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白居易的《村夜》,诗人用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却清新恬淡,诗意浓厚描写了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 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 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 ,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粉白。那白日里看粉嘟嘟的面,在月的映照下,霎时换了另一种装束。
荞麦是蓼科荞麦属的植物,普通荞麦和同属的苦荞麦、金荞麦都可以作为粮食,但荞麦和其他粮食作物不同,不属于禾本科,是一种双子叶植物。荞麦是从野生荞麦演化出来的,但野生荞麦是一种藤本植物,荞麦是直立茎的。荞麦种子是三角形,被一个硬壳包囊,去壳后磨面食用。荞麦生长期短,可以在贫瘠的酸性土壤中生长,不需要过多的养分和氮素,但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和肥料,下种晚,在比较凉爽的气候下开花。所以可以在受水灾以后作为补种,也可以作为绿肥、饲料或防止水土流失的覆盖植物。因此,荞麦在数千年以来,深受百姓的喜爱,人们常常在大灾之年,都能够得到荞麦的恩惠,得以救命为生。
荞麦最早于公元前 6000年就在西亚被人们种植,逐渐分布到欧洲和亚洲。据记载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已经出现在巴尔干半岛,公元前2600年出现在中国,现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宁夏、陕西、青海、云南和西藏一带。
盐池历来干旱少雨、土地贫瘠,虽然不是最适宜荞麦生长的地区,但是由于荞麦的生长期短,每年春天春旱沙多,其他农作物无法下种的时候,农民便把一切希望寄托在荞麦上。等到初夏,一场雨过后,家家户户便提犁下田,播种荞麦,到了秋后,其他谷物被炎炎烈日晒得枯死在田间的时候,荞麦颗粒饱满地迎来了秋日的霞光。
荞麦花粉白相间,粉作点缀,白为花萼,远远望去似雪花覆盖,俏丽多姿。引来无数文人骚客的词赋诗歌。从白居易、陆游以至今天一些作家的散文诗赋,无处不见咏唱荞麦的诗句、美文。
盐池的荞麦种植地,以前基本上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执行,农民把大量耕地都用于种草、植树。在种植上有选择地种植了玉米、向日葵等经济作物。产量低、经济效益相对较差的荞麦在盐池北部滩地很少见到,只有麻黄山、大水坑、惠安堡等山地,每到初秋,漫山遍野荞花俏遍山坳,一方方、一块块的荞麦地把山村装点得艳丽多姿。夕阳下,山色借荞花显出山的壮美,荞花依在山的怀抱,更显得娇羞和妩媚。于是,这里又成了摄影师们舞动快门的风水宝地。
荞麦最直接的作用莫过于它的食用。公元前 5世纪的《神农书》中将荞麦列入为八谷之一,成为人们日常餐桌上的美餐、佳肴。千百年来,盐池人在小小的荞麦粒中用尽了自己的心思,发挥了自己最大的潜能,使荞麦在盐池成为一种吃法众多,百吃不厌的经典食物。归纳起来荞麦的吃法主要有:荞麦面、荞麦粉、荞麦醋等。荞麦面又有饸饹、跐壳子、搅团、饼子、摊馍、拌面等。单就荞麦面的做法有用饸饹床子压、有刀切、有刀剁、有跐、有削等等,尤其是荞面饸饹和摊馍馍更是盐池最具特色的两道面食。
吃荞面时,尤其是吃饸饹、剁面这类条状食品时,荞面最主要的一道工序就是撬荞面。撬荞面的工具很简单,只需一口和面盆和一根擀杖。撬面的人把今天需要吃的荞面,舀到面盆里,倒上适量的水,用擀杖和面。擀杖在面盆里采取抄、压、搅、杵等多种动作,最后把荞面粉和成一团软硬合适、光溜溜的面团。一团面和得好不好,主要是面团的软硬要适度、面团要有一定的筋度。这个筋度就是指面下到锅里不能断成截,要一根一根完整地捞在盆里。当然还要有最主要的“三光”,就是和完面后,要面光、盆光、擀杖光。
