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颊微红,酒晕精神好。”诗句出处:《乐语二一首》;是宋朝诗人王义山的作品。
慈元宫殿五云开。寿献九霞杯。步随王母共徘徊。仙子下瑶台。红袖引翻鸾镜媚,婆娑雪□风回。繁弦脆管莫相催。齐唱柘枝来。
端的长春春不老。玉颊微红,酒晕精神好。多谢天工相懊恼。花间不问春迟早。风外新篁摇翠葆。长乐宫边,绿阴笼驰道。此际称觞非草草。绛仙亲下蓬莱岛。
风吹仙袂飘飘举,底事下蓬莱。东朝遥祝万年杯。玉液泻金垒。天上蟠桃又熟,晕酡颜、红染芳腮。年年摘取献天阶。齐舞柘枝来。
还比蒲桃天上植。稚柳阴中,蜀锦开如织。万岁藤边娇五色。宜春馆里香寻觅。七十二行鲜的的。岁岁如今,早趁薰风摘。金掌露浓堪爱惜。龙涎华润凝光碧。
金阙深深,正夏日初长禁柳青。祥烟纷簇,红云一朵,飞度彤庭。千妃随步处,觉薰风、微拂觚棱。天颜喜,向东朝长乐,献九霞觥。分明。西崑王母,来从光碧驾飞軿。为言今日,金仙新浴,共庆长生。捧桃上寿,天一笑、赐宴蓬瀛。沸欢声。道明朝前殿,又祝椿龄。
龙楼日永,鹤禁风薰,拂晓寿星光现。无限霞裾,欣传帝母,与佛同生华旦。佳气慈闱,看龙颜欢动,玉卮亲劝。捧祝殷勤,对萱草青松,菖蒲翠软。奇香喷,阶前芍药,频繁红深紫浅。遥望千官鹭序,晓仗初齐,趋觐慈元宫殿。更喜明朝,虹流佳节,同听嵩山呼万。湛露重重,燕庆两宫,盛事如今亲见。齐祝愿、西崑凝碧,南山增绿,与天齐算。身长好,年年拜舞宫花颤。
秘传玉诀自灵修。家在仙山最上头。更有仙茅香馥郁,年年今日,薰风时候,掇取献龙楼。
莫忘九疑山上侣。住在山中,白石清泉处。好与长年沾雨露。灵根下遣蟠虬护。青青九节长如许。早晚成花,教见薰风度。十二节添须记取。千年一节从头数。
千年紫极锁烟萝。艳质含羞敛翠蛾。远睇慈元称寿处,不妨连臂,大家重与,楚舞更吴歌。
日日传宣金掌露。当殿芳菲,似约春长驻。微紫深红浑谩与。淡妆偏趁泥金缕。拂早薰风花里度。吹送香尘,东殿称觞处。歌罢花仙归洞府。彩鸾驾雾来南浦。
十样仙葩天也爱。留住春光,一一娇相赛。万里莺花开世界。园林点检随时采。□□□眉仙体态。天与司花,舞彻歌还再。献与千官头上戴。年年万岁声中拜。
岁岁丹霞天近处。借问殷勤,何以逢兰杜。碧砌玉阑春不去。清香长逐薰风度。况是恩光新雨露。绿叶青青,葱翠长如许。端的萱花仙伴侣。年年今日阶前舞。
西山元是神仙境,瑞气郁森森。彩鸾飞下五云深。急管递繁音。碧鬓□斜花欲颤,轻盈莲步移金。紫檀催拍莫沈吟。传入柘枝心。
戏衮玉球添一笑。笑道轻狂,似恁人间少。偏倚龙池依凤沼。随风得得低回绕。掠面点衣夸百巧。似雪飞花,点束梁圆好。惹住金虬香篆袅。上林不放春光老。
先献此花名字好。密叶长青,翠羽摇仙葆。紫禁风薰惊夏到。花飞细□香堪扫。拂晓宫娃争报道。无限琼妃,缥缈来蓬岛。来向慈闱勤颂祷。万年枝□同难老。
闲云潭影日悠悠。暮倚朱帘更少留。龙寿本齐箕与翼,□从今日,一年一度,东极庆千秋。
消息一年传一度。万岁枝香,总是留春处。曾倚东风娇不语。玉阶霞袂飘飘举。蓬莱清浅红云路。结子新成,要荐金盘去。一实三千须记取。东朝宴罢回青羽。
新吴曾遇许旌阳。宝气横空一剑长。愿祝慈闱长不老,天长地久,有如此柏,万古镇苍苍。
移向慈元供寿佛。压倒群花,端的成清绝。青萼玉包全未拆。薰风微处留香雪。未拆香包香已冽。沈水龙涎,不用金炉爇。花露轻轻和玉屑。金仙付与长生诀。
犹是太真亲手植。猩染鲜葩,岁岁如曾拭。绛节青旌光耀日。分明是个神仙匹。引领金扉红的的。下有仙妃,纤手轻轻摘。为道朱颜常似得。今朝摘取呈慈极。
自在云间白鹤飞。晴川浴罢不胜衣。旋裁五色冰蚕锦,千花覆处,三呼声里,惹得御香归。
以上王义山作品《乐语》共21首
|
【注释】:
玉:
①一种质细坚硬而有光泽的美石。《尚书·胤(yìn)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胤:古国名。炎:焚烧。)《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攻:制作。)②玉器。《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祭祀用的牛羊猪。加:增加。指虚报。)③精美珍贵的。葛洪《抱朴子·外篇·诘鲍》:“崇节俭之清风,肃玉食之明禁。”④洁白美好的。鲍照《舞鹤赋》:“叠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羽:羽翼。)⑤相助;培养。《诗经·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用:以。谏:规劝。)颊:
