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悦掌中舞,宁哀团扇诗。”诗句出处:《杂曲歌辞·妾薄命》;是唐朝诗人武平一的作品。 |
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常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子夫前入侍,飞燕复当时。正悦掌中舞,宁哀团扇诗。
洛川昔云遇,高唐今尚违。幽阁禽雀噪,闲阶草露滋。
流景一何速,年华不可追。解佩安所赠,怨咽空自悲。
《杂曲歌辞·妾薄命》唐朝诗人武平一的作品。【注释】:
正:
(一)①不偏斜。《尚书·说命上》:“惟木从绳则正。”(绳:指木工取直的墨线。)《荀子·君道》:“仪正而景(yǐng影)正。”(仪:用来测定时刻的日规。景:影子。)②人的行为正派;正直;公正。《新书·道术》:“方直不曲谓之正,反正为邪。”《盐铁论·论儒》:“子瑕,佞(nìng泞)臣也,夫子因之,非正也。”③合规范;合标准。《论语·乡党》:“割不正不食。”(割:切肉。)④纯正不杂。《荀子·乐论》:“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⑤作为主体,与“副”相对。《隋书·经籍志》:“补续残缺正副二本,藏于宫中。”⑥正面,与“反”相对。《天工开物·造皮纸》:“纸以逼帘者为正面。”(逼:靠近。帘:竹帘。)⑦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九章算术·方程》:“如方程,各置所取,以正负术入之。”⑧长官。《左传·哀公元年》:“(少康)为仍牧正,……逃奔有虞,为之庖正。”⑨正当;合适。《管子·立政》:“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⑩纠正;使……正。《左传·隐公十一年》:“政以治民,刑以正邪。”使端正。《论语·子路》:“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1)副词。表示动作在进行中;状态的持续。《汉书·燕刺王旦传》:“正讙不可止。” (二)zhēng ①阴历每年的第一个月。《汉书·武帝纪》:“三年春正月,行幸甘泉宫。”(幸:指帝王到某处。)②箭靶中心。《诗经·齐风·猗嗟》:“终日射侯,不出正兮。”悦:
①高兴;愉快。《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起不悦。”又使愉快。②悦服。《新唐书·柏耆传》:“众乃信悦。”③爱;爱慕。《新五代史·唐闵敬皇后刘氏传》:“既笄(jī),甚有色,庄宗悦之。”(笄:女子成年。)掌:
①巴掌;手心。《论语·八佾》:“指其掌。”②动物的脚掌。骆宾王《咏鹅杂言》:“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③用手掌击打。扬雄《羽猎赋》:“蹶松柏,掌蒺藜。”④掌握;主管。《晋书·地理志上》:“员十三人,各掌一州。”(员:名额。)中:
(一)①中间。《墨子·经上》:“中,同长也。”(同长:同样长的半径。)柳宗元《天说》:“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②内;在一定的范围内。《孟子·滕文公上》:“国中无伪。”《考工记·巨人》:“国中九经九纬。”③位置、等级在高下或两端之间。《列子·力命》:“中涂遇东郭先生。”(涂:同“途”。)《汉书·食货志下》:“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④正;适中。《礼记·玉藻》:“头颈必中。”《孟子·离娄下》:“汤执中。”(汤:殷商国君。)⑤宜于;合于。《史记·外戚世家》:“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 (二)zhòng ①符合;适合。《吕氏春秋·怀宠》:“必中理,然后说。”《荀子·赋篇》:“圆者中规,方者中矩。”②诬蔑;诬蔑别人使受损害。《汉书·何武传》:“显怒,欲以吏事中商。”(显、商:人名。)③遭受;感受。《后汉书·马援传》:“援亦中病。”舞:
