,纖腰細褪羅裙。”⑥助詞。1.用作形容詞或副詞詞尾,表示狀態,“……的樣子”。《詩經· 小雅·南有嘉魚》:“南有嘉魚,烝然罩罩。”2. 用於句末,表示比擬。《孟子·盡心上》:“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3. 用於句末,表示斷定,相當於“焉”、“也”。《論語·先進》:“若由也,不得其死然。”營:
①圍繞聚居。《公羊傳·莊公二十五年》:“以朱絲營社。”②軍營;營壘。《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賊夜攻營,伏兵擊破之。”③紮營。庾信《哀江南賦》:“營軍梁溠,搜乘巴渝。”(搜乘:檢閱兵車。)④建造。王維《贈房盧氏琯》:“茅茨(cí)君試營。”(茅茨:茅屋。)⑤經營;料理。《禮記·儒行》:“營道同術。”⑥謀求。陶潛《飲酒》詩之十一:“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馀。”⑦迷惑。《孫臏兵法·威王問》:“營而離之,我並卒而擊之。”(離:分散。並卒:集中兵力。)[營營]1.象聲詞。《詩經·小雅·青蠅》:“營營青蠅,止於樊。”(樊:籬笆。)2.往來不絕的樣子。白居易《白牡丹》:“城中看花客,旦暮走營營。”3.勞而不息的樣子。《莊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4.紛亂錯雜的樣子。蕭大圜《言志》:“萬物營營,靡存其意。”5.焦躁不安的樣子。《聊齋志異·阿纖》:“中心營營,寢食都廢。”營衛:
①把守軍營的衛士。《史記·樊噲傳》:“樊噲在營外,聞事急,乃持鐵盾入到營,~~止噲,噲直撞入。”②中醫指血氣的作用。《太平廣記》卷三:“五者恒舍於~~之中,五藏之內。”衛:
①保衛;守衛。《左傳 · 成公十三年》:“將社稷是衛。”《戰國策·趙策四》:“以衛王宮。”②衛士;衛兵。《左傳·文公七年》:“文公之入也無衛。”《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秦伯送衛於晉三千人。”③箭上的羽毛。《儀禮·既夕禮》:“骨鏃短衛。”④驢的別名。《聊齋志異·嬰寧》:“食方竟,傢中人捉雙衛來尋生。”(竟:完畢。)⑤明代軍隊的編制名。於要害地區設衛,衛有五千六百人。一般駐地在某地即稱某衛。《明史·兵制志》:“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舊制,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外統之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⑥周代諸侯國。轄地在今河北省南部和河南省北部一帶。《左傳·隱公元年》:“公孫滑出奔衛。”困:
①門檻。後作“梱”。《墨子·備城門》:“試藉車之力,而為之困。”《晏子春秋·內篇雜上二十三》:“和氏之璧,井裡之困也;良工修之,則為存國之寶。”(和氏璧:指卞和發現的璞玉。)②圍困。《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名存亡魯,實困強齊,智者不疑也。”又被困。《舊唐書·張孝忠傳》:“然恒州宿將尚多,迫之則困獸猶鬥,緩之必翻然改圖。”③艱難;窘迫。《史記·留侯世傢》:“上數(shuò)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上:指漢高祖。)④疲憊;疲困。《後漢書·耿純傳》:“昨夜困乎?”曾瑞《集賢賓·宮詞》:“傷心情脈脈,病體困騰騰。”亦:
①副詞。1. 相當於“也”、“也是”。《詩經·鄭風·將仲子》:“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仲:老二。懷:懷念。)《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2. 表示語氣的減弱。相當於“不過”、“隻是”。《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好:喜歡。患:擔憂。)②語氣詞。《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止:語氣詞。覯gòu:相遇。)[不亦]用於反問句。表示委婉語氣。《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覺:
(一)①醒悟;明白。《左傳·哀公二十一年》:“數年不覺。”陶潛《歸去來兮辭》:“覺今是而昨非”《公羊傳·昭公三十一年》:“叔術覺焉。”②發覺。柳宗元《三戒·黔之驢》:“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後漢書·張衡傳》:“伺者因此覺知。”③感覺。《滕王閣序》:“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李商隱《無題》:“夜吟應覺月光寒。”陶潛《雜詩》其三:“氣力漸衰損,轉覺日不如。”④高大;正直。《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夫子,覺者也。” (二)jiào 睡醒。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唯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三國志· 魏書· 武帝紀》:“須臾覺我。”精:
