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程颐《养鱼记》
释义

程颐《养鱼记》

程颐《养鱼记》

书斋之前有石盆池。家人买鱼子食猫2,见其煦沫也3,不忍,因择可生者,得百余,养其中,大者如指,细者如箸4。支颐而观之者竟日5。始舍之6,洋洋然7,鱼之得其所也;终观之,戚戚焉8,吾之感于中也。

吾读古圣人书9,观古圣人之政禁10,数罟不得入湾池11,鱼尾不盈尺不中杀12,市不得鬻13,人不得食。圣人之仁,养物而不伤也如是。物获如是,则吾人之乐其生,遂其性14,宜何如哉15?思是鱼之于是时,宁有是困耶16?推是鱼,孰不可见耶17?

鱼乎!鱼乎!细钩密网,吾不得禁之于彼;炮燔咀嚼18,吾得免尔于此。吾知江海之大,足使尔遂其性,思置汝于彼,而未得其路19,徒能以斗斛之水20,生汝之命。生汝诚吾心,汝得生已多,万类天地中21,吾心将奈何22?鱼乎!鱼乎!感吾心之戚戚者,岂止鱼而已乎23?因作养鱼记。至和甲午季夏记24

【注释】 1《养鱼记》是程颐二十二岁时所作,二十五年后他在《书<养鱼记>后》中写道:“吾昔作《养鱼记》,于兹几三十年矣,故稿中偶见之。窃自叹,少而有志,不忍毁去。观昔日之所知,循今日之所至,愧负初心,不几于自弃者乎?示诸小子,当以吾为戒。元丰己未正月戊戌,西斋南窗下书。” 2鱼子:小鱼。 3煦(xu许)沫:用唾沫互相湿润,喻不幸者互相扶持。《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煦)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泉水干了,鱼就一同困在陆地上,用湿气互相呼吸,用口沫互相润湿,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 4箸(zhu助):筷子。 5颐(yi夷):腮,下巴。 6舍:放掉。7洋洋:《孟子》赵岐注:“舒缓摇尾之貌”。 8戚戚:心中有所感触的情态。《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赵岐注云:“戚戚然心有动也。” 9圣人:谓道德智能极高的人。 10政禁:政府发布的有关施政的禁令。 11数(cd促)罟(gu古):细密的网,用以捕取小鱼。上古不许用密网捕鱼,不满一尺的鱼不得食用,以免妨碍鱼的生长繁殖。洿(wu乌):低凹之地,亦指池塘。引申为“大”为“深”。 12不中(zhong仲):不符合。 不中杀:不合杀,不得杀。 13鬻(yu育):卖。 14乐其生,遂其性:高兴(希望)其生存,顺遂其天性(喜水)。15宜:应当。 16宁:哪里,怎么。用于反问句中,表示诘问。17孰:什么。疑问代词,这里代物。 18炮(pao袍):古代烹饪法的一种。以泥裹物而烧叫炮。 燔(fan烦):一种烹饪法。直接放在火上烧烤。《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这里的“炮燔”,泛指烹饪。 19路:门径,门路;达到或实现某种目标的途径、方法。 20徒,只,但。 斗:方形量器,十升为斗。 斛(hu胡):古代以十斗为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一斛。“斗斛之水”,这里是谦言其少。 21万类:万物,常指自然界有生命之物。 22奈何:怎么办。 23而已:语气词,表示限止,用在句末,可译为“罢了”,或不译。“而已乎”,就够了么。用于句末,表示疑问。 24至和甲午: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1054)。季夏,即六月。

【今译】 书房的前面有个石盆式的水池。家里的人买小鱼喂猫,见到鱼儿用唾沫互相湿润,心里忍受不了,于是选择其中能够活的,有百余尾,养于池中,大的如指粗,小的象筷子。我以手支颊观赏了整整一天。起初,鱼儿放到池子里,就摇尾游动起来,高兴得到了安适的处所;看到后来,我的内心戚戚然引起了触动。

我阅读古代圣人的书籍,看到他们有关施政的禁令,规定细密的网罟不得撒向大湖深池,鱼儿不满尺不得捕杀,市上不准出售,人们不准食用。圣人的仁爱之心,养物而不使它受到伤害就是这样。生物能够得到养育而不受伤害,那么我们人类希望其生存,顺遂其生性,应当怎么办呢?想到鱼儿在此时,怎么会陷入“煦沫”的困境呢?从这鱼儿的情况推及于其它生物,又有什么不能知道呢?

鱼儿呀!鱼儿呀!我不能阻止你遭受细钩密网的捕捞,我却可以使你免受烹饪咀嚼的灾难。我知道江湖的广大,能够满足你喜水的本性,很想把你们投放江湖之中,却没有找到办法,只能用斗斛的水,延续你们的生命。使你们生存实在是出于我的衷心,你们生存下来的已经很多,对于天地间的万物,我的心里又打算怎么办?鱼儿呀!鱼儿呀!使我内心受到感动的,又岂仅仅是鱼而已呢?于是作了这篇《养鱼记》。至和元年六月记。

【总案】 《养鱼记》是程颐二十二岁时所写的一篇随感。全文分三段。首段,记养鱼的起因。作者由于“不忍”见“鱼子”的“煦沫”,“因择可生者”而养于池中,体现出仁者的心怀。段末之“感于中”,生发出以下二段议论。次段,作者引孟子“数罟不入湾池”等“古圣人之政禁”,用以说明“圣人之仁,养物而不伤。”“养物而不伤”是此段的关键,也是全篇的主旨。段末“推是鱼,孰不可见耶?”由鱼而拓展开去,加深了文章的思想内涵。末段,作者对一池小鱼倾吐心声:一方面,因“生汝之命”而微感自慰;一方面,又因不能“置汝于彼(江海)”,而深表遗憾。“生汝诚吾心”四句,从鱼儿而推及天下万物,爱物之心,护物之情,溢于言表,而作者之“少而有志” (《书(养鱼记>后》)也于此可见。

在写作上,本文有如下一些特点:一、开头颇见巧思。“书斋之前有石盆池。”一上来从养鱼的水池说起,而又不点破“鱼”字,只见其池而未见其鱼,含蓄不露,最耐寻味。接下来,作者并没有按照一般的思路,由池及鱼,写鱼在池中的种种情状,而是笔锋一转,另起一意,追叙起“养鱼”的来历。然后由观鱼而引起联想,而引发议论,同下段的过渡极其自然。二、次段,“物获如是”以下三个问句,感慨生情,余音不绝。末段,“鱼乎!鱼乎!”的两次出现,感叹的意味极浓,增加了文章的抒情气氛。三、首段,“始舍之”数句,变散为骈;末段“生汝诚吾心”四句,忽作韵语,这使文章富于变化,避免了板滞之弊。四、末段,“感吾心之戚戚焉,岂止鱼而已乎?”与篇首“戚戚焉,吾之感于中也”遥相呼应,而又有所拓展和深化,是有力量的结尾。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0: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