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正微醺、独步黄昏,被花迷却。
释义

正微醺、独步黄昏,被花迷却。

“正微醺、独步黄昏,被花迷却。”诗句出处:《贺新郎》;是宋朝诗人洪咨夔的作品。

谁识昂昂鹤。且随缘、剩水残山,东村西落。世事几番新局面,看底却高三著。况转首、西山日薄。雪意压檐梅索笑,任柄长、柄短邻家杓。篘小瓮,动孤酌。见花忆得年时昨。正微醺、独步黄昏,被花迷却。冷月吹香春弄影,么凤梢头先觉。恍梦断、罗浮山脚。欲寄心期无驿使,想凌寒、不奈腰肢约,空凭暖,画栏角。

《贺新郎》宋朝诗人洪咨夔的作品。

【注释】:

正:

(一)①不偏斜。《尚书·说命上》:“惟木从绳则正。”(绳:指木工取直的墨线。)《荀子·君道》:“仪正而景(yǐng影)正。”(仪:用来测定时刻的日规。景:影子。)②人的行为正派;正直;公正。《新书·道术》:“方直不曲谓之正,反正为邪。”《盐铁论·论儒》:“子瑕,佞(nìng泞)臣也,夫子因之,非正也。”③合规范;合标准。《论语·乡党》:“割不正不食。”(割:切肉。)④纯正不杂。《荀子·乐论》:“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⑤作为主体,与“副”相对。《隋书·经籍志》:“补续残缺正副二本,藏于宫中。”⑥正面,与“反”相对。《天工开物·造皮纸》:“纸以逼帘者为正面。”(逼:靠近。帘:竹帘。)⑦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九章算术·方程》:“如方程,各置所取,以正负术入之。”⑧长官。《左传·哀公元年》:“(少康)为仍牧正,……逃奔有虞,为之庖正。”⑨正当;合适。《管子·立政》:“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⑩纠正;使……正。《左传·隐公十一年》:“政以治民,刑以正邪。”使端正。《论语·子路》:“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1)副词。表示动作在进行中;状态的持续。《汉书·燕刺王旦传》:“正讙不可止。” (二)zhēng ①阴历每年的第一个月。《汉书·武帝纪》:“三年春正月,行幸甘泉宫。”(幸:指帝王到某处。)②箭靶中心。《诗经·齐风·猗嗟》:“终日射侯,不出正兮。”

微:

①隐蔽;藏匿。《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缢(yì),其徒微之。”(缢:吊死。徒:部下。)②暗中;秘密地。《史记·张仪列传》:“使人微随张仪。”③微小。《吕氏春秋·荡兵》:“有巨有微而已矣。”④轻微。《庄子·养生主》:“动刀甚微。”⑤精妙;深奥。《晋书·葛洪传》:“析理入微。”⑥衰败;衰微。《战国策·赵策三》:“周贫且微。”《后汉书·逸民传论》:“汉室中微。”(中:中途。)⑦出身或地位低下;卑贱。《史记· 高祖本纪》:“大王起微细。”⑧不是;没有。《史记·张丞相列传》:“(吕后)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⑨副词。1. 稍微;略微。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表示否定。相当于“不”。《颜氏家训·序致》:“虽读礼传,微爱属(zhǔ)文。”(属文:作文。)⑩古国名。1.殷代诸侯微子的封地。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2. 殷、周时西南夷诸国之一。在今四川省巴县。

醺:

①[形]醉,因饮酒过量而神志不清。②[动]浸染。苏轼《以檀香观音为子由生日寿》:“国恩当报敢不勤,但愿不为世所~。”③[形][醺醺]饮酒酣醉的样子。岑参《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青门酒楼上,欲别醉~~。”

独:

①单一;单独。《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后汉书·崔骃传》:“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②独自。苏轼《石钟山记》:“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③没有子孙的老人。《礼记·礼运》:“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④独特;特异;与众不同之处。《论衡·实知》:“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⑤专断;独裁。《荀子·臣道》:“故明主好同,而闇主好独。”(闇:同“暗”。)⑥副词。1. 相当于“只”、“仅仅”。张溥《五人墓碑记》:“独五人之皎皎,何也?”2.表示反问,相当于“岂”、“难道”。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独夫]1. 独身男子。2. 残暴无道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

独步:

①独自步行。《汉书·李广传》:“陵(李陵)便衣~~出营。”②无与伦比。《后汉书·逸民传》:“~~天下,谁与为偶。”③无与伦比的人。《慎子·外篇》:“先生天下之~~也。”

步:

