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荔枝叹 |
释义 | 荔枝叹
这首新乐府诗是苏轼晚期作品,是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在谪居地惠州时所写。诗人从当地名产荔枝联想到汉唐两代进贡荔枝的弊害,进而指斥了当代贵族官僚们贡茶、贡花和争新买宠的可耻行径。诗歌直言不讳,纵笔直抒,波澜壮阔,很有气势,正代表他反映人民疾苦和揭露现实一类诗的艺术风格。 * * * * 这首诗虽然篇幅较长,但结构明晰,全诗大体上是:前半首对历史的批判,后半首对现实的揭露,中间夹进自己的理想和主张。 前半首(1-12句):对历史的批判 先看前四句—— 开篇二句描写汉代进贡荔枝、龙眼等鲜果刻不容缓、急如星火的情景。据作者自注云:“汉永元中(东汉和帝刘肇),交州进荔枝、龙眼,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死亡,罹猛兽毒虫之害者无数。”这里的置与堠,置,驿站,古代差官歇脚换马的地方。堠(hòu),大路旁的记里程之土堆,此也作驿站解。这是说,皇帝为吃到新鲜荔枝,不惜十里换一匹马,拼命地奔跑,不断飞起尘土,如同送紧急军情一般。 接下去的两句,就是写为快速进献荔枝等鲜果而死亡的惨状。你看,有的人土坑,有的跌进山谷,尸体成堆,彼此压叠,惨不忍睹。 这四句诗说,汉代进贡鲜果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下边四句,则写唐代进献荔枝的情景—— 这里的飞车,言传送之神速。古代神话中有“从风远行之飞车”句。鹘(gǔ骨),原为鸟名,代指海船。古代战船常刻鹘于船,以为装饰。诗人先用飞车和海船跨山越水来说明荔枝传送之神速。由于奔驰神速,才有极高保鲜的果品,经过数千里路程仍如新摘一样的鲜活。 诗人又化用了唐人杜牧七绝《过华清宫》的“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诗句,且说得更为明白,将“美人破颜”与“血流千载”作了鲜明的对比。这一比,不仅把问题的实质揭示了出来,而且诗人的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也流露出来了。封建统治者为了博得“美人一笑”,竟摧残了不知多少人的宝贵生命;这一比,也让人看到了两位诗人的同样题材的不同诗风;杜诗蕴藉含蓄而有味,苏诗酣畅直露而痛快,各具千秋,也各自反映了唐宋两代诗歌的不同特色。 接着四句,把唐汉并论,且从中引出诗人的发自肺腑的感慨—— 此处先说一说“林甫”与“伯游”两个人物:“林甫”,即唐玄宗时宰相李林甫。他在职十九年,专事谄谀争宠固权,造成天宝时期的腐败政治。“伯游”,作者自注云:“唐羌,字伯游,为临武长(县令),上书言状(建议罢除荔枝之贡),和帝(汉代)罢之。”(《后汉书》) 在这一节中,头一句乃总括开头四句,叙汉代事,而第二句则指次四句,言唐代事。同时,它们都是为了引出下边诗人两句感慨的过渡句。诗歌说—— 唐玄宗时,李林甫为宰相,却对贡荔枝事不加谏阻,人民遭灾极深,遗恨至今,还要“啖其肉”才解恨;而东汉和帝却准奏而罢除荔枝之贡。这是为人民做好事,应当纪念他、祭祀他。但现在却无人如此做,这还不使人感慨不已吗? 诗人至此,激愤之情难以平复。于是,他就呼天抢地表示自己的主张,即—— 中间一段(13-16):呼天明志 首先解说几个疑词: 赤子——婴儿,此指百姓。 尤物——特别美好的珍异之物。如荔枝、斗茶、牡丹等。一为特出人物,多半指美女。此以前者为是。 疮痏(wǔi委)——疮有瘢痕者,曰“痏”,两字连用,即创伤。此借指灾害。 登——即丰登,五谷成熟,曰“登”。 上瑞——上等吉利。瑞,吉祥 这一节是说,老天啊,我希望您可怜可怜老百姓,再不要生长这种让人遭灾的奇异特产了,只要风雨调和,使五谷丰登,百姓得到温饱,那就是上等吉利的大好事哟!诗人感到现实中依靠人事难成,只好哀求老天爷赐福了。当然,这不是苏轼的迷信,而是借“呼天”来抒发内心的义愤之情,并借以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 后半首(17-诗末):对现实的揭露 诗人经由历史上汉唐两代帝王荔枝、龙眼之贡的批判,联系到当前的进茶、贡花的现实,于是,又写了以下八句诗。