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三獻曲,長夜九泉臺。”詩句出處:《丹陽刺史挽詞三首》;是唐朝詩人駱賓王的作品。
百齡嗟倏忽,一旦向山阿。丹桂銷已盡,青松哀更多。 薰風虛聽曲,薤露反成歌。自有藏舟處,誰憐隙駟過。 惻愴恒山羽,留連棣萼篇。佳城非舊日,京兆即新阡。 城郭三千歲,丘陵幾萬年。唯馀松柏壟,朝夕起寒煙。 短歌三獻曲,長夜九泉臺。此室玄扃掩,何年白日開。 荒郊疏古木,寒隧積陳荄。獨此傷心地,松聲薄暮來。
|
【註釋】:
短:
①長度小(包括時間和空間)。《莊子· 至樂》: “短綆(gěng)者不可以汲深。”②缺少;不足。③缺點;過失;短處。《荀子·大略》:“言其所長而不稱其所短。”④指出別人的過失;詆毀。《論衡·程材》:“世俗共短儒生,儒生之徒亦自相少。”(少:輕視。)《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歌:
①唱歌;歌唱。《詩經·魏風·園有桃》:“心之憂矣,我歌且謠。”②歌曲;歌謠以及能唱的詩。許渾《夜泊永樂有懷》:“吳娃齊唱采蓮歌。”③贊頌;歌詠。班固《兩都賦·序》:“故皋陶歌虞,奚斯頌魯。”三:
①基數詞。《周易·解》:“田獲三狐。”(田:打獵。)②序數第三。《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③表示多數或多次。《史記·魯周公世傢》:“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哺:口中含嚼的食物。)獻:
①祭祀宗廟所用之犬。②獻祭。《禮記 · 禮器》:“ 一獻質,三獻文,五獻察,七獻神。”(質:質樸;簡略。文:文飾。察:明。神:指先祖。)③進獻;奉獻。《周禮·夏官·羅氏》:“獻鳩以養國老。”④主人向客人敬酒。《詩經·小雅·楚茨》:“為賓為客,獻酬交錯。”⑤呈露;呈現。《左傳·昭公二十七年》:“羞者獻體改服於門外。”⑥賢人。《尚書·益稷》:“萬邦黎獻,共惟帝臣。”曲:
(一)①彎;不直。與“直”相對。《荀子·勸學》:“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②不正;不公正;不正派。《戰國策·秦策五》:“趙王之臣有韓倉者,以曲合於趙王。”陸賈《新語·辨惑》:“懷曲而合邪。”(合:迎合。邪:偏邪。)③局部;一部分。《淮南子·繆稱》:“察一曲者,不可與言化。”④委婉曲折。元結《惡(wù)曲篇》:“未嘗曲氣以轉聲,曲辭以達意。”⑤泛指彎曲之處。吳融《壁畫折竹雜言》:“渭曲逢,湘江別。”(渭:水名。)⑥偏僻之處。嚴忌《哀時命》:“塊獨守此曲隅兮。”(塊:孤獨。隅:角落。) (二)qǔ ①韻文的一種。通常指宋以來的南曲和北曲,同詞的體裁相近,但格式較為自由。分戲曲、散曲兩類,元明以來甚為流行。②歌曲。王褒《長安有狹邪行》:“塗歌楊柳曲,巷飲榴花樽。”(塗:同“途”。樽:酒器。)③樂曲。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之一:“請君莫奏前朝曲。”長:
(一)①長度;兩端的距離。《考工記· 車人》:“車人為車,柯長三尺。”②長度大。與“短”相對。1.指空間。古樂府(木蘭詩》:“北市買長鞭。”2.指時間。《韓非子·難一》:“矜偽不長,蓋虛不久。”③巨大。李白《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會:一定。濟:渡。)④遼闊。李白《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鳥飛不到吳天長。”⑤經常。張籍《猛虎行》:“谷中近窟有山村,長向村傢取黃犢。”⑥長處;專長。韓愈《畫記》:“以為非一工人之所能運思,蓋叢集眾工人之所長。”⑦擅長。《三國志· 吳書·周瑜傳》:“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 (二)zhǎng ①年齡大;輩分高。杜甫《兵車行》:“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②排行第一。《史記·李斯列傳》:“始皇有二十馀子,長子扶蘇以數直諫上……”③首領;首長。《禮記·曲禮下》:“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牧:官名。)④生長;成長。賈誼《論積貯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長。”⑤撫養。《詩經· 小雅·蓼莪》:“長我育我。”⑥滋長。《詩經·小雅·巧言》:“君子屢盟,亂是用長。”(盟:盟誓。用:以。)⑦增進;增強。《禮記·學記》:“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反:反省。)⑧提高。李白《與韓荊州書》:“青萍結綠,長價於薛卞之門。”(青萍:劍名。結綠:玉名。)長夜:
①漫長的夜晚。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自經喪亂少睡眠,~~沾濕何由徹!”②喻指陰間。曹植《三良》:“~~何冥冥,一往不復還。”九:
①數詞。《淮南子·天文》:“三三如九。”②泛指多數。《楚辭·離騷》:“雖九死其猶未悔。”《左傳·襄公十一年》:“八年之中,九合諸侯。”(合:盟會。)司馬遷《報任安書》:“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九泉:
①黃泉,冥間。阮瑀《七哀》:“冥冥~~室,漫漫長夜臺。”②深淵。《晉書·皇甫謐傳》:“龍潛~~,然執高。”③喻社會底層。《抱樸子·勖學》:“抑頓乎~~之下。”泉:
①泉水,一種地下水。《周易·蒙卦》:“山下出泉。”②泉下;墓穴。錢孫貽《虔臺寒食怨詩》:“幾人江上共招魂,瘴海青蠅吊泉戶。”(瘴海:舊指嶺南有瘴霧的海域。戶:門。)③陰間。駱賓王《樂大夫挽辭》:“忽見泉臺路,猶疑水鏡懸。”④古錢幣名。《管子·輕重丁》:“凡稱貸之傢,出泉參千萬,出粟參數千萬鐘。”泉臺:
墳墓,墓穴。駱賓王《樂大夫挽詞》:“忽見~~路,猶疑水鏡懸。”臺:
(一)星名,即三臺(六顆星)。古代以“三臺”比“三公”(古代最高的官位)。 (二)yí ①代詞。我;我的。《尚書·說命上》:“朝夕納誨,以輔臺德。”《尚書·禹貢》:“祗臺德先。”(祗:敬。)②何;什麼。《法言·問道》:“閔氏之孫其如臺?”③通“怡”。愉悅。《史記·太史公自序》:“唐堯遜位,虞舜不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