脸两侧从眼到下颌的地方。《左传· 定公八年》:“偃且射子吪,中颊,殪。”(殪:射死。)《吕氏春秋·观表》:“麻朝相颊。”微:
①隐蔽;藏匿。《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缢(yì),其徒微之。”(缢:吊死。徒:部下。)②暗中;秘密地。《史记·张仪列传》:“使人微随张仪。”③微小。《吕氏春秋·荡兵》:“有巨有微而已矣。”④轻微。《庄子·养生主》:“动刀甚微。”⑤精妙;深奥。《晋书·葛洪传》:“析理入微。”⑥衰败;衰微。《战国策·赵策三》:“周贫且微。”《后汉书·逸民传论》:“汉室中微。”(中:中途。)⑦出身或地位低下;卑贱。《史记· 高祖本纪》:“大王起微细。”⑧不是;没有。《史记·张丞相列传》:“(吕后)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⑨副词。1. 稍微;略微。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表示否定。相当于“不”。《颜氏家训·序致》:“虽读礼传,微爱属(zhǔ)文。”(属文:作文。)⑩古国名。1.殷代诸侯微子的封地。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2. 殷、周时西南夷诸国之一。在今四川省巴县。红:
①本义为浅红;桃红;粉红。后泛指红色。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闹:浓盛。)②花的代称。张先《天仙子》:“明日落红应满径。”③通“工(gōng)”。指妇女所做的纺织、刺绣等工作。《汉书·郦食其传》:“农夫释耒(lěi),红女下机。”(释:放下。耒:农具名。)酒晕:
指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苏轼《红梅》:“寒心未肯随春态,~~无端上玉肌。”晕:
①日、月周围形成光圈。《韩非子·备内》:“日月晕围于外。”引申为光影模糊的部分。韩愈《宿龙宫滩》诗:“梦觉灯生晕。”②昏眩;眼花。姚合《闲居》诗:“眼晕夜书多。”精:
①纯净的好米。《庄子·人间世》:“鼓策播精,可以食十人。”(策cè:小簸箕)。《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kuài)不厌细。”(厌:嫌。脍:细切的肉、鱼。)②纯净。《后汉书·鲜卑传》:“精金良铁,皆为贼有。”③精华;精粹。《吕氏春秋·察传》:“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葛洪《抱扑子·外篇·嘉遁》:“漱流霞之澄液,茹(rú)八石之精英。”(茹:吃。)又精锐。《后汉书·铫期传》:“河北之地,界接边塞,人习兵战,号为精勇。”④专诚;专一。《淮南子·修务》:“官御不厉,心意不精。”《管子·心术下》:“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精者心不治。”⑤细致;细密。《后汉书·宦者传》:“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工:工巧。)⑥精通;娴熟。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明史·蒋德璟传》:“凡武弁(biàn)比试,必骑射精娴,方准袭替。”(武弁:低级武职。)⑦精明;机灵。《汉书·儒林传》:“其人精悍,处事分明。”⑧妖精;神怪。王嘉《拾遗记·前汉上》:“勿轻万乘之尊,惑此精魅之物。”⑨明亮。《史记·天官书》:“天精而见景星。”