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有关于谋略的名言名句大全 |
释义 | 有关于谋略的名言名句大全举事必成,不知计数不可。 ——《管子·七法》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孙子·虚实》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孙子·军事》 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孙子·九地》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孙子·计》 兵者,诡道也。 ——《孙子·计》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 ——《孙子·用间》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行远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 ——[西汉]桓宽《盐铁论·贫富》 谋泄则无功,计不设则事不成。 ——[西汉]刘向《说苑·谈丛》 兵不豫定,无以待敌;计不先虑,无以应卒。 ——[西汉]刘向《说苑·谈丛》 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汉书·赵充国传》 军以奇计为谋,以绝智为主,能柔能刚,能弱能强,能存能亡。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军》 夫计谋欲密,攻敌欲疾, 获若鹰击, 战如河决, 则兵未劳而敌自散, 此用兵之势也。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军》 谋之虽多,而决之欲独。 ——[晋]羊祜《请伐吴疏》 朕观千章万句,不出乎“多方以误之”一句而已。 ——[唐]李靖、李世民《李卫公问对》 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 ——[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 为治者莫先于教化,用兵者莫贵于权谋。 ——[宋]韩琦《安阳集·定州阅古堂记》 恃大而不戒,则轻战而屡败;知小而自畏,则深谋而必克。 ——[宋]苏轼《策断二》 善为兵者阴谋。阴谋之守坚于城,阴谋之攻惨于兵。 ——[宋]辛弃疾《九议》 事不前定,不可以应猝;兵不预谋,不可以制胜。 ——[宋]辛弃疾《议练民兵守淮疏》 运奇谋,出奇兵,决机于两阵之间,世之所谓术也。 ——[宋]陈亮《曹公》 声东而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不知其所备。 ——[明]刘基《百战奇略·声战》 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将来之非。 ——[明]洪应明《菜根谭》 人情之所易忽,莫如渐;天下之大可畏,莫如渐。 ——[明]吕坤《呻吟语》 战者角胜之事,非才力智计殊绝于人者不克也。 ——[明]徐光启《练兵疏稿一》 敌我斗争,不仅是军事力量的比赛,而且是政治、经济、文化全部力量的决斗。不仅斗力,更主要的是斗智。 ——刘伯承《对敌斗争与武装建设中最大的经验教训》 在未来的战争中,不仅要组织大规模的物资供应和技术保障,更重要的还是对有生力量的保障。 ——叶剑英《现代战争中的后勤工作》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梓坤《科学发现纵横谈》 要努力通过谈判、收买、离间来瓦解敌人; 可并用或分用这些方法, 不必诉诸战斗。 ——[印度]《摩奴法典》 预期的恐怖即将来临,常常能使敌人在经受磨难之前,接受他们从前不肯接受的条件。 ——[古希腊]欧纳桑德《论将》 愈多运用诈术与谋略,愈能掌握优势。必须欺骗敌人并诱敌失误,以便利用他们的过失。 ——[德国]腓特烈《军事教令》 在战争中,狐狸皮有时也和狮子皮同样的需要,因为当实力失败时,而狡计反能成功。 ——[德国]腓特烈《军事教令》 从来没有一个计划是绝对可靠的,因为在先天上,它总是具有不可靠的因素。 ——[瑞士]安东·亨利·约米尼《战争艺术》 大战术的组织指导原则同战略的组织指导原则一样,就是把自己的主力仅用于对付敌人的一部,仅用于能保障获得最大战果的决定点上。 ——[瑞士]安东·亨利·约米尼《战争艺术》 任何一次出敌不意都是以诡诈(即使是很小程度的诡诈)为基础的。 ——[德国]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狡诈地使用敌对力量来扩大自己,通过对那种力量的使用本身来削弱它,最后通过它本身产生的效果来推翻它。 ——[德国]马克思《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 精神效果可以促成敌人产生恐惧心理。同时必须将“恐惧”扩大成为“恐怖”,才能征服敌人。 ——[法国]杜皮克《会战研究》 不能以武力征服的,靠谋略却每每制胜。 ——[英国]查·丘吉尔《幽灵》 军事谋略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要有能力区别哪些是能够办到的和哪些是不能够办到的。 ——[英国]利德尔·哈特《战略论》 历史上认为一些最有名的计谋,都是真正天才的杰作…… 真正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承受压力和面临危机时智慧和精神的自由发挥,冒险犯难的意志锲而不舍。 ——[德国]马克斯·德尔布吕克《战争艺术史》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