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中郎集
诗文别集。十卷。东汉蔡邕撰。初刊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
蔡邕,字伯喈。生于汉阳嘉二年(133年),卒于汉初平三年(192年)。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灵帝时为议郎,因上书论朝政阙失获罪,流放朔方。遇赦后,为避宦官陷害,亡命江湖十余年。董卓专权,被任为侍御史,官至左中郎将,故世称“蔡中郎”。董卓伏诛,邕被捕,死于狱中。邕博学多识,善辞章,精音律,通经史,工书画,著诗文作品一百余篇。原有集十二卷,已散佚,今传本皆为后人所辑。
全书分十卷、外集四卷。正集十卷主要是辞赋和碑、诔、铭、赞、论;外集四卷除辞赋和散文杂著外,还有一些诗歌。蔡邕的散文和辞赋成就较高。其散文以碑志为多,讲究音律,字句典雅,多用偶句,但内容平淡,多是谀墓之作,其中《郭泰碑》内容较为切实,笔调朴素清丽,是其散文中较好的一篇。蔡邕的辞赋以《述行赋》最为有名。这篇赋写他从陈留到洛阳途中的见闻和感受,既有借古哀今的慨叹,又有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其中“穷变巧于台榭,民露处而寝湿。消嘉谷于禽兽兮,下糠秕而无粒”等句,将贵族生活与平民生活作鲜明对比,写得悲凉凄婉,寄慨遥深。此赋篇帙短小,咏物抒情结合紧密,是汉末抒情小赋中值得重视的一篇。
集中还有一些五言诗,如《翠鸟》一首,以鸟自比,反映了作者身遭迫害,幸脱罗网的心情。在形式上,这首诗已是比较成熟的文人五言诗。
《隋书·经籍志》著录《蔡邕集》十二卷、《宋史·艺文志》著录为十卷,皆未传世。今传本皆为后人所辑。有影印明正德间华坚活字本十卷,嘉靖间杨贤刻六卷本,万历间茅一相刻十一卷本,明末张溥辑刻《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二卷本等。清咸丰间杨以增辑《海源阁丛书》本十卷,外纪一卷,外集四卷,卷末一卷,是较为完备的本子。今又有《四部备要》本十卷,外集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