①行走。《战国策·赵策》:“乃自强步,日三四里。”②踩;踏。陆游《道室杂咏》之一:“岂但烟霄随步武,故应冰雪换形容。”(武:足迹。)③步子;步伐。张衡《东京赋》:“驾不乱步。”④举足二次。《荀子·劝学》:“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跬步:半步,即跨出一脚。)⑤阶段。《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可激励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⑥步兵。《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⑦长度单位。历代定制不一,周代以八尺为步,秦代以六尺为步。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⑧同“埠”。水滨泊船处。韩愈《柳州罗池庙碑》:“宅有新屋,步有新船。”

黄:

①黄色。《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cháng)。”(裳:下衣;下裙。)杨臣源《城东早春》:“绿柳才黄半未匀。”②变黄。韦应物《答郑骑曹青橘绝句》:“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③黄帝的简称。陶潜《时运》:“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dài),慨独在余。”(黄:黄帝。唐:唐尧。逮:及。)④雌黄,古人用作涂抹文字,点校书籍的颜料。陶翰《赠郑员外》:“何必守章句,终年事铅黄。”[黄口]幼儿。《淮南子·汜论》:“古之伐国不杀黄口。”[黄耈(gǒu)]老人。《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遐不黄耈。”

昏:

①天刚黑的时候;黄昏。《左传·哀公二十三年》:“昏而受命。”《诗经·陈风· 东门之杨》:“昏以为期”。②结婚。后作“婚”。《诗经·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左传·隐公七年》:“郑伯许之,乃成昏。”③昏暗。归有光《项脊轩志》:“日过午已昏。”④糊涂;昏愦。《诗经·小雅·小宛》:“彼昏不知。”《庄子· 天地》:“若愚若昏。”⑤迷乱;昏花。《三国志·吴书·贺邵传》:“偶有逆迕,昏醉之言耳。”⑥通“暋(mǐn)”。勉力。潘岳《藉田赋》:“情欣乐于昏作兮。”

被:

(一)①被子。宋玉《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些:语气词。)②覆盖。张衡《东京赋》:“芙蓉覆水,秋兰被涯。”③及;延及。《汉书· 严助传》:“陛下垂德惠以覆露之,使元元之民安生乐业,则泽被万世。”(覆露:像露水一样滋润。)④蒙受;遭受。《战国策·燕策三》:“秦王复击轲,被八创。”⑤介词。表被动。 (二)pī ①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后作“披”。屈原《涉江》:“被明月兮佩宝璐。”②衣的一种。状如今之斗篷、披风。《左传·昭公十二年》:“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③量词。表示某些护身物品的计量。《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甲楯五百被。”

花:

①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②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朵。杨万里《李花》:“李花宜远更宜繁,惟远惟繁始足看。”③形状像花的东西。庾信《寒园即目》:“雪花深数尺。”④不只一种颜色,有花纹的。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白居易《霓裳羽衣曲》:“四幅花笺碧间红”。⑤模糊迷乱。杜甫《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迷:

①迷惑;迷乱。《诗经·小雅·节南山》:“天子是毗(pí),俾民不迷。”(毗:辅佐。俾:使。)陶潜《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②遮阻;覆盖。曾棨《维扬怀古》:“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维扬:即扬州。)③迷恋;陶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徐中行《暮发滁阳》:“悬崖青欲滴,芳草绿堪迷。”(滁:水名。)又指沉醉于某一事物者。陶谷《清异录·蕉迷》:“赵纯节性喜芭蕉,凡轩窗馆宇咸种之,时称纯节为蕉迷。”(咸:都;全。)④昏迷。《列子·汤问》:“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迷离]模糊不清的样子。古乐府《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跳跃的样子。)

却:

①退;使退却。《吕氏春秋·序意》:“马却不肯进。”贾谊《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蒙恬:秦名将。藩篱:比喻边疆上的屏障。)②避免。《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勇士不却死而灭名。”③不前进,停止。《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马退而却,策不能进前也。”④拒绝;退还。《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也?”李斯《谏逐客书》:“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⑤回;回转。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卷:收拾,收起。)⑥去;掉。多用在动词后表明动作了结,完成。聂夷中《咏田家》:“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⑦副词。1. 表示强调。相当于“正”。李商隐《有感》:“非关宋玉有微词,却是襄王梦觉迟。”2. 表示重复。相当于“再”、“又”。李白《送贺监归四明应制》:“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3. 表示相反,相当于“倒”、“反”。李白《把酒问月》:“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 上一篇:秋衾半冷,窗月窥人。
  • 下一篇:莫闲金碗手。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