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桥镇隔芳梦,念骑省、悲秋漫赋。”诗句出处:《宴清都》;是宋朝诗人黄廷璹的作品。
坠叶窥檐语。风帘薄,递来幽恨无数。牙签倦展,银缸细剔,悄然归旅。声传漏阁偏长,更奈向、潇潇乱雨。想近日,舞袖翻云,吟笺度雪谁愿。当时翠缕吹花,东城绣陌,双燕何许。香罗唾碧,晴纱印粉,甚缘重睹。蓝桥镇隔芳梦,念骑省、悲秋漫赋。待倚阑,或遇宾鸿,殷勤寄与。
《宴清都》宋朝诗人黄廷璹的作品。【注释】:
蓝:
①蓼蓝。一种草本植物,叶子可提制蓝色染料。《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蓝色。《论衡·本性》:“至恶之物,不受蓝朱之变也。”③佛寺。梵语伽蓝的简称。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出内府财,厔建僧蓝。”④姓。《战国策》:“中山太守蓝诸。”镇:
①压。《汉书·枚乘传》:“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②用以压物的东西。《楚辞 · 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用白玉石作压座席的东西。)③压抑;抑制。《楚辞·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④安定。《史记·高祖本纪》:“镇国家,抚百姓。”(柔:怀柔。迩:近。)⑤镇守。《三国志·吴书·宗室传论》:“镇据边陲,克堪厥任。”(边陲:边疆。克:能。厥:其。)⑥重要或险要的地方。杜甫《夔州歌十绝句》之四:“白帝高为三峡镇。”⑦集市。《宋史·岳飞传》:“飞进军朱仙镇。”⑧时常;长久。柳永《倾杯》:“情知道世上,难使皓月长圆,彩云镇住。”⑨表示整段时间。朱熹《邵武道中》:“不惜容鬓凋,镇日长空饥。”隔:
①阻开;隔离。《战国策·赵策二》:“秦无韩魏之隔。”②间隔;距离。杜甫《奉待严大夫》:“不知旌节隔年回。”李白《江行寄远》:“疾风吹片帆,日暮千里隔。”③隔阂。李白《君马黄》:“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④通“膈”。隔膜,腹腔和胸腔之内的肌肉膜。《管子·水地》:“脾生隔,肺生骨。”⑤格子。周邦彦《六丑》:“多情是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芳:
①花草的香味。《楚辞·九章·悲回风》:“兰芷幽而独芳。”又泛指香气。《新语·术事》:“有女而无芳泽之饰。”②花草。屈原《离骚》:“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③美好;好。傅山《乙酉岁除八绝句》:“摩云即有回阳雁,寄得南枝芳信无?”(阳:指衡阳。)④贤德的人。屈原《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⑤通“房”,草木结果实的子房。《吕氏春秋·审时》:“先时者,茎叶带芒以短衡,穗巨而芳夺。”梦:
①[名]睡眠中的幻想。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桃灯看剑,~回吹角连营。”②[动]做梦,梦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与海神战。”③[名]比喻幻想。《荀子·解蔽》:“不以~剧乱知。”念:
①想;惦念。《诗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载寝载兴。”②考虑;思考。《淮南子·说山》:“念念者不得卧。”③念头;想法。曾巩《寄王介甫》:“迨(dài)兹尺书至,疑念始冰析。”(迨:等到。兹:此。)④读。《汉书·张禹传》:“欲为《论》,念张文。”⑤爱怜;怜悯。白居易《弄龟罗》:“物情小可念,人意老多慈。”骑:
(一)①骑马。《战国策·赵策二》:“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胡:古代北方种族名。)②跨坐。《庄子·大宗师》:“骑箕尾。”(二)jì①乘坐的马。《战国策·赵策二》:“车千乘,骑万匹。”②骑兵。《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③一人一马。班固《东都赋》:“千乘雷起,万骑纷纭。”省:
(一)①减少;去掉。《后汉书·襄楷传》:“省欲去奢。”《三国志·吴书· 吴主传》:“省徭役,减征赋。”②俭省;节省;节约。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所以省费燎火。”③宫禁。《北齐书·神武纪》:“孙腾带仗入省。”④古代官署名。为朝廷的中央机构。《新五代史·豆卢革传》:“父子同省,人以为非。”⑤地方行政区划名。元代于各路设行省,后世即以省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直属中央领导。洪秀全《原道醒世训》:“以此省此府此县而憎彼省彼府彼县。” (二)xǐng ①检查;察看;视察。《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春游,览省远方。”(功:事。)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生下车省风俗,疗病苦。”②检查自己。《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日:一天。)③问候、探视尊长。《礼记·曲礼上》:“昏定而晨省。”④泛指探视。《新唐书·杜审言传》:“初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⑤醒悟:明白。杜甫《游龙门奉先寺》:“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悲:
①哀痛;悲伤。《礼记· 问丧》:“夫悲哀在中,故形变于外也。”《韩非子·和氏献璧》:“子奚哭之悲也?”(奚:为何。)②同情;怜悯。柳宗元《捕蛇者说》:“(蒋氏)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戚:悲哀。)③眷恋。《汉书·高祖纪下》:“游子悲故乡。”秋:
①谷物成熟。《礼记·月令》:“(孟夏之月)麦秋至。”②秋天的庄稼。赵汝鐩《耕织叹》:“香穗垂头秋登场。”③秋季,农历七至九月。李绅《悯农二首》之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④一年的时间段。《史记·梁惠王世家》:“千秋万岁后将传于王。”⑤时刻;时候。《宋史·宗泽传》:“今日乃汝立功之秋,不可失也。”⑥喻白色。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⑦形容飞的样子。《汉书·礼乐志》:“飞龙秋,游上天。”也作“秋秋”。《荀子·解蔽》:“凤凰秋秋。”漫:
①水涨;往外溢。储光羲《酬綦毋校书梦耶溪见赠之作》:“春看湖水漫,夜入回塘深。”王安石《饭祈泽寺》:“春映一川明,雪消千壑漫。”②遍;周遍。陆游《自嘲》:“荒园无佳花,牵牛漫疏篱。”③散漫;无拘束。元结《游潓泉》:“顾吾漫浪久,不欲有所拘。”④模糊。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碑仆道,其文漫灭。”⑤污损;玷污。《吕氏春秋·离俗》:“不漫于利,不牵于埶(shì)。”(埶:同“势”,权势。)⑥副词。1.表示随意。相当于“随便”、“匆促”。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却:再;还。)2.表示徒然。相当于“白”、“白白地”。杜甫《宾至》:“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3.莫;不要。张渭《赠赵使君美人》:“漫学他家作使君。”⑦欺骗;蒙骗。苏轼《游灵隐寺戏赠李居士》:“若教从此成千里,巧历如今也被漫。”赋:
①赋税。晁错《论贵粟疏》:“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②指徭役,兵役。《前汉纪·景帝纪》:“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赋。”③授予;给予。《国语·晋语四》:“公属百官,赋职任功。”④天赋。梅尧臣《乞巧赋》:“愚愚慧慧,自然之经。赋已定矣,今返妄营。”(返:同“反”。)⑤吟诵(诗歌)。苏轼《前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槊:兵器名。)司马迁《报任安书》:“屈原放逐,乃赋《离骚》。”⑥一种韵文,盛行于汉魏六朝。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⑦贡士。指向最高统治者荐举人才。《汉书· 晁错传》:“乃以臣错充赋。”⑧颁布;陈述。《诗经·大雅·烝民》:“天子是若,明命使赋。”⑨铺展。何晏《景福殿试》:“斑间赋白,疏密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