前四句是—— 这里,诗人用了宋真宗和仁宗时大臣丁谓和书法家蔡襄先后精制上等名茶进献皇帝的典实。前丁后蔡,前丁,丁谓,真宗时曾任宰相,善于迎合取宠,封为晋国公。后蔡,即指蔡襄,字君漠,北宋书法家,精于茶事,著有《茶录》。笼加,即笼,指包装。斗品,当时有“斗茶”风俗,将各种好茶展开比赛,参加斗赛的好茶,谓之“斗品”。 这一节是说:你们没看到,每当春茶上市时,大家纷纷向“皇上”进贡海内名茶——福建武夷茶(即武夷山的极品“粟粒芽”。因它为初春之茶芽,叶小如粟粒,故名)。此事,始于真宗时宰相丁谓,后成于仁宗初年的蔡襄。他们以精制的装潢漂亮的“龙团茶”作贡品,迎合取宠。于是,朝内外官员们千方百计地争新买宠,把赛茶上的名品都作贡品上献于皇帝,“斗茶”,实际成了供应皇家的官茶了。 这是揭露官僚们竞相献茶取宠的卑劣行径。最后四句,则以嘲讽口吻,进一步揭露贵权们用“进花邀宠”的另一丑行。诗尾写道—— 这里先讲一讲诗中引用的两个典故。一是口体一词的来历。它出自《孟子·离娄篇》(上)。孟子在论说“事亲”时说过“养老”和“养口体”的话。他将孝奉父母分为“养老”与“养口体”,重前者而轻后者。因为,“养口体”只满足其物质需要,而“养老”,却是顺承父母的意志,使其在精神上得到安慰,才是最重要的“事亲”。这里借来用为“事君”之理。二是,洛阳相君,它讲的是北宋西昆体代表之一钱惟演的故事。他是吴越王钱俶之子,其父主动归降宋朝,被太宗赞为“以忠孝而保社稷”。说钱氏是“忠孝家”,即本此。 诗人引用这些故事,其目的是说:向皇帝“进茶”,是与奉侍父母只“养口体”相同,是庸俗卑陋的。其实,皇帝哪里会缺少这些物质享受,可惜的是被宋太宗赞为“忠孝之家”的越王后代钱维演,也向朝廷进贡名花以邀宠。最后所说的“进姚黄花”,就是这个意思。姚黄,是牡丹花中的极品(最初由姓姚的培养出来的一种黄色大花,故名),苏轼自注:“洛阳贡花,自钱惟演始”。是说,钱氏开了历代向朝廷贡花的先例。 * * * * 以荔枝为题材的诗歌,唐宋以来还有很多,最著名的如唐代杜甫的《解闷》其十、宋代范成大的《妃子园》,王十朋还写了《诗史堂荔枝歌》和《食荔枝》等三首,元、明以后,才少见此类作品。这里特举出范成大绝句《妃子园》,其诗云: 荔枝,在唐代产地不少,广东、福建和四川等处都有出产。但品种以四川产最差,早熟肉薄味酸;而最佳者,当数福建所产的,其中特佳者叫“陈紫”,即范诗中所说的“陈家紫”。据说,这个品种今已在“陈家紫”基础上育出了新种,名曰“宋家香”。据载,上个世纪莆田县城内尚有一株距今1100-1300年树龄的唐玄宗时栽培的佳种古荔枝,至今仍长果繁茂。 这首《荔支叹》,把作者心中的积郁统统喷发了出来,其感情的激烈、笔锋的犀利、语言的精锐是少见的,其诗歌的题旨,也是敞露的、明白的。这就是:借写进贡荔枝鲜果、武夷香茶和洛阳名花,来揭露封建帝王的穷奢极欲和官吏的媚上邀宠的丑行。但是,这个题旨是通过诗人的诗语诗情加以表达的。诗歌虽然通篇“直写”而不假比兴,但有开有合,依托形象,注入感情,把英发的议论同强烈的感情和真切的描写糅合一起,水乳交融。诗中的那些议论和言志,均非凭空而发,而是植根于进献荔枝这个具体生动描绘的艺术土壤之中。因此,谁读了此诗,谁都不会有空泛之感,反而觉得有一股强大的艺术引力拉你进入诗人所创造的深邃的艺术境界之中。 当然,这类政治讽刺诗,并非苏诗中的主要部分,在他现存的2700多首诗中,只占较小的部分。所以,还不能反映苏诗的基本面貌。但是,它的思想内涵的进步性、人民性及其艺术成就,却是不可小觑的,它确是一朵令人赞赏的鲜葩。不过,苏诗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且最能代表诗人基本风貌的,却是抒发个人情愫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歌,比如,《游金山寺》、《新城道中》和《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等等,还有若干山水诗也很有特色。如选读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和《惠崇<春江晚景>》等诗,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几首。在此不拟详讲,只给大家介绍一点资料和谈谈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