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释义 | 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解题】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大军20万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 【全诗】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 ①逾: 翻过,越过。②一何: 多么。③附书:托人带书信。④长已矣: 永久地完了。⑤乳下孙: 还在吃奶的小孙子。⑥妪: 年老妇女的通称。⑦备晨炊: (为士兵) 煮早饭。⑧泣幽咽: 远处传来的哽咽哭泣之声。 【鉴赏】 这是一首揭露官吏横暴、反映人民遭受战乱苦难的情景诗。 唐肃宗乾元二年 (759) 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史叛军安庆绪部于邺城 (今山西邺县),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士卒伤亡惨重。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诗人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 (今陕西华阴县) 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 “三吏” 与 “三别” 六大名篇。“石壕吏” 是 “三吏” 中的第一篇。 前四句为第一段。首句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 字和 “投” 字值得细品,不宜轻易放过。古代旅人都要 “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荒马乱的动荡年月。而诗人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靠到一个小小的石壕村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很富于暗示。可以设想: 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 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 或者还有其他原因。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烘托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次句则是全诗的纲,以下情节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不说点兵、征兵、招兵,而说“捉人”,已经有了在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 再加上一个“夜” 字,含蕴更为丰富。一是表明官府“捉人” 之事时常发生,老百姓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 二是表明县吏 “捉人” 的手段狠毒,趁老百姓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三是表明官吏 “捉人” 之烂,兵丁应该是男性壮丁,现在是捉人,则不分男女老幼皆在可 “捉” 之列。同时,诗人是 “暮” 投来的,从 “暮” 到 “夜” 已过了好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休息了。所以下面的事态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三、四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 “捉人” 之害,昼夜不安,即使夜深人静,一听到门外有点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 “捉人” 了,老翁立刻 “逾墙” 逃走,由老妇去开门周旋。 接下来的十六句为第二段。五、六两句概括、形象地写出了 “吏” 与“妇” 的尖锐矛盾: 一 “呼” 一“啼”、一 “怒” 一 “苦” 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 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妪以下的长篇述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 是 “吏呼一何怒” 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的 “呼” 与 “怒”,全力描写妇的 “啼苦” 与结果,而吏的 “呼怒” 自见。“听妇前致词” 句承上启下,而听是诗人在听。“致词” 是老妪 “苦啼” 着回答县吏的 “呵问”。读下面十三句的 “致词”,千万别以为是老妪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坐在那里洗耳恭听; 实际上 “一何怒” 与 “一何苦” 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前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诗人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描写得细致入微。八至十二句是致词的第一个层次。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呵问诉苦的。此前诗人已用次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 时,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没找到一个男丁,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 “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 老妪于是苦诉出 “三个儿子都拉去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打仗战死了。” 也许县吏呵斥她在撒谎,老妪还把书信交给县吏看。总之,“存者偷生、死者长已”,处境是够让人同情的,她很希望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 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 “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的人了?快交出来!” 老妇又针对这一斥问苦诉: “没别的人了,只有一个吃奶的孙子。” 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 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 老妪先说了“家里再没人了”,而在此关键时刻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县吏怒吼声的惊吓,哭出了声来,掩口也不顶用。县吏抓住了把柄,威逼道: “你是在撒谎,不是还有个孩子在哭吗?” 老妪不得已,这才说道: “只有个孙子啊! 还在吃奶呢,小得很!” “吃谁的奶? 总有个母亲吧! 还不把她交出来!” 老妪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 “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后,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连一件完整的衣裙都没有,穿得破破烂烂的进进出出,怎么好让你看见呢? 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妪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了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气虽然衰微,请求跟你们连夜赶到河阳前线应急,还可以为作战的士兵做早饭。”妇、吏的对话到此结束,最后是县吏竟然同意老妪赴役,不再怒吼了。 尾四句为第三段。既照应前四句所涉及的人物,又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诗人的感受。“语声绝” 表明老妪已被抓走; “泣幽咽” 是说儿媳妇在低声哭泣哽咽。此时老翁尚未回来。“夜久” 二字,反映了老妪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 “如闻” 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 “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夜久” 未能入睡,不知什么时候才打了一会盹儿。收尾两句于叙事中饱含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妪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妪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一个人作别登路。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后人有评此诗者说: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如此,民不聊生极矣! 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 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老弱妇孺,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确属岌岌可危了。诗人面对当时现实,如实地揭露了政治的黑暗,发出了石壕吏夜间乱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本诗的艺术表现最大的特点是精练,事长言短。全诗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且爱憎强烈,倾向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笔墨,又毫无概念化的感觉。全诗仅一百二十字,却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上的复杂矛盾与冲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