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河中石兽 |
释义 | 河中石兽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通过一个简单浅显的故事告诉读者一个深刻普遍的真理,这在各民族的寓言中比比皆是,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散文、笔记中也所在颇多。这些文章以“以事喻理”见长,放射着璀灿的思想之光。纪昀收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河中石兽”便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以其独到的艺术成就为历代人们所喜爱。 文章叙述了一件事——寻找石兽;写出了两个人物——讲学家和老河兵。行文质补、简洁、淡雅。结构层次分明。叙述时从容不迫,不疾不缓,款款道来。读罢感到亲切生动,如沐熏风,如品香茗,身心俱爽。 如同戏剧的序幕,文章开始部分交待事件发生的环境背景,为人物的出场做好了充分的铺垫。从而使老河兵和讲学家的出现既是读者的强烈期待,又是事件发展的必须和必然。“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这便是事件的背景。值得注意的是前三个字,既然是为说明道理,叙事就必须真实可信。因此,“沧州南,河边寺庙”写得具体明白,这便增加了真实感,从而加强了故事的说服力。“二石兽并沉焉”,这便是故事的发端。作者接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从头说起。“阅十余岁”因僧人募款重修庙宇,所以要打捞石兽,“竟不可得”。作者没有写打捞的具体方法和过程,而一个“竟”字,却把人们未获的失望,不得的诧异活画出来,并将这种感觉准确地传达给读者。“以为顺流而下矣”一句,又引出一次规模颇大的搜寻。这一次写得具体了,有使用的工具、器材,有寻找的范围和距离。“棹数小舟,曳铁钯”,器不可谓不精;“寻十余里”,心不可谓不细。而“无迹”二字无情地把读者引入更大的失望和诧异,对石兽下落的关注愈加强烈。经过以上总的搜寻过程的叙述,在僧人和读者的期待中,故事的主人公出场了。我们必须佩服作者的写作技巧,主人公的出现,大有“千呼万唤始出来”之感。使这篇仅三百多字的喻理文章跌宕有致,增加了引人入胜的情趣。 作者用对比的手法,通过人物语言塑造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人物。使用人物语言,加强了文章的论辩性;对比,不但可使所塑造的人物相互衬托交映生辉,而且也加强了“喻理”的说服力。 讲学家与老河兵都是笑着发表议论的,然而,两个“笑曰”的前提却不相同。讲学家“设帐寺中”,摆出一副高深渊博的教训人的架势,好个居高临下的气派。老河兵是在众人听罢讲学家的话“服为确论”的情况下笑着发表意见的,这是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实践者的笑。再看他们谈话的具体内容和情态。讲学家故弄玄虚,装模作样,他不直接说出石兽的搜找方法,开口便是教训人的语气:“尔辈不能究物理”,何等自负;老河兵却直率真诚:“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开门见山,硬砍实凿,既平和又自信。二人的立论相同,结论却相反。他们都说“石性坚重,沙性松浮”,讲学家认为“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老河兵则认为“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石必倒掷坎穴中……遂反潮流逆上矣。”二人都以反诘结束谈话,讲学家的问:“沿河求之,岂不傎乎?”摇头晃脑故作高深。老河兵的问同样反映出实践者的情态:“求之下流,固 ,求之地中,不更傎乎?”立论有据,理直气壮。 两人谈话后的结论颇耐咀嚼。讲学家言毕“众服为确论”。但没有交待是否按讲学家的理论去指导行动。而在老河兵的谈话之后却说:“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在事实面前,讲学家的“确论”成了不确,老河兵胜利了,不愧为“老河兵”。 运用饱含特色的人物语言,在强烈的对比中,使人物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至此,在叙事过程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完成了,因事说理的任务也完成了。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全而把握事物本质的结论,便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了。 叙事中闪烁的哲理之光,篇末轻轻一点:“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最后这一句反诘之语,诱发人深深的思考。思绪从沧州南寺前的二石兽扩展开去,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