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溪上谣》 |
释义 | 《溪上谣》林希逸 溪上行吟山里应, 山边闲步溪间影; 每应人语识山声, 却向溪光见人性。 溪流自漱溪不喧, 山鸟相呼山愈静。 野鸡伏卵似养丹, 睡鸭栖芦如入定。 人生何必学臞仙, 我行自乐如散圣。 无人独赋溪山谣, 山能远和溪能听。 本诗作者林希逸,是南宋有名的山水画家。南宋时期山水画很盛行,写山水的诗也很多。那时朝廷偏安一隅,国事不可问,许多文人厌倦世事,遁入山林。他们啸傲湖山,作画吟诗,借以寻求精神的寄托。《溪上谣》正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诗人以传神之笔,绘出了一幅意境幽远的“溪山图”。溪绕山间,泉流石上。诗人行吟闲步,罕闻人语,但见溪光。溪流自漱,泠泠作响;山鸟相呼,嘤嘤成韵。野鸡伏卵,似高士养丹;睡鸭栖芦,如老僧入定。……这里,没有喧嚣,没有束缚,一切宁静、和谐、自由自在。置身其间,真有出尘之感。 这幅宁静的画面,与当时动乱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也曲折反映了当时南宋人民渴望安定的心愿。 这首诗着力创造静的意境。诗人善于捕捉静的景物在特定环境中所显示的动态。诗中的主景是山和溪,诗人并没有孤立地描述山如何幽,溪如何静,而是抓住行吟时溪山的独特反应来描写溪山:“溪上行吟山里应,山边闲步溪间影;每应人语识山声,却向溪光见人性。”这四句写得很逼真。在深山独行过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 满眼溪山,寂静无人,求伴心切,对声和影特别敏感,见到溪中倒影,会感到那小溪分外亲切;听到空谷回声,会感到那青山特别可亲。这四句诗正写出了这种体验。“每应人语识山声”一语,尤其体察入微。山,因有远近、高低、隐显等差别,因此“每应人语”的回音,就不会是一个腔调,而是或疾或徐,或强或弱,此起彼伏,各有其妙,故“山声”可以识别。“识”字使人们听到了众山回应的不同声响;也反映出“行吟者”与山相识之深,故听其声而即能识。总之,这四句化静为动,把溪和山都写活了。它们似乎有灵性,有感情,诗人吟啸,山同声应和;诗人闲步,溪形影不离。山和溪成了行吟诗人的会心好友,因此他虽“独步”而不孤,“无人”而有伴。溪影山声,使这幅静的画面显露出生气,富于情趣。而且,移动的溪影,回应的山声,又恰恰衬托出这里的幽静。 为了进一步创造静的意境,诗中还选取“溪流自漱”、“山鸟相呼”之声和“野鸡伏卵”、“睡鸭栖芦”之态,作为山声、溪影的点缀。前者继续从声音上以动显静,故曰“溪不喧”、“山愈静”。后者则变换手法,直接写静态:“野鸡伏卵似养丹,睡鸭栖芦如入定。”这一联状物工巧,以道士“养丹”(静候金丹炼成)比喻野鸡伏卵,以老僧“入定”(静坐敛心,入于禅定)比喻睡鸭栖芦,新颖独到,风趣盎然,使这幅恬静的溪山图更添情韵。身处此境,诗人“自乐如散圣”,因为山溪都是能“和”、能“听”,似有灵性,何其可爱。 这首诗采用歌谣体式,随意而吟,自然闲散,如行云流水。这与诗人抒写闲逸恬静之情是很合拍的。韵用去声,也很得体。去声为下滑音,尾音长,读起来轻和悠远,给人以幽静之感,从音响上烘托了静的意境。 诗和画相同,要创造静的意境,并非容易。欧阳修《六一题跋》云:“飞走迟速,意近之物易见,而闲和俨静,趣远之心难形。”这首《溪山谣》,创造静的意境颇为成功。由于作者既是诗人,又是画家,所以能兼取诗画之长,把诗情和画意结合起来,在选景、构图、表现手法以及韵律诸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