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爱莲说》 |
释义 | 《爱莲说》宋·周敦颐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3,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中通外直5,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7。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8;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9;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0! 1周敦颐(1017-1073):北宋哲学家,宋明理学的开创者,有《周元公集》。2蕃:繁、多。3李唐:唐朝,唐皇室李姓。4濯(zhuo):洗。清涟:水清澈而有波纹。妖:艳、妖媚。5中通外直:写荷茎。6亭亭:直立貌。7亵(xie)玩:随意玩赏(含不尊重之意)。8隐逸:隐居世外。9鲜:少。10宜乎:应该、当然。 【析点】 渊明爱菊,“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萧统《陶渊明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其咏菊名句。李唐以来人们爱牡丹,“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暮春,车马若狂”(《国史补》),刘禹锡《赏牡丹》至有“花开时节动京城”之句。周敦颐“独爱莲”。对花的赏爱或关联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或关联着观赏者的思想情操。陶渊明生当东晋末刘宋初的纷乱动荡年代,他归隐田园、淡泊名利,自然是赏爱“花之隐逸者”菊;大唐盛世,繁荣、自信、绚烂多姿是其时代的主体特征,牡丹这“花之富贵者”得到世人普遍盛爱也就不足为奇。宋代是封建文化的隆盛时期,作为哲学家的周敦颐,他并不主张出世,在他的哲学思想中,以“诚”为人类道德的最高境界,提倡通过“主静”、“无欲”达此境界。基于此,他“独爱”具有“君子”之风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自是顺理而成章的事。 本文目的不在咏物,而在于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形象阐释,所以写莲重其“神”不重其形;又以菊、牡丹与莲并举,突出莲花既不像菊那样超然物外,也不似牡丹那样趋慕荣利,借莲花写出的是作者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从而也就留下了寓意深刻的咏莲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