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有关于竹的名言名句集锦 |
释义 | 有关于竹的名言名句集锦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中国)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 后句意谓:嫩绿的竹子在清澈的水畔显得妩媚动人。 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 ————(中国)南朝宋·鲍照《中兴》 何可一日无此君。 ————(中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中国)南朝梁·刘孝先《咏竹》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中国)南朝梁·刘孝先《竹诗》 翠竹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中国)南朝陈·张正见《赋得阶前嫩竹》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中国)唐·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中国)唐·刘禹锡《潇湘神》 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将身卧泪痕。 ————(中国)唐·杜牧《斑竹筒簟》 注意:“湘妃”,四千年前,舜帝南征,逝于江南,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千里迢迢寻夫,到达古苍梧(今湖南九嶷山)之地,闻舜帝死,悲痛欲绝,扶竹痛哭,血泪洒于竹子。 袅娜梢头扫秋月,影穿林下疑残雪。 ————(中国)唐·无名氏《斑竹》 拄到高山未登处,青云路上愿逢君。 ————(中国)唐·刘禹锡《吴兴敬郎中见斑竹杖兼士一绝聊以谢之》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中国)唐·刘禹锡《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中国)唐·岑参《范公丛竹歌》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中国)唐·岑参《范公丛竹歌》 常爱凌寒竹,坚贞可喻人。 ————(中国)唐·李程《赋得竹箭有筠》 何以变真性,幽篁雪中绿。 ————(中国)唐·李彦暐《采桑》 竹,临池,似玉。和烟绿,抱节宁改,贞心自束。 ————(中国)唐·韦式《一字至七字诗》 一丛婵娟色,四面清冷波。气润晚烟重,光闲秋露多。 ————(中国)唐·杨巨源《池上竹》 为重凌霄节,能虚应物心。 ————(中国)唐·卢象《和徐侍郎丛》 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 ————(中国)唐·虞世南《赋得临池竹》 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 ————(中国)唐·韩愈《新竹》 意谓:竹子风姿之高洁胜过肃秋,她坚贞的样态比春天还要动人。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中国)唐·白居易《池上竹》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 ————(中国)唐·邵谒《金谷园怀古》 丈夫志气直如铁,无曲心中道自珍。行密节高霜下竹,方知不枉用心神。 ————(中国)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中国)宋·苏轼《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竹》 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 ————(中国)宋·苏轼《元祐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 次元、伯固、蒙仲游七宝寺,题竹上》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中国)宋·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中国)宋·王安石《于舍弟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虚心高自擢,劲节晚愈瘦。 ————(中国)宋·欧阳修《初夏六氏竹林小饮》 注:“擢”,抽,拔。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侵云去也无心。 ————(中国)宋·李师直《咏竹》 注:“无心”,即虚心。 竹色君子德,猗猗寒更绿。 ————(中国)宋·欧阳修《刑部看竹效孟郊体》 操梃特以高世,姿潇洒以拔俗。 ————(中国)元·赵孟頫《修竹赋》 注:“梃特”,劲直,挺立。 贞姿不受雪霜侵,直节亭亭易见心。 ————(中国)元·马谦斋《双调·水仙子·咏竹》 夹径萧萧竹万枝,云深岩壑媚幽姿。 ————(中国)清·许承祖《云栖寺》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中国)清·郑燮《板桥题画·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中国)清·郑燮《竹石》 一枝一叶总关情。 ————(中国)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凌霜竹箭傲雪梅,直与天地争春回。 ————(中国)清·魏源《行路难》 也许将玲珑剔透悬帘铺簟,/为炙手可热者奉献着凉荫,/也许将横节竖刺呼啸恶声,/教鲜血淋漓者驯服于命运…… ————(中国)公刘《竹问》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