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蔡襄谢赐御书诗帖
释义

蔡襄谢赐御书诗帖

《谢赐御书诗帖》书于皇祐四年(1052) ,楷书,17行,320字。帖后有米芾、鲜于枢、董其昌等人题跋。真迹宋时藏秘府,清《石渠宝笈》著录,清末归两江总督端方私藏,现存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馆。
综观全帖,笔圆锋藏,庄重沉着,齐整冲和,无丝毫苟且放纵之处,比《茶录》、《荔枝谱》、《昼锦堂记》、《万安桥记》等蔡襄其它作品更来得工整规矩,这与本帖是臣子给皇帝上表的特定体裁,有着直接的关系。或以为本帖运笔稍滞,略逊逸趣。但端庄飘逸,本难两兼,所以也不能说是它的缺点。
蔡襄书法规模晋唐,笔笔有来历,不稍逾越。当时书家欧阳修、苏东坡等评其书为当时第一。后来论者或有微词,以为蔡守旧而乏创新,其实不然。蔡襄自己就说: “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董其昌以为《谢赐御书诗帖》学欧阳询《化度寺碑》和徐浩《不空和尚碑》,若只论体势,董说当去事实不远; 倘论气韵,则董说似可斟酌。


《谢赐御书诗帖》结体稍纵长,横平竖直,右下角扩放,主笔横画特见引长,戈脚尤放纵,这些特点与欧、徐两碑相同。但在具体运笔、笔势、结字上,该帖与欧、徐有许多细微的差别,这些差别有其内在规律,并导致气韵风神上的不同。
该帖横画稍细,竖画略粗,如“世”字。横画虽也高滚、斜按,但落笔却较欧、徐轻,且不截方,而取尖、圆状。撇画弧度较大,比欧、徐来得更弯曲,如“优”、“后”、“覆”诸字。捺画上缘稍曲,不如欧、徐挺直,下缘刀形有时不显明,略带圆势,如“后”、“旻”。“戒”、“成”诸字的戈脚,戈势较欧、徐直,钩脚上夹角小于欧、徐,但出锋却来得长。横折、横钩转折处斩势略迟,顿意稍重,故有时带圆势而棱角不明显,如“覆”、“优” 等字。“典”字两中竖直下,不取欧、徐向背之势。还有些差别,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些变化的核心是圆。欧、徐两碑众多的方笔,被不同程度地圆化,甚至破方为圆。许多挺直的笔势也变得略带弧形。这些变化的量的积累,导致该帖精神气韵上的根本变化。欧阳询的“金刚瞋目、力士挥拳”,徐浩的“怒猊抉石、渴骥奔泉”,在此作中已荡然无存,代替它的是清遒粹美、冲虚恬淡的气韵。楷书至唐,已臻极轨,本难再作大幅度的创新。蔡襄取古人之法,加以精工,从而形成自己的书风,这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绝非简单的模写可比。程嗣昌云:“君谟但能模学前人点画,及能草字而已。”未免失之偏颇。
欧阳修说: “君谟书步当世,笔有师法。”苏东坡云: “君谟书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今观《谢赐御书诗帖》虽险峻、气势不如古人,但骨力内含,神态安和蕴藉,如谦谦君子,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洵可谓蔡襄的代表作之一。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4: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