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望岳 |
释义 | 望岳
【释】 1.岱宗:泰山又名岱,因泰山居五岳之首,故称岱宗。夫(音fu):指代词。齐鲁:春秋时代的两个国名。齐在泰山以北,鲁在泰山以南。青未了:极言泰山之高大,意思是说,走出齐国的国境,仍可看见它。青:指山色。未了:未尽。 2.造化:指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奇丽的景色。阴阳:山之北为阴,山之南为阳。割昏晓:极言泰山之高峻。山南向阳已晓,山北背日还昏暗,光线幽明如此不同。割:分割。 3.“荡胸”句:意谓山中云气层起,望之使人心胸荡漾,更觉爽朗。眦(音zi):眼眶。入:“入目”之入。 4.会当:合当,一定要。凌:登上。众山小:化用《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 【译】 你若问—— 那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如何? 你便是走出那古老的齐鲁国门, 也仍可远瞻那青青的峰顶飘渺入云。 大自然将千万种神奇秀丽集此一身, 山南山北同一时辰,分割为早晨与黄昏。深吸口气,层层白云荡涤着胸中的万壑,睁大眼睛,归来的鸟儿飞入你的眼神。 一定要攀登到山的绝顶,在那里, 俯瞰群山,高山会立刻矮小几分。 【评】 此诗为杜甫现存最早的作品。当为诗人“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壮游》)开元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736—740)初经泰山之作。 首联揣想,“夫如何”,用设问语气不仅给下文描绘泰山留下空间,而且引领读者共同步入泰山那庄严阔大的境界之中。“三字直管到‘入归鸟’。此诗中大开合也。”(明人王嗣爽《杜臆》)以“青未了”三字来回答“夫如何”,眼界阔大,真神来之笔。中间两联,分别以想象描摹泰山的弘大,“造化”为赞叹语,以引发以下三句的绘形写神。“阴阳”两字,承“造化”而来,以日月星辰来写泰山,正堪匹配,非如此,亦难写泰山之气势也。“荡胸”两字,方始从正面揣想描绘。“入归鸟”三字,以“归鸟”之小、之远,反衬泰山之大,不仅泰山之阔远如在目前,诗人神往、虔诚、凝神远瞩之形象亦在其中矣!结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悬想语,含蕴深厚,一可说诗人尚未能登到山顶,再次印证山之大;二是说诗人对泰山之喜爱,不登绝顶誓不罢休;三是既是说登山,又不是说登山,从而含有了某种人生哲理,成为人们可以广泛使用的名句。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