荞面饸饹和摊馍是把盐池荞面和盐池羊肉结合在一起的一道特色面食。荞面饸饹的汤料是盐池特有的羊肉臊子汤,再用特制的饸饹床子把荞面压成丝状,煮熟后,捞在一个汤盆里,再调上特制的羊肉臊子汤,其味鲜香可口、无与伦比。盐池人吃饸饹,先给你盛一碗羊肉臊子汤,面是用盆端上来的一大盆,你要按照自己的饭量,把面挑到自己的汤碗里,挑一次没有吃饱,可以再挑二次、三次为止。做荞面最具技术性的做法是剁面,剁面刀两边是刀把,中间有一扇刀刃,撬好的面放在案板上擀成坡状,剁面的人双手握着刀把一刀挨着一刀剁下去,只见面条一根一根地从刀刃下跳出,长短一致,粗细均匀。多年前,盐池农村提亲时,到了女方家里,被提亲的女孩要给提亲的人做一顿荞面剁面。这一习俗逼得很多女孩从小就练习剁面和绣花的技艺,也有的在新媳妇娶来的第二天,要让新媳妇做一顿酸汤剁面。这酸汤剁面是面食中要求最高、最难做的一顿饭,臊子剁面有肉汤在调味,而酸汤剁面,就油盐酱醋葱花和半锅水,要把它调成有滋有味,人人可口,的确不是一件易事。好着,现在没人再试新媳妇的厨艺了,否则,那些娇生惯养,连抹布都没摸过的姑娘,恐怕吓得都不敢成亲了。
在盐池还有一种有名的小吃也是荞麦做的,它叫凉粉。凉粉是盐池人最爱吃的小吃,也是现在盐池人招待外地来客最受欢迎的小吃之一。凉粉所用的原料是荞面粒中最中心、硬度较高的部分。人们用石磨磨荞面时,每粒荞麦中心硬度最高的部分都磨不碎,这一部分就叫做荞麦榛子。于是人们把荞麦榛子用水浸泡后,再用手把泡软的榛子揉碎,像和面一样把它和了起来。不过,和榛子面和和白面不一样,榛子面揉的次数越多越好,做出来的凉粉也越有筋骨。然后用细箩把和好的榛子面加水后进行过滤,把榛子面中的渣滓过滤掉。过滤后的榛子面放在锅里熬煮,在熬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煮煳,还需要用擀杖按一个方向搅动。搅动也是有学问的,由于荞麦是单基链植物,如果不按一个方向搅动,做出来的凉粉成为糊状,也不成为凉粉了。在锅里的荞麦糊熬煮熟了后倒出来晾冷就可以吃了。凉粉的做法很简单,但在熬煮的过程中,不仅要按一个方向搅动,还要掌握水分,否则,熬得太稀就成了荞麦糨糊。荞麦凉粉有筋骨,味道独特与其他凉粉不能比的。因此,在盐池切成筷子粗的凉粉和切成丁状下到肉汤里的粉汤,都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荞麦面的吃法最常见的还有搅团、摊馍和跐壳子。搅团是把荞麦面倒在烧开的水中,一边往进加面一边搅动,做法和搅凉粉差不多,要求还是单向搅动,掌握的是软硬适当。搅团搅好后,加在汤里就可以食用了。盐池人吃搅团的汤类很多,主要有酸汤、鸡肉汤、羊肉汤和羊杂碎汤。羊杂碎搅团是盐池羊肉和盐池荞面完美结合的经典,味道鲜美,价格便宜,是外地客人到盐池最喜欢的食品之一。
盐池孩子小时候调皮了,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批评后噘着嘴回到家里,父母问:“怎么了?”孩子说:“又吃跐壳子了。”父母便知孩子在学校让老师批评了。跐壳子是盐池荞面的一种吃法,但需要把和好的面放在手掌,用拇指跐出一个手指大小的面窝窝,因此叫跐壳子。跐壳子瓷出后呈圆拱形,煮熟盛到碗里后,和羊肉臊子、切碎的山芋和在一起,常常见一个跐壳子里面窝着一个羊肉臊子蛋蛋或一个山芋,吃起来有面夹肉的感觉,很受外地朋友的欢迎。和跐壳子做法差不多的是捏荞面煮窝窝,面和好后,揪一块面放在手里,慢慢地往出捏,捏的时候就想蛇蜕皮一样,从手心一点一点地退了出来。一个窝窝有饺子大小,放到案板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拇指的印痕,吃到嘴里筋骨耐嚼。
荞面的吃法很多,每一种吃法都是一种风味,尤其是荞面和盐池羊肉结合起来,其味道更是鲜美。盐池人在吃的名字上大都是以写实的方法称呼,唯独在吃摊馍这一面食时用的是形象化的名称。摊馍是把荞面和好后,再用水洗成糊状,用面糊在锅里摊成很薄的面饼。吃的时候,把面饼夹在盛有羊肉的汤里泡上吃。由于夹面饼时,一张面饼太大夹到碗里,汤会溢出来,需要两个或三个人一起按的按、夹的夹,就像几只狗在撕拉一张羊皮一样。因此,人们把吃摊馍形象地称为“狗拉羊皮”。“狗拉羊皮”一词,听起来确实刺耳,但能形象地反映出这一民间美食的吃法,也为这一美食注入了民俗文化。当然,现在的盐池人待客时已经把摊馍切成了块状或条状,吃的时候,再也不用拉来扯去了。
荞面的用途很多,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它还有较强的医疗保健作用,尤其是苦荞,吃起来略有点苦味,但它对糖尿病人降低血糖却大有益处。以前,人们把它当作饲料,现在已逐渐走上了餐桌。
荞面是低产农作物,其产量不高,用途很广。除荞麦面可以当作主食外,荞麦皮的用途也很广泛。荞麦皮性凉,适用于降低脑热。于是盐池人自古至今都用荞麦皮做枕头,一个枕头用上两三年后,拆掉旧皮,再换上新皮,循环往复。
当然,盐池人和荞面的关系还有很多,就连荞麦的茎,一点都不浪费,把它粉碎后是上等的饲料,猪吃了后容易长膘发胖,是绿色猪肉中的主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