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
释义 |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宋]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②,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③,献愁供恨,玉簪螺髻④。落日楼头,断鸿声里⑤,江南游子⑥,把吴钩看了⑦,栏杆拍遍,无人会⑧,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⑨?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⑩。可惜流年(11),忧愁风雨(12),树犹如此(13)!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14),揾英雄泪(15)! 〔注释〕 ①本篇选自《稼轩词》。大约作于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一说作于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作者任建康府通判时,抒写诗人展望失地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抑郁和虚度年华的悲愤心情。建康,今南京市。赏心亭,据《景定建康志》载,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为丁谓所建。今废。②楚天,古代长江中下游一带地区为楚国,故楚天指南方的天空。③岑(cen),小而高的山。目,望。韩愈《城南联句》:“遥岑出寸碧,远目增双明。”④玉簪螺髻,妇女头上的碧玉簪和螺形发髻。玉簪比喻尖形的山,螺髻比喻圆形的山。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山如碧玉簪。”皮日休《缥缈峰》:“似将碧玉簪,撒入明月中。”⑤断鸿,失群孤雁。⑥江南游子,作者离开故乡山东流寓南方,故自称江南游子。⑦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弯形的刀。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⑧会,领会,理解。⑨鲙(kuai快),通“脍”,把鱼肉切细。尽,尽管。季鹰,张翰字,吴郡(今苏州)人。《晋书·张翰传》说,他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联想到家乡的菰菜(即茭白)、蒪(chun纯)羹和鲈鱼脍,便说:“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弃官回乡。⑩求田问舍,访求、置买田地房舍。刘郎,刘备。《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载:刘备曾对许氾无救世之志,只为个人置田买房作富翁的行为表示鄙视。这里用以嘲讽当前平庸的生活,实际是对自己长期闲散表示不满。(11)流年,岁月如同流水一般过去。(12)忧愁风雨,比喻国势飘摇于风雨之中。(13)树犹如此,《世说新语·言语》:“桓公(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这里用以表示岁月虚度,壮志未酬。(14)倩(qian欠),请,央求。红巾翠袖,年轻女子装束,这里借指歌妓、侍女。(15)揾(wen问),揩拭。 〔分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是作者作于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建康府通判任上,一说作于五年后的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在建康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从全篇感情来看,取前者说法较妥。当时辛弃疾三十五岁,南归已七年,目睹南宋朝野上下,不思抗金复国,自己又不为朝廷所用,岁月蹉跎,壮志难酬,内心十分焦灼和痛苦。是年秋天,他登楼远眺,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此词分上下两阕,每阕都有四个层次。上阕开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这两句写江上秋色。“楚天”,指作者登上赏心亭后看到的西南方向的天域,古代是楚国的地方,就是现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江苏一带。“清秋”,点明时令特点。江南的秋季,天高气爽,长空明净,作者能够极目远眺。他的目光跟着江水向远处延伸,看到“水随天去”,天水相连,寥廓江天,一望无际。这是一幅壮观的南国清秋图。此二句皆言秋,古代秋和愁是连在一起的,所以这里的“秋”,隐露悲凉,蕴含着“愁”,为全词定下了基调。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写远山,“遥岑”即远山。按理这三句的顺序应当是“遥岑远目,玉簪螺髻,献愁供恨”。但作者作了变动,把“献愁供恨”放在中间,除了声音上的限制之外,主要是为了突出自己胸中的愁和恨。“遥岑远目”即远目遥岑,意谓放眼望去,那遥远的北方是高高低低的山。“玉簪螺髻”是修饰“遥岑”的,是说“遥岑”就像那时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形发髻。这里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把远山比作美人。