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浣溪沙(二首)
释义

浣溪沙(二首)

红桥同箨庵、茶村、伯玑、其年、秋崖赋

北郭青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

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澹烟芳草归迷楼。

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销。

遥指平山山外路,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

这两首词十分出名,词前的序长达三百一十二字,实为罕见(过长不录)。它是一篇文字优美写景如画的纪游散文,与词可谓联璧。从序中可知,这两首词写于康熙元年壬寅(1662)夏六月十五日,再按之《渔洋年谱》,知此年王士祯正在扬州推官任上。是日也,年仅二十九岁的青年官吏王士祯与友人袁于令(号箨庵) 、杜濬(号茶村)、陈允衡(字伯玑)诸人,出扬州镇淮门,沿小秦淮河折转向北,一路风光旖旎多姿,美不胜收。作者用桃源探幽引人入胜的手法,在林木尽处,展现出红桥的仙姿: “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两个比喻,可谓生动形象而又传神。红桥的四面,更是风景宜人。“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的艺术描写,直可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杭州相比。又加游人如云,“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诚可谓胜游之地。丝竹陶写,山水清音,良多趣味。词与序均非全然写景,有怀古凭吊、徘徊感叹之意,寓意较为深婉。

第一首首句“北郭青溪一带流”,“青溪”指小秦淮河的清流映带。此句是序中开头一段景物的简单概括,因红桥在扬州城西北,出城由西向北折转,故称“北郭”。次句突出北郭一带红桥景物最为美丽,如美女眼中的秋波,娇波流慧,顾盼生姿,秋波一瞬,令人魂销魄飞。用“眼中秋”作比喻来形容红桥风物,犹如序中垂虹饮涧、丽人靓妆的比拟。“绿杨城郭是扬州”是传颂一时的名句,从红桥回首南望,只见绿柳垂杨,环城夹道而生,万千棵杨柳,依依袅袅,围成一道绿色的大堤,勾画出扬州城郭的形状,扬州城隐映在绿色的海洋中。这句词曾为近代词人朱孝臧所激赏,其《望江南》词云: “消魂极,绝代阮亭诗,见说绿杨城郭畔,游人争唱冶春词。把笔尽凄迷。”

词的下片抒写怀古凭吊之情。序中言“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西望雷塘,雷塘已经湮废,昔日的雷塘又在何处呢?雷塘在扬州西北,又名雷陂。唐武德五年,改葬隋炀帝于雷陂南平冈上,雷塘至宋代已湮废,故作者有“西望雷塘何处是” 的感叹。这几句诗咏隋炀帝荒淫无度,以至亡国丧身。隋炀帝修运河,御龙舟,幸江都(扬州),又在扬州依图兴建迷楼,经年始成,回环四合,上下金碧,工巧弘丽,自古无有,费用金玉,帑库为之一空。人误入者虽终日不能出。炀帝曾对左右说: “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楼。”(见《迷楼记》)昔日奢华过度的迷楼,曾广蓄美女,如今她们以及它的主子炀帝又在何处?不管是东都的妙姬,还是南国的丽人,她们莫不魂埋幽石,委骨穷尘。旧日的迷楼,也埋葬在轻烟芳草中了。下片三句的怀古之叹,化用了杜牧《扬州》三首之一“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的意境。

第二首词,写法与其一大体相同,首二句描写红桥景物。“白鸟朱荷引画桡”,白鸟指羽毛色白的鹤鹭之类,朱荷指红色的菡萏,画桡(ráo饶)为画有花纹的船桨,此处代指画船。此句写乘坐画船游历,白鸟朱荷不过是漾舟时所见之物,但词人将白鸟朱荷写得若为有情,似乎有意在为画船引路,充当导游,句中着一“引”字,便觉山水含情,韵味盎然。白鸟、朱荷、画桡各具不同的色彩,色彩对比十分鲜明。“垂杨影里见红桥”句,描写在舟船上所见红桥,桥四周绿树婆娑,红桥在垂杨的疏影中,依稀可见,以垂杨烘托红桥,红桥犹如穿上绿色的盛装,显得更加美丽。下文笔锋陡转,由写景转向怀古,过渡到对往日旧事的追寻,但往事不堪回首,追寻起来,令人魂销肠断。往事指何而言,却又未能明指,只用“欲寻往事已魂销”一句带过,意象朦胧,表现模糊。

下片写红桥远处景物,写景与抒情结合,蹊径与上片仿佛。所不同的是上片写近景,下片写远景,故开头用“遥指”二字绾住。平山指平山堂,在扬州城西北的蜀冈上,为宋代的欧阳修所建,负堂而望,江南诸山,宛然拱列檐下,故名平山堂。从平山堂上纵目远望,青山隐隐,绿水迢迢,鸿雁点点,不可胜数。鸿雁的凄戾叫声,最容易触动天涯游子的乡愁,新愁涌上心头,像广陵潮水一样,汹涌澎湃。词写至此,便嘎然而止。

这两首词,均以写红桥美景见长,在写景之后,偶发怀古之幽情。第一首上片写景,下片怀古凭吊。第二首上片与下片,写景与抒情并列。两首词虽蹊径仿佛,但复中有变,显得错落有致。怀古之情写得兴寄无端,含蕴朦胧,东露一鳞,西露一爪,似受渔洋诗论的影响。王渔洋论诗主神韵,他在《渔洋诗话》中曾说: “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尽管这种说法曾引起一些人的非议,但这两首词在写景上的成功,却是众口交赞的。前引朱孝臧《望江南》词,可以说明此点。“绿杨城郭是扬州”的名句,不仅传颂一时,而且被画家取作画图,可见其影响之大。作者曾说:“予少在广陵,每公事暇,辄召宾客,泛舟红桥, 与袁荆州(即袁于令,曾任荆州知府,见《吴县志·本传》)诸词人赋诗,有‘绿杨城郭是扬州’之句,江淮间取作画图。” (《渔洋诗话》上)

王士祯生于明崇祯七年(1634),满清入关时他已十三岁,他曾亲眼目睹过清兵对山东人民的野蛮屠杀,耳闻“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惨状。事隔十七年之后,王士祯写下了这二首词,同行的三二知己都是由明入清的诸生,满清统治者在扬州大屠杀的暴行,他们必然是记忆犹新的。从词中所写的“欲寻往事已魂销”和“新愁分付广陵潮”来看,似有一段难言的隐痛,这种难以明言的“往事”与“新愁”,含有故国之思,但表现得比较隐约无力。不仅词如此,他的诗歌创作也是如此。明末史可法曾孤守扬州,城陷殉难,当时人民找不到史可法的尸首,在扬州的梅花岭建衣冠冢。康熙三年,渔洋与诸名士春游,作《冶春绝句十二首》,其一便是描写游梅花岭的感慨: “当年铁炮压城开,折戟沉沙长野苔。梅花岭畔青青草,闲送游人骑马回。”由此可见,《浣溪沙》词的“怀古凭吊”,与“故国之思”似有联系。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0: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