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遺厥孫。”詩句出處:《贈張相鎬其二》;是唐朝詩人李白的作品。
本傢隴西人。 先為漢邊將。 功略蓋天地。 名飛青雲上。 苦戰竟不侯。 當年頗惆悵。 世傳崆峒勇。 氣激金風壯。 英烈遺厥孫。 百代神猶王。 十五觀奇書。 作賦凌相如。 龍顏惠殊寵。 麟閣憑天居。(一作侍從承明廬) 晚途未雲已。 蹭蹬遭讒毀。 想象晉末時。 崩騰胡塵起。 衣冠陷鋒鏑。 戎虜盈朝市。(戎虜盈一作荊棘生) 石勒窺神州。 劉聰劫天子。 撫劍夜吟嘯。 雄心日千裡。 誓欲斬鯨鯢。 澄清洛陽水。 六合灑霖雨。(六合一作三臺) 萬物無雕枯。(萬物一作六合) 我揮一杯水。 自笑何區區。 因人恥成事。 貴欲決良圖。 滅虜不言功。 飄然陟蓬壺。(陟一作向) 惟有安期舄。 留之滄海隅。
|
【註釋】:
英:
①花。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②美好。《三國志·魏書·程昱傳》:“劉備有英名。”③精華;文采;辭藻。韓愈《進學解》:“含英咀華。”④傑出的;超眾的。《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⑤傑出的人物。《史記·淮陰侯列傳》:“異姓並起,英俊烏集。”⑥通“瑛”。玉的光澤。張衡《四愁詩》之一:“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⑦古國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市西南。⑧皮衣上的裝飾物。《詩經·鄭風·羔裘》:“羔裘晏兮,三英粲兮。”(晏:鮮艷華美。)英烈:
傑出的功績。李白《贈張相鎬》:“~~遺厥孫,百代神猶王。”烈:
①火勢猛。《左傳·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xiǎn)死也。”(鮮:很少。)②猛烈;強烈。沈約《連珠》:“臣聞烈風雖震,不斷蔓草之根。”《淮南子·齊俗》:“曾參之養親也,若事嚴主烈君。”③香味濃鬱。《呂氏春秋·盡數》:“凡食,無以烈味重酒。”④焚燒;燃燒。《孟子· 滕文公上》:“益烈山澤而焚之。”(益:遠古人名。)⑤光明;顯赫。何晏《景福殿賦》:“烈若鉤星在漢。”陸雲《吳故丞相陸公誄》:“我有烈武,如震如霆。”(烈武:顯赫的武功。)⑥威武;威力。劉劭《人物志·八觀》:“是故骨直氣清,則休名生焉;氣清力勁,則烈名生焉。”(休:美。)歐陽修《秋聲賦》:“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一氣之餘烈。”⑦剛烈;堅貞。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凡此之輩數百人,皆忠壯果烈,有智有仁。”⑧事業;功業。傅亮《為宋公修張良廟教》:“抒懷古之情,存不刊之烈。”(刊:磨滅。)賈誼《過秦論》:“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馀烈。”⑨通“列”。行列。《詩經·鄭風·大叔於田》:“叔在藪(sǒu),火烈具舉。”(藪:草木茂盛的沼澤。)[烈士]指建功立業、重義輕利的人。楊炯《上騎都尉高則神道碑》:“烈士徇(xùn)名,不受黃金之賞。”(徇:求。)遺:
(一)①失去;丟失。《韓非子·難三》:“齊桓公飲酒醉,遺其冠。”《淮南子·原道》:“禹之趨時也,履遺而弗取,冠掛而弗顧。”(履:鞋。冠:帽。)②遺漏;忽略。《韓非子·有度》:“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③遺失;遺漏的東西。司馬遷《報任安書》:“次之又不能拾遺補闕,招賢進能。”(闕:缺失。)④舍棄。賈誼《治安策》:“商君遺禮義。”(商君:指商鞅。)⑤遺留;留給。《史記·韓長儒列傳》:“兄弟不能相教,乃為太後遺憂。” ⑥前代遺留的風氣、風格等。王世貞《藝苑卮言》卷四:“盧(照鄰)、駱(賓王)、王(勃)、楊(炯),號稱四傑,詞旨華靡,固沿陳、隋之遺,翩翩意象,老境超然勝之。”⑦特指死者留下的。諸葛亮《出師表》:“深追先帝遺詔。”(追:追念。)⑧剩下。曹操《蒿裡行》:“生民百遺一。”《漢書·食貨志上》:“地有遺利,民有餘力。”⑨超脫。賈誼《鵩鳥賦》:“至人遺物兮,獨與道俱。”⑩排泄。《南史·梁豫章王綜傳》:“嘗改歲後,問訊臨川王宏,出至中閣,登宏羊車次遺糞而出。”(11)墜;落。劉向《九嘆·思古》:“目眇眇而遺泣。”(泣:眼淚。) (二)wèi ①給予;贈送。《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聞之,往請,欲厚遺之。”②特指饋贈。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③送達。《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表然其言,先遣人以書遺譚。”④指送行。《商君書·畫策》:“強國之民,父遺其子,兄遺其弟,妻遺其夫,皆曰:‘不得,無返!’”(得:指立功取勝。無:同“毋”。)厥:
①石。《荀子·大略》:“和之璧,井裡之厥也。”(和之璧:和氏璧。)②代詞。其。《尚書·禹貢》:“厥土惟黃壤。”蘇洵《六國論》:“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③副詞。乃;才。司馬遷《報任安書》:“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賦:創作。)④通“橛”。樹樁。《莊子·達生》:“吾處身也,若厥株拘。”(株拘:指樹根盤錯。)⑤通“掘”。挖掘。《山海經·海外北經》:“禹厥之三仞。”(仞:八尺,或七尺。)⑥昏厥。《素問·生氣通天》:“使人薄厥。”⑦病名。《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手足厥逆,脈微欲絕。”孫:
(一)①兒子的兒子。《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舉賈生之孫二人至郡守。”②孫子以後的各代。《漢書·曹參傳》:“至哀帝時,乃封參玄孫之孫本始為平陽侯。”(本如:人名。)③再生的;細小的。嵇康《琴賦》:“乃斫(zhuó酌)孫枝。”(斫:砍去。) (二)xùn ①恭順;謙讓。《禮記·緇衣》:“恭而蒞之,則民有孫心。”(蒞lì:臨。)《漢書·韓王信傳》:“為人寬和自守,以溫顏孫辭承上接下。”②出奔;逃亡。《春秋·莊公元年》:“夫人孫於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