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杜甫·月夜
释义

杜甫·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灵武(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杜甫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出发不久,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月夜》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作者身在长安,一开头不写自己独看长安月而直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已透过一层。妻子尚有小儿女在旁,为什么独自看月呢?第二联作了回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啊!“解忆”,固可悲;“不解忆”,更堪怜,又进一层。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加重妻子的“忆”,突出那个“独”字,层层逼进,愈进愈深。

“怜”与“忆”,“今夜”与“独看”,通过反衬、暗示与联想,表现为多维双向、立体交叉的审美心理建构系统。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能的“同看”。未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往日的同看,则已暗含于前四句之中。读前四句,不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的往事吗?安史乱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一起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明月,自然留下深刻记忆。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便又增添了与妻子“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记忆。如今自己身陷长安叛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惊恐。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味的。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分忧。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哪能为她分忧啊!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激情,感人肺腑的。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妻子望月的形象宛然在目;而望月之久,忆念之深,已从“湿”和“寒”的感受中曲曲传出,真所谓“语丽而情悲”。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而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独自望月思夫,以至雾湿云鬟、月寒玉臂,犹不肯就寝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如黄生所说:“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