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王粲 ·从军诗五首 ·其五
释义

王粲 ·从军诗五首 ·其五

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与丘。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𧄒蒲竟广泽, 葭苇夹长流。 日夕凉风发,翩翩漂吾舟。寒蝉在树鸣,鹳鹄摩天游,客子多悲伤,泪下不可收。朝入谯郡界,旷然消人忧。鸡鸣达四境,黍稷盈原畴。馆宅充里,女士满庄馗。 自非圣贤国, 谁能享斯休?诗人美乐土,虽客犹愿留。

此诗作于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十一月抵谯之后。诗中描写了沿途所见的凄凉景致及谯郡的繁荣景象,从而表达了诗人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

从“悠悠涉荒路”以下十四句为第一层,主要是描写征途所见的荒凉景象及征夫的凄怆之情。开篇“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二句总的写诗人的愁绪。征途遥远漫长而又荒凉,诗人随着队伍艰难地跋涉,无限的哀感和忧伤充满心头。下面则具体地描写了诗人为何而忧,为何而愁。在征途上映入眼帘的是“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与丘。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这是一幅多么凄惨、悲凉的画面! 由于长期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农村田地荒芜,百姓走死逃亡,四处不见人烟,只有荒林和山丘。城郭到处是残垣断壁,杂草榛棘,连道路都无法辨认。这和诗人在 《七哀诗》 (第一首) 中所描写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以及曹操在《蒿里行》中所写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等是相同的社会图景。可见战乱给人民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灾难。

诗人“涉荒路”见到了如此凄凉的景致,那么乘船所见如何呢?即“雚蒲竟广泽,葭苇夹长流。日夕凉风发,翩翩漂吾舟。”雚,草名。蒲,水生植物,即蒲草。雚蒲长满了浩渺的水泽,水流两岸葭苇萋萋。傍晚凉风吹来,使得船只漂荡不已。其中的 “竟”、“夹”,写出了雚蒲、葭苇的长势,加之以 “日夕”、“凉风”,构成了一个凄清的意境,使诗人又增加了几分愁意。“寒蝉在树鸣,鹳鹄摩天游。”这二句进一步渲染凄凉的意境。寒蝉是在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之时而鸣,表明此时已是充满肃杀之气的深秋季节。鹳鹄,泛指大鸟。鹳鹄在寥廓的长空中迫天而飞。此时此刻,这映入眼帘的社会图景和自然景观无一不使诗人产生绵绵无尽的情思,以致无法排遣,凄然泪下。

从“朝入谯郡界”至篇末为第二层,描写谯郡的繁荣兴旺景象以及诗人的愉悦情怀。经过荒丘野岭,漫长征途的跋涉,进入谯郡,可谓柳暗花明,换了人间。“朝入谯郡界,旷然消人忧。”谯郡是曹操的故乡,即今安徽省亳县,当时是一个安定富庶的地方。早晨进入谯郡,心情旷然开郎,消除了满腹忧伤。为什么旷然消忧?因为踏入谯郡地界,映入诗人眼帘的是“鸡鸣达四境,黍稷盈原畴。馆宅充廛里,士女满庄馗。”廛里,指居宅。馗,四通八达的大道。古谯郡地界,鸡鸣之声达及四境,庄稼长满了田野,居住区房舍排排,大道上人们来往不绝,这与前面那田园荒芜,空无人烟的景象,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为此,诗人才深有感触,在最后四句中满怀深情地写道: “自非贤圣国,谁能享斯休?诗人美乐土,虽客犹愿留。”休,福乐。乐土,安乐幸福之地。假如不是贤圣之国,谁能享受这样富庶幸福的生活!《诗经·魏风·硕鼠》的作者赞美这样的乐土,即使外来之客也愿意在此滞留,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幸福安定生活的向往。

王粲早年就流离颠沛,期间,亲眼目睹了备受战争破坏的中原之地的残破景象,归曹操之后,又随军多次出征,见到了许多愁惨场景,这些都使他凄然伤怀。他希望早日安邦定国,富庶兴旺。这些心境,在他的这首诗中充分地表达了出来,而对曹魏政权的赞美也就蕴藉其中。

这首诗由于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因而使所描写的凄凉的景象和繁荣富庶的图景都极为鲜明,作者的忧愁和喜悦的情感极为突出地表现了出来。整首诗感情饱满,艺术形象真实,是建安诗坛上难得的佳篇。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1 23:5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