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清)贺双卿《双调望江南·春不见寻过野桥西》原文赏析
释义

(清)贺双卿《双调望江南·春不见寻过野桥西》原文赏析

(清)贺双卿

双调望江南·春不见寻过野桥西

春不见,寻过野桥西。染梦淡红欺粉蝶,锁愁浓绿骗黄鹂。幽恨莫重提。人不见,相见是还非?拜月有香空惹袖,惜花无泪可沾衣。山远夕阳低。

词尚宛曲,善写心声,在古代纯情女子的腕下,它更成了吐露衷肠的绝好手段。被誉为“负绝世才,秉绝代姿”(清史震林《西青散记》)的女词人贺双卿,所作曾获得“其旨幽深窈曲,怨而不怒”(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和“清绝,幽绝;如橄榄、如槟榔,细味之而佳愈出”(缪小山《序双卿词》)的极高评价。这首《双调望江南》,正是至情皆自肺腑流出的好词。

抒情女主人公的心灵奥秘极曲极细。读者切勿放过开篇的那个“寻”字。“春不见,寻过野桥西。”春不见偏要寻春,可见其追寻之执着。时至暮春,是“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诗)的季节;郊外野桥西边,总算还留下一点春的踪迹,然而,花已褪色而成“淡红”,叶则长成了一片“浓绿”。自然界的粉蝶、黄鹂,居然被这春的残痕欺骗,而钟情、逗留其间,那么女主人公呢?她寻到的只是触动内心隐痛的“愁红惨绿”。青春爱情,总是与春天一起萌动,那残留的春天踪迹,犹如她青春的残梦。读至“染梦”二句,我们便知她真正所寻的不是春,而是“梦”,是那已经失落了的美好回忆。春去春来春复春,与美好春天相联结的青春爱情,早已被时间埋葬;她只能把回忆深藏心底,作为伴其终生的永久纪念。这就是“幽恨莫重提”的情感内容。

然而女主人公寻春之举本身,就表明了她并非真的心如槁木死灰,一旦由于春的触发,她心灵的创伤又被残酷地撕开了。于是,对青春的留恋,失去爱情的痛苦,酸甜苦辣的种种滋味,又重上心头。下片用“人不见”一句与上片首句呼应,寻春即所以寻人,词意再向自我心灵深处掘进一层。所寻之人今在何方?时过境迁,即使有缘相见,心灵的创伤还能愈合吗?那熄灭的爱情还会重新燃烧吗?“相见是还非?”这一诘问,深窈细曲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心灵深处的寻觅与探究,读来令人黯然神伤。然而椎心泣血的情感抒发还在后面。她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的哀伤,追念往事的镂心刻骨的痛苦,这些难以告人的隐衷,全都浓浓地压缩在那两个千锤百炼、凄美异常的对句中了:“拜月有香空惹袖,惜花无泪可沾衣。”拜月与惜花,本是古代女子珍惜青春、追求爱情的象征性举动,然而如今所爱之人已杳如黄鹤,己之身世亦非昔比,拜月失去了钟情的对象,惜花又因痛极而无泪可洒,春不见,梦不见,人不见,给女主人公留下的,唯有无穷的伤感,不尽的怅惘……。末以“山远夕阳低”一句作结,宕出远神。女主人公似要从浓重的伤感与怅惘中挣脱出来。然而,细心的读者必能发现,这远山夕阳,不就是女主人公的心境,甚至是她前途的写照吗?这种“篇终接混茫”式的结尾,最巧妙,同时也最强烈持久地把弥漫全词的伤感与怅惘留给了读者,让女主人公心灵的躁动与读者的心灵发生共振。难怪评论家要说双卿的词是“细味之而佳愈出”了。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5: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