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白居易 ←上一篇:池上 下一篇:大林寺桃花 →
诗词简介:
白居易依仿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加以改动而以三字句七字句轮换,用整饬间以错综变化的节律写出了这首小诗。这是一首意境朦胧,让人无法揣测,但写得很美的诗。诗中描写了一种似雾似花而又非花非雾,飘忽不定,来去匆匆,无法寻觅的美好东西,读后让人产生一种朦胧美。
白居易的诗大都语言通俗,意境浅显。这首诗语言虽通俗,意境却有些朦胧,这在白诗中是一个例外。它像一个谜语一样,让人琢磨不透。诗中提供了四种意象,花、雾、朝云、春梦,但作者随即又做了否定。有人说诗写的是人,也有人说写的是情事,不同的读者都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做合理的想象。笔者认为,作者将一连串的比例环环紧扣,使之自然成文,以生动鲜明的形象表达了这样一个思想: 大凡世间美好的事物,都很难长久留存于世间,也就是他在另一首诗中所写的 “大都好物不坚牢” ( 《简简吟》之意。
《花非花》
.[唐].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 huā fēi huā 》
《 花 非 花 》
.[ tánɡ ]. bái jū yì.
.[ 唐 ]. 白 居 易.
huā fēi huā , wù fēi wù 。 yè bàn lái , tiān mínɡ qù 。
花 非 花 , 雾 非 雾 。 夜 半 来 , 天 明 去 。
lái rú chūn mènɡ jǐ duō shí , qù sì cháo yún wú mì chù 。
来 如 春 梦 几 多 时 , 去 似 朝 云 无 觅 处 。
《花非花》
.[唐].白居易.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
【译】
说它像花又不是花,
说它像雾又不是雾。
夜半三更时悄然而来,
晨光微明时悄然而去。
来时如春梦般短瞬,
去时似朝云般无寻觅处。
【注释】①朝云:宋玉《高唐赋》言往昔楚王尝游高唐,怠而昼梦,梦见一妇人曰:“妾, 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 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评】
乐天诗以通俗易懂为著称,此诗却是个例外。诗人提供了四个意象:花、雾、春梦、朝云,同时又对四者旋即进行了否定。其象征的是人?是事?是一次短暂的爱情?都似又都不似。大约是诗人对生活的某一次、或某一种体验,却又难以言说,故以朦胧笔法出之。
这首诗无一句难解,无一字冷僻,跟诗人浅近的诗风一致,但它却情敛意裹,题旨隐晦,有“朦胧”的味道,耐人咀嚼。
全诗可以看出诗人有感于事,有悟于心,通过自己一瞬间的感受、直觉、情绪来表现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饰以微妙的、激发人去揣摩的主观感情色彩。
“花非花”,是说似花,“雾非雾”,乃谓类雾,并不实指花、雾,那么这如花若雾的取象究竟是什么——令人捉摸不定。“夜半来,天明去”,也未显言系指何物。而“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到底都没有挑明是什么——这岂非成了谜语吗?不,它朦胧而不晦涩,分明有着定向暗示。四行诗句,的确笼罩着轻雾,迷茫莫辨,然而雾里有花,这“花”便是喻意。
整个的一首诗是由一连串的比喻组合成给人以可感性的意象。非花非雾,就意态而言是轻飏飘渺的;来匆匆,去匆匆,借助“夜半”到“天明”的时间概念,说明短暂易逝。“春梦”是美好的,可惜不能长久;“朝云”是艳丽的,可惜多幻无定,这又分明是指失落的空虚。综合起来看。这首诗在外在的描述中蕴含着一种总体喻意,这就是:对某件事或是对某个人那些值得追忆的情景,在眼前不复存在。唯其“来如春梦”和“去似朝云”,才越发显出好景不长却又难以忘情的怅恨之甚!根据这总体喻意,读者可以调动欣赏时的联想与想象,作出多种多样的理解,实现主观对客观的超越。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小说《幻灭》中指出:“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这样,才能做到如宋代诗人梅尧臣于《六一诗话》里所说的“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因此,反复吟咏《花非花》,不同的读者各自从不同的“心理场”出发,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也许感慨韶华的流逝之快,也许叹息青春的不再复归,也许怀念友人的遽然离去,也许向往什么的意外幻灭,也许……。诗人在这里,并不给读者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完全允许“横看成岭侧成峰”,只要不有背于诗中原有的象征性形象,任你去“目尽尺幅,神驰千里”。