①純凈的好米。《莊子·人間世》:“鼓策播精,可以食十人。”(策cè:小簸箕)。《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kuài)不厭細。”(厭:嫌。膾:細切的肉、魚。)②純凈。《後漢書·鮮卑傳》:“精金良鐵,皆為賊有。”③精華;精粹。《呂氏春秋·察傳》:“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也。”葛洪《抱撲子·外篇·嘉遁》:“漱流霞之澄液,茹(rú)八石之精英。”(茹:吃。)又精銳。《後漢書·銚期傳》:“河北之地,界接邊塞,人習兵戰,號為精勇。”④專誠;專一。《淮南子·修務》:“官禦不厲,心意不精。”《管子·心術下》:“形不正者德不來,中不精者心不治。”⑤細致;細密。《後漢書·宦者傳》:“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工:工巧。)⑥精通;嫻熟。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明史·蔣德璟傳》:“凡武弁(biàn)比試,必騎射精嫻,方準襲替。”(武弁:低級武職。)⑦精明;機靈。《漢書·儒林傳》:“其人精悍,處事分明。”⑧妖精;神怪。王嘉《拾遺記·前漢上》:“勿輕萬乘之尊,惑此精魅之物。”⑨明亮。《史記·天官書》:“天精而見景星。”《漢書·李尋傳》:“日月光精,時雨氣應。”⑩精氣;天地間的一種靈氣。《莊子·在宥》:“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養民人。”(11)精神;精力。《戰國策·燕策三》:“今太子聞光壯盛之時,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論衡·論死》:“火滅光消而燭在,人死精亡而形存。”(12)兩性賴以繁殖後代的物質。《周易·系辭下》:“男女構精,萬物化生。”(13)副詞。表示程度,相當於“甚”、“極”。《呂氏春秋·至忠》:“夫惡聞忠言,乃自伐之精者也。”[精神]1.精氣元神。《潛夫論·卜列》:“夫人之所以為人者,非以此八尺之身也,乃以其有精神也。”2. 實質;要旨。王安石《讀史》:“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寫:描繪。)精神:
①神志,心神。宋玉《神女賦序》:“~~恍忽,若有所喜。”②精力,活力。鄒陽《獄中上梁王書》:“竭~~欲開忠於當世之君。”③活躍而有生氣。方嶽《雪梅》:“有梅無雪不~~。”神:
①天神。古人認為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者。《論語·述而》:“禱爾於上下神祇。”②鬼神。《禮記·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見:現。)③指人死後的魂靈。《左傳·昭公七年》:“昔堯殛鯀於羽山,其神化為黃熊。”④玄妙;神奇。《周易·系辭上》:“陰陽不測謂之神。”⑤心神;精神。《荀子·天論》:“形具而神生。”⑥表情;神態。《世說新語·簡傲》:“(王恬)神氣傲邁,瞭無相酬對意。”⑦形象;肖像。蔣驥《傳神秘要》:“傳神最大者,令彼隔幾而坐,可遠三四尺許,若小照,可遠五六尺,愈小愈宜遠。”⑧神韻。指文藝作品在境界上所表達出的情趣韻致。嚴羽《滄浪詩話·詩辨》:“詩之極致有一,曰入神。詩而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蔑:無;沒有。)王:
(一)①夏商周時代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秦始皇以後改稱皇帝。《尚書·盤庚上》:“王命眾,悉至於庭。”(悉:都;全。)②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戰,請以戰喻。”③漢以後的最高封爵。《漢書·諸侯王表》:“武帝施主父之冊,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不行黜涉而藩國自析。”(主父:人名。冊:同“策”。析:削弱。)④諸侯或外族來朝見天子。《尚書·大禹謨》:“四夷來王。”⑤首領;同類中最特出或最大者。杜甫《前出塞》:“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⑥古代對祖父母輩的尊稱。《爾雅·釋親》:“父之考為王父,父之妣(bǐ)為王母。” (二)wàng ①統治同傢。《史記·項羽本紀》:“沛公欲王關中。”《商君書·更法》:“三代不同禮而王。”②成就王業。《孟子·梁惠王上》:“七十者衣(yì)帛(bó)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