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朝三暮四
释义

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 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 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 朝四而暮三, 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列子·黄帝》


狙公,养猴子的人:狙、猕猴。寓言中的狙公是个善使智谋的欺人者,猕猴则是愚蠢的被欺者。狙公想限制猕猴的食量, 又担心猕猴对自己不驯服,便欺骗它们说:“以后给你们橡实(芧xu)吃, 早上三粒,晚上四粒,够了吧?”这些猕猴都直立起来,发着怒。狙公马上改口说:“给你们橡实,早上四粒,晚上三粒,够了吧?”猕猴见改变了分法,以为可多得食物,于是都爬在地上,显得十分高兴。狙公是预谋在胸的,这从文中“先诳之曰”“俄而曰”等处可以看出。“朝三暮四”、“朝四暮三”是一回事,愚蠢的猕猴竟或怒或喜,是因为没有想想问题的实质,而被狙公马上改口这一表面现象和数字游戏迷惑了。
我们不妨对寓意再作深一层探索。欺人者得逞,必有可欺之人使其得逞。狙公之敢于欺骗猕猴,是他“能解狙之意”, 深知猕猴之愚蠢可欺;反过来说,正是猕猴之愚蠢可欺使狙公设下骗局,并得以售其奸。欺人者,被欺者,互为条件而存在。欺人者固属可恨,被欺者也实为可悲。
在叙述故事之后,《列子》还有几句话:“圣人以智笼群愚,亦犹狙公之以智笼众狙也。名实不亏,使其喜怒战!”可见,作者是借这个故事宣扬权谋欺诈的统治术,他把人民视为任人愚弄的猕猴,这表现了作者的错误思想。但在客观上,这个故事却可以启发人们认识,应该重视实在而不要被名称变换或表面现象所迷惑。
《庄子·齐物论》中也用了这则寓言,但文字较为简略。庄子借众狙“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的态度批评当时的一些学术之争是“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竭尽精神坚持自己的一得之见,而不懂得万物彼此相通的道理),这表现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
今天,人们用“朝三暮四”这个成语贬斥那些反复无常、毫无操守、玩弄权术的人,那离它的本来意义已相去十分遥远了。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0: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