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英国人 [英国]福斯特 |
释义 | 英国人 [英国]福斯特英国人表面上给人以冷漠无情之感,实际上则因为感觉较慢。一事发生,英国人凭其心智往往能迅速理解,但谈到感受,却要再等相当一段时间。一次,一辆载有英国人与法国人的马车行经阿尔卑斯山中。马忽受惊而狂奔,车过桥时绊在石栏上,颠簸剧烈,几乎坠落崖下。车上的法国人惊骇万状,叫喊指划,乱作一团,表现了十足法国人的作风。而车上的英国人则坐在那里,一声不出。一小时后,马车停在一家客店门前准备换马,这时,出现的情景适与刚才相反。法国人早已把危险忘得干干净净,正在欢聚一处,谈笑风生;而英国人这时才开始对危险有所感受,其中一人甚至因神经受刺激过度,只好卧床休息。这里我们明显看到两个民族在生理上的差异——这个差异往往影响至其性格深处。这即是,在对事物的反应上,法国人迅速,英国人适时。英国人有缓慢之短,但也有实际之长。他们的天性阻止他们在车上乱跳乱动,因为那样做更容易造成翻车危险。他们对现实的那种非常的领悟能力实在不乏例证。每逢灾难临头,英国人的天性总是先做其能做的事,而将感情一事尽量搁后。其所以能临危不惧,理由在此。当然这也因为他们勇敢——这点不会有人否认——但勇敢也多少与人的神经有关,而英国人的神经系统则最适合于应付实际危险。其特点为行动敏捷,而感觉迟缓。这一妙合每每能产生良好结果;谁如具备这个特点,他离勇敢就不远了。但事过之后,英国人也能感受。 (高健 译) 【赏析】 英国作家福斯特对本国人性格特点的见解确有独到之处。在他看来,英国人“行动敏捷,而感觉迟缓”,但这却恰恰造就了一个勇敢的民族。 把英国人和勇敢联系起来似乎应该归功于丘吉尔。二战中的丘吉尔是个真正的勇者。他曾经说过: 你若想尝试一下勇者的滋味,一定要像个真正的勇者一样,豁出全部的力量去行动,这时你的恐惧心理将会为勇猛果敢所取代。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丘吉尔仍然坚信,胜利一定会属于英国人民。 1940年的6月,德国的铁蹄踏碎欧洲,法国政府已是风雨飘摇,而美国何时参战仍然不能而知。英国处于严重孤立状态。形势没法再糟糕了。丘吉尔决定第二次去法国,到图尔和法国政府会谈。英王打算阻止丘吉尔此行。丘吉尔也对这次出行的危险性有充分估计,但他是个硬汉子,从来不怕冒险,仍是坚持要去。为此,他给英王陛下写了一个报告,说明“如果此行遇难,请陛下即另谋首相人选”。在图尔他向法国雷诺政府表明了英国的态度: 在任何情况下,英国都会继续战斗。她不曾也不会改变其决心: 无论如何,绝不投降。他只有一个选择: 不胜利,毋宁死。当然他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德国鬼子来了,”1940年6月某次晚餐上,丘吉尔对妻子克莱蒙蒂娜和怀孕6个月的儿媳帕梅拉说,“我希望你们一人对付一个,直到牺牲为止。” “但是,爸爸,我手里没有枪,而且即便我有了枪,我也不懂得如何使用。”帕梅拉回答道。“亲爱的,你可以去厨房。”首相高高举起拳头,“那里有切肉刀。” 形势异常严峻,但丘吉尔从未丧失勇气和希望,他只有一个信念: 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 “英国不会屈服的,我丘吉尔不会屈服的!”正是这种战斗到死的信念,帮助他和英国人民赢得了那场伟大的战争。感谢丘吉尔,使全世界每次想到英国人,总会想起“勇敢”这个词。 还有一位勇敢的英国人则是探险家雷纳夫·费恩斯。他有一个“永远追求勇敢的灵魂”。雷纳夫的探险生涯从1969年开始,当时他带领一队人马远征白尼罗河,从此奠定了他“探险先锋”的形象。从1969年到2000年,他一共进行了30多次探险,其中包括8次极地远征。虽然2000年单人无支援极地探险,以左手5根手指指尖被截除的惨烈失败告终,但是天性中冒险和永不言败的精神让他开始酝酿一个更大的计划: 连续7天时间在全球7个大陆上完成7次马拉松。虽然此前他从未受过正式训练,在筹备过程中,还差点因心脏发病而丧命,但痊愈后雷纳夫没有停止冒险的脚步。2002年他终于与斯特劳实现了这个伟大计划。 英国人骨子里有一种天生的勇敢和倔强。或许正如福斯特所分析的那样,这与他们的神经系统有关。他们对于事物的反应也许不如法国人迅速,但他们“适时”,“每逢灾难临头,英国人的天性总是先做其能做的事,而将感情一事尽量搁后”,所以他们“能临危不惧”。英国人的神经系统“最适合于应付实际危险”,这未必不是上帝的一种特别恩赐。 (李 英)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