《汉书·李寻传》:“日月光精,时雨气应。”⑩精气;天地间的一种灵气。《庄子·在宥》:“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11)精神;精力。《战国策·燕策三》:“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论衡·论死》:“火灭光消而烛在,人死精亡而形存。”(12)两性赖以繁殖后代的物质。《周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13)副词。表示程度,相当于“甚”、“极”。《吕氏春秋·至忠》:“夫恶闻忠言,乃自伐之精者也。”[精神]1.精气元神。《潜夫论·卜列》:“夫人之所以为人者,非以此八尺之身也,乃以其有精神也。”2. 实质;要旨。王安石《读史》:“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写:描绘。)精神:
①神志,心神。宋玉《神女赋序》:“~~恍忽,若有所喜。”②精力,活力。邹阳《狱中上梁王书》:“竭~~欲开忠于当世之君。”③活跃而有生气。方岳《雪梅》:“有梅无雪不~~。”神:
①天神。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论语·述而》:“祷尔于上下神祇。”②鬼神。《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见:现。)③指人死后的魂灵。《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④玄妙;神奇。《周易·系辞上》:“阴阳不测谓之神。”⑤心神;精神。《荀子·天论》:“形具而神生。”⑥表情;神态。《世说新语·简傲》:“(王恬)神气傲迈,了无相酬对意。”⑦形象;肖像。蒋骥《传神秘要》:“传神最大者,令彼隔几而坐,可远三四尺许,若小照,可远五六尺,愈小愈宜远。”⑧神韵。指文艺作品在境界上所表达出的情趣韵致。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蔑:无;没有。)好:
(一)①女子貌美。《史记·孔子世家》:“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文采。康乐:舞曲名。)古诗《陇西行》:“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②泛指美;善。《诗经·郑风·叔于田》:“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叔:代称男子。洵:确实。)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③友好;友爱。高适《赠别晋三处士》:“知己从来不易知,慕君为人与君好。”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④完毕;完成。韩偓《无题》:“妆好方长叹,欢余却浅颦。”⑤可以;便于。李觏《苦雨初霁》:“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河汉:天河。油然:云气上升。)⑥恰巧;适逢。白居易《吴中好风景》:“况当丰熟岁,好是欢游处。”⑦表示劝勉。《世说新语·方正》:“临别流涕,抚其背曰:‘奴好自爱。’”⑧表感叹。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二)hào ①喜爱;爱好。《庄子·逍遥游》:“臣之所好者,道也。”②善于;易于。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二百二十二:“聪明好短命,痴騃祩(ái)却长年。”(騃:傻。)③玉器或钱币中间的孔。《汉书·食货志下》:“卒铸大钱,文曰‘宝货’,肉好皆有周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