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秋瑾《赤壁怀古》 - 清、近代山水诗赏析
释义

秋瑾《赤壁怀古》 - 清、近代山水诗赏析

秋瑾《赤壁怀古》清、近代山水诗鉴赏

秋瑾

潼潼水势响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

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

秋瑾,是一位“晴明天气吟诗地,畅好蛾眉作隐居” (《杂兴》)的女诗人,更是一位“漆室空怀忧国恨,难将巾帼易兜鍪” (《杞人忧》)的爱国歌手,她的作品兼有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这两种美的形态,从《赤壁怀古》一诗中,我们也可以领略到那刚健的笔力与柔婉的风韵。

《赤壁》 一诗,是秋瑾1903年由湖南湘潭进京途经赤壁时写成的,是秋瑾现存的最早的作品之一。起始二句全用刚笔。“潼潼”,象声词,形容水势浩大,水流湍急。宋玉《高唐赋》: “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沫潼潼而高厉。”秋瑾随手拈来,切合时地描绘长江奔泻的壮观。“响”字补足了长江惊涛拍岸的气势,让人们在听觉形象中更感受到大江东去的景象,具有形象的延展性。在腕力劲健的实写之后,诗人运笔如龙,以 “此地曾闻”转入对赤壁之战的虚写,“用火攻”三字,那火光烛天、刀剑轰鸣的场景便声光并作于纸上。这两句,气魄豪壮,笔力开张,场景壮阔,具有激扬奋厉的美。

“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这两句全用柔笔。前一句已经是变豪壮为低回,变开张为掩抑了,诗的结句紧承前面“用火攻”的构思线索,描绘了似乎仍闪耀着当年火光的焦灼的岸花。这一移情于物的联想意象,幽丽清婉而楚楚动人,在形象与场面上与前两句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由于意象的含蓄和内蕴的不确定性,又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余地。是的,秋瑾写这首诗时,中国正逐步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凭吊孙、刘联合以弱胜强的古战场,追昔抚今,她难道不会百感丛生吗?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7: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