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 |
释义 | 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注释】 屈平:屈原。 洞监:深察。 风骚:泛指诗赋等作品。 抑:或,也许。 【赏析】 这是南朝梁刘勰关于诗歌创作与自然景物关系的见解。他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说: “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屈平所以能洞鉴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意思说:山林原野的自然景象,确实是启发文思的宝库。……屈原能够深切领会《国风》和《九歌》的内容真情(并写出了《离骚》这样伟大的作品),大概就是得力于大自然的帮助吧! “江山之助”中的江山,既包括自然景物,也包括社会生活。它要求诗人直接观察和体验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待有了深切感受后,再用富于形象的意境和优美的文字把它表现出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肯定了客观物景对于创作的重要意义,他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与刘勰同一时代的钟嵘,也在其《诗品序》中强调这一现象,他明确指出,客观物景对诗人的感召作用,是诗歌产生的基础。客观物景既包括自然现象,也包括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二者激发作者的创作欲望,产生强烈的感情激荡,到了不吐不快时,便抒情状物,发而为诗了。他举例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又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钟嵘说的这些文学现象,都是“江山之助”的具体表现。 由此可以看出,所谓“江山之助”,实际上是将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视作文学创作的源泉,揭示了文艺创作的普遍规律。 自从刘勰提出这一观点后,后人多用“江山之助”来表达文学创作中的这一奇特现象。《新唐书·张说传》说张说:“既谪岳州,而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助云。”北宋杨亿《许洞归吴中》诗说:“骚人已得江山助。”北宋宋祁《江上宴集序》说:“江山之助,出楚人之多才。”南宋王十明《游东坡十一绝》说;“文章均得江山助,但觉前贤畏后贤。”南宋洪适《次韵蔡瞻明登中山》说:“登临自有江山助,岂是胸中不得平。”南宋陆游《剑南诗稿·偶读旧稿有感》也说:“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等等。其中以陆游的诗句最有代表性。陆游认为,挥毫写诗要有山川自然景物相助,没有到过潇湘的人,怎么能够写出描绘潇湘景色的诗句呢! 所以,刘勰的“江山之助”论,起到了引导作家面向社会现实、深入生活、反映生活的积极作用。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