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柳梢青 蒋春霖
释义

柳梢青 蒋春霖

芳草闲门,清明过了,酒滞香尘。白楝花开,海棠花落,容易黄昏。  东风阵阵斜曛,任倚遍、红阑未温。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
此词写春愁。古时寒食、清明时节是赏春的最佳日子,词中说“清明过了”,隐有春光将尽的憾恨之意。门外是芳草侵阶,碧色连天,门内是一个闲人,真是“门前冷落车马稀”(苏轼语)。“芳草闲门”四字,写出多少的无情无绪!正因了情绪落寞,百无聊赖,于是再缀以“酒滞香尘”一句。此人因何而闲?为何滞酒?不须明说,也毋庸直言。“香尘”一词,说者多引晋孙绰《游天台山赋》“荡遗尘于旋流”句的李善注:“《中论》曰:六尘,色、声、香、味、触、法。”“香尘”为佛家所说六尘之一,是鼻根之所接触。又有人引《拾遗记》,谓晋代豪富石崇将沉水香尘布于象床上,让人用足践之。此类解法,皆脱离词境,刻意求深,似深而反浅,其实,香尘就是落花时节的尘土,扣合暮春节候之词。柳永《满朝欢》:“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最为近似。明乎此,那么醉酒不醒是因时节而造成,在运笔上“暗度陈仓”,乘势带出了后面三句:“白楝花开,海棠花落,容易黄昏。”白楝树于暮春开花,楝花风是古人所谓二十四番花信风的最后一番。《增修笺注草堂诗余》引《东皋杂录》:“江南自初春至初夏,五日一番风候,谓之花信风。梅花风最先,楝花风最后,凡二十四番,以为寒绝。”花开花落,本是寻常字面,一旦缀上“白楝”、“海棠”,便带有岁月易逝之情绪色彩,故勒以一句“容易黄昏”。
歇拍“黄昏”二字,逗起换头句“东风阵阵斜曛”。东风漫吹,夕阳斜照,这是典型的黄昏景象,按理说,清明过后,春去夏来,天气渐暖,但词人置身在暮春黄昏中,流连徜徉,不仅未能感到温馨,反觉凉意侵袭,这当然是其主观的心境使然。“任倚遍、红阑未温”,“倚遍”者,反复徘徊也,“未温”者,心凉也,这恰是词人在黄昏时分的心理感受。暝色起愁,末三句最为警策:“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其实,词人之愁绪,从见芳草、闭闲门,逢清明、醉酒杯,伤花落、近黄昏,已逐渐积聚,逐渐层叠,膨胀,弥漫,但此种愁绪未必与明晰的思想相联系,未必有确定的情感指向,而是一种朦胧而迷离的心境意绪。春愁难以捉摸,而以“一片”称之,本已有隐喻的意思,“一片”是具象,由此生发出“渐吹渐起”,是一种流动、飘浮的形态,结拍方才点明喻体“恰似春云”,形容可谓极至。以春云喻愁,是词人整体情绪活动(包括心理上的潜在意识)发展所找到的最恰如其分的对象物,这一对象物不是存在于词的意境之外的,而是与全词所写暮春景象融为一体的,神韵何其妙曼,境界何其虚浑!这首词写寻常之景,而景中有人,人之愁情又不作刻意的表现,故就其境界而言,真如春云之舒卷自如,词人造语,几近天籁。谭献评此词,只以“自然”二字概之(《箧中词》),其实并非泛泛之语,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前人形容愁绪,有说愁如春水,如李后主;有说愁如海,如秦少游;有说愁如烟草、飞絮、黄梅雨,如贺方回;取象各有所胜,但就此词意境而言,非“春云”形容之不可。谭献云:“阅蒋鹿潭《水云楼词》,婉约深至,时造虚浑,要为第一流矣。”(《复堂日记》)王国维云:“《水云楼词》小令颇有境界”(《人间词话》),证之此词,绝非虚语。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