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王昌龄《宿裴氏山庄》 - 唐山水诗赏析 |
释义 | 王昌龄《宿裴氏山庄》 - 唐山水诗赏析王昌龄《宿裴氏山庄》唐山水诗鉴赏 王昌龄 苍苍竹林暮,吾亦知所投。 静坐山斋月,清溪闻远流。 西峰下微雨,向晓白云收。 遂解尘中组,终南春可游。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王昌龄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出任校书郎的某一年春天,诗人到终南山春游,并写下这首诗。 ……走出一片青翠竹林,天色不知不觉暗淡下来,幸好不远有一个小小山村可供投宿。由于寄宿在别人家里,尽管出游劳累却全无睡意。诗人静坐山斋,皎洁明月从对面山峦上升起,月夜朦胧,四野沉寂,只有山溪流淌,清晰可闻。黎明时分,诗人早早就起身了。后半夜的细雨来去匆匆,天已经放晴,只有山根缭绕的白云还在聚拢被晨曦驱散的雨意。面对春山雨霁,诗人更觉校书郎的公务沉闷而繁琐。也许应该脱离尘嚣,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尽管这首《宿裴氏山庄》并非王昌龄最有特色的作品,但诗评家、诗选家却很推崇,并且被目为山水诗的正宗:超然、清淡、“无迹可寻”(《唐贤三昧集笺注》)。明代文学家钟惺甚至说:“能读以下三诗(即《宿裴氏山庄》、《秋兴》、《斋心》),方许看陶诗,许作王、孟。” 王昌龄的山水诗无疑受到陶渊明影响,也有接近王维、孟浩然的一面。与他的边塞诗相比,他的山水诗一般都比较克制,感情色彩都比较淡薄。这首五律语言清淡自然,音韵优美,仿佛脱口而出,毫不着力。前六句着意抒写夜宿山庄的感受,只在结尾才点出这种感受之所以真切的原因:“遂解尘中组,终南春可游。”对于有政治抱负的王昌龄来说,秘书省校书郎当然不是理想职位。在官场上,王昌龄是悲剧性人物,尽管“青春登甲科,动地闻香名”(岑参语),却起于一尉,终于一尉,长达三十年的坎坷仕途,竟有十几年是在迁谪中度过的。直到枉死刀下,他也没有如李颀等友人,真正从中解脱出来,辞官归隐。此诗结句尽管流露出对官场的倦怠感,整个的印象却是恰如其份、含而不露的。这正是他内心矛盾的自然反映。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