这首诗的朦胧,能让读者受到诗的意向的诱引,去探求丰富而悠远的内涵。而在用这种感受的主观性对客体进行再创造时,便使主体心灵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享受。诗中由于有喻意的一以贯之,因而就架起了理解诗意的桥梁。取喻花与雾,扣住“来”字,发出“几多时”的诘问,抓住“去”字,留下“无觅处”的疑惑,并在此以“春梦”与“朝云”两个喻体构成含蓄于朦胧之中的形象,促使读者思索,别有神韵。
(周溶泉)
白居易的诗不仅语言浅近,而且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有些“朦胧” 味儿,确是他诗的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 “无题”。
首二句即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着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从后二句的补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后二句颇使人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 “来如春梦” 看,明显地又不是说梦,“梦” 原来也是一比。这里 “来”、“去” 二字,在 “音” 与 “情” 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此再生发出两个新鲜的比喻。
尾二句实在又是比喻。“夜半来” 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发出疑问: “来如春梦几多时?” “天明” 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散,于是又发出一叹: “去似朝云无觅处”。
以上这种由一连串比喻构成的诗,又叫 “博喻诗”。博喻,就是每个比喻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般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用 “博喻” 的例子很多,但一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此诗只见用作比喻之物,不知被喻之物,好像一个耐人寻思的谜。正因为如此,诗意也就“朦胧” 了。
此诗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全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组合而成。这是唐代民间歌谣“三三七” 句式的活用,其功用是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像后来的小令。所以,白居易之后有人采用此诗句式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而言,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词更倾向于对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一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近。
白居易爱花,可是这首诗 里,似花非花,似雾非雾的,又是什么 呢?此诗取诗句前三字“花非花”为 题,其实近似于无题,它编在《真娘 墓》、《长恨歌》、《琵琶行》、《简简吟》之 后,均属于感伤类的诗词,所以其主题 基调是感伤。《长恨歌》、《琵琶行》自 不必说,《真娘墓》、《简简吟》二诗,均 为悼亡之作,抒发的都是往事虽美,却 如梦如云、不复可得之叹。《花非花》 一诗紧编在《简简吟》之后,因此其间所要表达的郁郁感伤之情就可想而 知了。
试想,夜半天未明,诗人忽然惊醒,披上长衫,慢慢踱步至窗前,此时, 月光一泻千里,思绪不禁开始缥缈,刚刚那一幕萦绕在周围,是花?是雾? 似花非花,似雾非雾。究竟是什么呢? 自己竟也不能清晰地说出来,只能 是“花非花,雾非雾”了。一句“夜半来,天明去”却又似乎明确了那花花雾 雾的东西原来是一场梦啊! 梦者,虚幻也。可是“来如春梦几多时”又否 定了那一场梦,往事一幕幕开始重演,那一种美好与幸福,那一种回忆,到 头来也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无影无踪,不留一点痕迹。这时,白居易不 觉间已潸然泪下,再抬头,天已快明,于是朝霞映入眼帘,朝霞虽美,却又 是易逝易幻灭,这就更加增添了白居易心头的那一抹愁绪。即使往事是 那么的短暂,是那么的匆匆,可是在心头留下的痕迹是不可磨灭的,仅存 得这么一点回忆。无论留下的是快乐是幸福,抑或是痛苦是忧伤,可对他 如今的生活来说却是无法割断的思念,令他总是不经意间陷入沉沉的思 绪之中,因为那毕竟是属于自己的无法代替的往事与回忆。
《花非花》给我们留下的就是这样一种似有却无,隐隐约约的印象,读 罢心头也是这样若有所失若有所得的感觉,这或许就是此诗的独特意蕴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