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
释义 |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卜邻,即选择好邻居。古人对此是很重视的。所谓“非宅是 卜,惟邻是卜” ( 《左传·昭公三年》 ) 、“买邻之直,贵于买宅” ( 《太平御览·州郡郭》) 、“千金买邻,八百置舍” (高明 《琵琶记》 ) 等等,都能证明这一点。“孟母三迁”,不正是为了替儿子选择一个好邻居,使儿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吗?择邻到底有哪些好处呢?读一下白居易的这首七律,就会受到很大的启发。诗题中的元八,名宗简,字居敬,排行为八,曾任京兆少尹等职。白居易写给元八或涉及到元八的诗有二十多首,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二人是相交二十多年的诗朋文友。元八本来住在蓝田一带,后在长安升平坊西边置了一座新宅。白居易到长安任职时,想与老友结邻而居,就先写此诗,征求元八意见。诗中不仅婉转表达了他与元八结邻而居的可行性、重要性及诸般好处,也流露出白居易对友人的渴慕向往,实在是一曲求友之歌。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落笔先从二人情谊深厚、志同道合写起: 我们二人向来就是心心相印、形迹相亲的好友,都想过恬淡舒适、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不愿为一己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而与俗同流合污。这二句虽然未说结邻愿望,但这正是结邻的基本条件。作者的实际意思是很明白的:既然我们二人肝胆相照、志趣相投,若能结邻而居,一定也会同声相应、休戚与共,又何乐而不为呢? 那么结邻之后,到底会为我们两人以至我们两家带来哪些雅趣和快乐呢?“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颔联具体描绘了结邻后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好生活: 每到夜晚,明月高照,清晖遍洒,你我二人,信步松间菊下,游玩观赏,饮酒赋诗,岂不快哉?如逢春日,清风徐来,杨柳飘拂,两家老小,结伴而行,漫游池边树旁,言笑晏晏,其喜融融,不亦乐乎?诗人妙用典故,浮想联翩,把两家结邻后的前景设想得多么生动具体,细致入微,令人读后心驰神往,不能自已。 颈联二句,诗人笔锋一转,通过议论来强调择邻的重要性: 一般的人因暂时外出,还常常要选择一个好的伙伴共同行走; 那么长期居住之时,又怎能不选择一个好邻居呢? 这样写来,寓褒扬 (元八是最理想的好邻居) 于议论之中,不仅倾吐了作者对元八的企仰渴慕,也会使元八读后产生同感,愉快接受作者的请求。“每、暂、犹、岂、不”等虚词的运用、照应,也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择邻而居的重要性。 末二句,诗人又放眼未来,情词恳切地告诉友人: 结邻而居,这可不仅是关系到你我二人能时常相见的事啊,它对我们的子孙后代也有许多好处呢! 试想: 以你我之谊,子孙后人定能长久地和睦相处,互为帮助,这真是百年大计啊! 这种层层逼进的说理、抒情,确能打动人心,具有强大的说服力量。 读罢全诗,让人佩服的不只是诗人那循循善诱的说理本领,丰富奇妙的想象能力和运用典故,如盐着水,不使人觉的高才绝诣,他那认真择邻的严肃态度和热切求友的纯真感情也使人获益非浅,感受良深。白居易有诗如此,元八自是求之不得。然而不久,元八谢世,“水竹邻居竟不成” (白居易 《予与故刑部李侍郎早结道友……》) ,使白居易大为伤情,真是人间憾事!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