①舞蹈。《吕氏春秋·孟春》:“命乐正入学习舞。”②跳舞。《论语·八佾》:“季氏八佾(yì)舞于庭。”(佾:八人一行为一佾。)《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gǔ)。”(贾:经商。)③挥动;摆动。《山海经·海外西经》:“操干戚以舞。”(操:持。干、戚:均武器名。)叶梦得《贺新郎》:“吹尽残花无人见,惟垂杨自舞。”④飞翔。《列子·汤问》:“瓠(hù)巴鼓琴而鸟舞鱼跃。”(瓠巴:人名。)⑤玩弄;舞弄(文字、权术等)。《史记·酷吏列传》:“舞智以御人。”宁:
(一)①安定;安宁。《尚书·大禹谟》:“万邦咸宁。”②探望,省视父母。《诗经·周南·葛覃》:“归宁父母。”③为父母守丧。《汉书·哀帝纪》:“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二)nìng ①副词。相当于“岂”、“难道”。《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②连词。表示选择。宁可;宁愿。《庄子·秋水》:“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哀:
①悲哀;悲伤。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②悼念。《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不哀吾丧。”(丧:指晋文公之死。)③怜悯;怜恤。柳宗元《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④哀叹。杜牧《阿房宫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团:
①圆;圆的。《墨子·经下》:“鉴团景(yǐng)一。”(鉴:同“镜”。景:古“影”字。一:指光聚于一。)②圆形的东西;球形的物品。许浑《送惟素上人归新安》:“寻云策藤杖,向日依蒲团。”《东京梦华录 ·端午》:“粽子,白团……”③团弄;搓揉(泥、面等)。李白《上云乐》:“女娲(wā)戏黄土,团作愚下人。”《齐民要术·造神曲并酒》:“团曲之人,皆是童子小儿。”④围绕;环绕。陆游《小集》:“儿曹娱老子,团坐说丰穰。”⑤聚集;会合。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阳陆团精气,阴谷曳寒烟。”⑥军队的编制单位。历代兵制,设团的情况不一,隶属不同,人数多少有别。《隋书 · 礼仪志三》:“又步卒八十队分为四团,团有偏将一人。”《新唐书·兵志》:“士以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⑦猜测;估计。晁元礼《少年游》:“眼来眼去又无言,教我怎生团。”⑧量词。用于成团的东西。《宋史·外国传·回鹘(hú)》:“回鹘本匈奴之别裔……乾德二年,遣使贡玉百团,琥珀四十斤。”⑨宋代对集中的商肆的称呼。耐得翁《都城纪胜·诸行》:“又有名为团者,如城南之花团,泥路之青果团,江干之鲞团,后市街之柑子团是也。”团扇:
圆形有柄的扇子。王建《调笑令》:“~~,~~,美人并来遮面。”扇:
(一)①门扇。《吕氏春秋·知接》:“上盖以杨门之扇。”②扇子。《世说新语·轻诋》:“大风扬尘,王以扇拂尘。”③障扇。古代仪仗中障尘蔽日的用具。《宋史·仪卫志一》:“金吾引驾官二人,分立团扇之南。”(金吾:古武官名。负责警卫、仪仗、治安等。)④量词。用于门、窗等扁形器物。《墨子·备城门》:“为闺门两扇。”⑤用同“骟”。割去牛马等家畜的睾丸或卵巢。黄侃《论学杂著·蕲春语》:“吾乡谓去牛马犬阴,皆曰扇。” (二)shān ①摇动扇子或扇状物使生风。《淮南子·人间》:“武王荫暍人于樾下,左拥而右扇之。”②(风)吹。嵇康《杂诗》:“微风清扇。”③炽烈。《汉书·谷永传》:“阎妻骄扇,日以不臧。”(臧:善。)④用同“煽”。煽动,鼓动别人做不该做的事。《晋书·孙恩传》:“扇动百姓,私集徒众。”诗:
①文学体裁的一种。《尚书·舜典》:“诗言志。”②特指《诗经》。《左传·隐公元年》:“《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锡:赐。类:善。)③奉持。《礼记·内则》:“朝服寝门外,诗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