作者由远山联想到北方沦陷区,那里已被金兵占领,人民正在异族蹂躏下痛苦呻吟,渴望得到解救。然而朝廷一味求和妥协,他想收复失地,愿望难以实现,内心非常忧虑。所以远山映入眼帘,给他带来的只是愁和恨,就像是美人在向他倾诉心中的痛苦。此三句,作者移情及物,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吐内心之愁恨,展示出自己忧愁国事的情怀,使前面秋色中隐含的愁情明朗化。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写作者当时的处境。这里先交代登临的时间和地点,当时作者是站在太阳已经落山的楼上,即赏心亭楼阁上。“断鸿”,指离群的孤雁,因落单而悲鸣。“江南游子”是作者自指,他远离故乡,漂泊江南,是个有家难归的游子。此三句,以西沉的落日和孤雁的悲鸣来渲染环境气氛的凄凉,前两句写的是赏心亭周围的景色,寓有喻义,“落日”喻国势危殆,“断鸿”喻作者自己飘零的身世,于是很自然地引出“江南游子”的感慨。这里从写景过渡到写人,把人物置于景物之中,使所描写的环境气氛成为人物形象的一种陪衬,有力地烘托出“江南游子”孤独失意的心境。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四句,写报国无门的悲愤。“吴钩”,本是春秋时吴王阖闾的武器,后来作为宝刀的名字。“把吴钩看了”这一句,是化用杜甫的《后出塞》里“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看吴钩”是表示藉以建功立业。辛弃疾本是抗金英雄,南下后一直被投闲置散,英雄无用武之地,他的宝刀也被闲置鞘中,不能畅饮敌血。人不尽其才,物不尽其用,有志报国,无路请缨,遂将一腔愤慨,发泄在“栏杆拍遍”之中。这两句是写人物的行为举动,十分传神。“把吴钩看了”的“了”和“栏杆拍遍”的“遍”,都有到了尽头的意思,前者表示看了又看,后者表示拍了又拍,生动地表现了英雄壮怀未遂的激愤。“无人会,登临意”,是说没有人能够领会作者登上赏心亭的用意。此句直抒胸臆,感喟世无知音的苦痛。 词的上阕,作者以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发了自己展望失地、报国无门的郁愤。 下阕开头:“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晋代张季鹰的典故(《世说新语·识鉴》)。季鹰是张翰的字,他是苏州人。鲈鱼出在松江一带,离苏州很近。据说当时张翰在洛阳做了一个不大的官,心情不太舒畅,到了秋天,他家乡的鲈鱼上市了,便辞官归乡,去吃鲈鱼了。“鲙”,通脍,将肉切细。辛弃疾在这里以张翰自况,是说自己不愿像张翰那样,只为鲈鱼堪鲙而弃官回家,忘情时事。一来他的家乡在沦陷区,有家归不得,二来他还希望自己能报效国家,不应该回去。所以句首用“休说”来否定,句末用“归未”作设问,表达了自己欲归不能的心态。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这里又用了一个典故,是《魏志·陈登传》里的故事。“求田问舍”是指买田置房,即经营个人家业。三国时,许氾同刘备一起在刘表那里做幕僚,许无救世之志,只想买田置房做富翁,刘备批评了他这种不谋国事,只图私利的思想。辛弃疾运用这个典故,是说自己不屑于学许氾为了个人生活而忘了国家的忧患,否则死后就无颜去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刘郎)了。用“羞见”来否定许氾的行为,正表明自己壮心不已。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这里也有一个典故。“流年”即岁月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令人忧愁。“树犹如此”是用《世说新语·言语》里东晋桓温的故事。桓温北伐,经过金城,看到当初自己做琅琊内史时种的柳树都已经有十围粗了,他慨然叹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于是攀住枝条,流下眼泪。后来庾信《枯树赋》改为“树犹如此”。辛弃疾引用此典,主要是慨叹自己岁月流逝,功业未就,连树都不如的遭遇。这正是下阕的核心,抒发了作者大志未酬、不堪虚度年华的郁闷忧伤。 最后三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再次感叹世无知音,与上阕结尾遥相呼应。“倩”,即请;“揾”,擦拭。“红巾翠袖”,本指女子装饰,这里代美人,也可专指歌女。实际上这里是指能理解、安慰作者的知心人。辛弃疾本是出生入死于沙场的英雄豪杰,今天登楼远眺竟也潸然泪下,足见痛苦之深。但他的志向、他的壮心,无人理解,无人同情,只好请一位美丽的女郎来擦干他的泪水。英雄泪美人拭,这是古代的一种习惯写法。 词的下阕,作者以文为词,连用三典,层层深入地剖析自己的内心活动,委婉而贴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和感慨。 纵观全词,上阕写景抒情,下阕借古述怀,感情浓郁深沉。结构上,起承转合,章法分明。上阕起句破空而来,境界阔大,通过所见所闻所作,纵开并展现题旨:在登临远眺,手拍栏杆,把看吴钩中,一片建功立业之意隐隐流出,又通过“无人会、登临意”来收合,转出下阕。下阕引用典故,层层转折:“鲈鱼堪鲙”以“季鹰归未”转,“求田问舍”以“刘郎羞见”转,而“倩何人”三句,与“无人会,登临意”照应,收结全文。可见结构既曲折又严谨,把作者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评说〕 谭献《谭评词辨》:“裂竹之声,何尝不潜气内转。”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落落数语,不数王粲《登楼赋》。”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