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明妃曲 |
释义 | 明妃曲[宋] 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②。 低徊顾影无颜色③,尚得君王不自持④。 归来却怪丹青手⑤,入眼平生未曾有⑥。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⑦。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⑧; 寄声欲问塞南事⑨,只有年年鸿雁飞⑩。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11)。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12),人生失意无南北(13)。 〔注释〕 ①本篇选自王安石《临川集》。明妃,即王昭君。晋人避司马昭讳改为王明君,故称。原共二首,本篇列第一。作于仁宗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在颂美明妃的绝色和她对祖国的怀恋的同时,也流露出作者不为人知重的感慨。②泪湿春风,泪流满面。杜甫《咏怀古迹》有“画图省识春风面”,这里因以“春风”指面。③低徊,如徘徊,心有感念、犹豫,行动也迟迟不前。顾影,顾视自己的影像,是自我怜惜。无颜色,无动人的颜色,指因伤心而面色惨淡。④不自持,倾倒得把握不了自己。⑤归来,如言“回头来”,指元帝言。丹青手,画师。⑥入眼,指能看得上的。⑦“意态”二句,人的神采从来是画不出来的,毛延寿因所画的昭君不如本人而被杀实是冤枉。⑧着尽汉宫衣,衷心思汉,所以常穿汉宫衣。日久,衣皆穿尽。⑨塞南,边塞以南,指汉王朝地域。⑩“只有”句,相传鸿雁可以传书信,但明妃只见雁飞,不见书至。(11)“好在”,如言“好吧”;是问候语,有时用在被问候者之前。毡城,匈奴所居毡帐,这里指居住在毡城的生活。(12)咫尺,极近的距离。咫(zhi只),八寸为咫。长门,长门宫。阿娇,姓陈,汉武帝的皇后。后失宠,退居长门宫。(13)无南北,不分南北,是说北国,南朝均有失意人。 〔分析〕 以昭君出塞为题材的诗歌,历代不乏名作。如晋石崇的《王明君》,以叙事见长;杜甫的《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则抒情深挚,凄婉欲绝,都脍炙人口,千古传颂。但泛览此类作品,主题大都类同,都代昭君倾吐哀怨。唯独王安石《明妃曲》二首,蹊径独辟,另具识见,不同凡响。 本篇原列第一。“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作者以细处入手,开篇就写昭君远嫁的场景,将历史的距离消逝得无影无踪,作者犹如这一历史事件的亲眼目睹者,动情地描述着昭君的哀怨,通过写她的泪、她低垂的鬓脚、她的“低徊”、“顾影”、“不自持”,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但细微的场面却烘托出一个悲字。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这里作者转换了叙述角度,写汉元帝的心理活动,以此暗衬昭君的美。没能拥有昭君的姿容,全怪画师的失职,也说明汉皇的昏庸。“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这是王安石的精心之笔,《西京杂记》中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这种说法向来为世人所接受,这样毛延寿似乎也成了不可饶恕的罪人,王安石一反这种说法,并不是为毛延寿鸣不平,而是以他作为陪衬之笔,并不是他有意将昭君画丑,而是他没能力画出昭君的“意态”。诗到此,将昭君的悲剧推到高潮,也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像空间去品评昭君的容貌,无须作者直言明妃的倾国倾城之美。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叙述角度再次转换,写昭君远嫁后的心理活动,“欲问”、“只有”饱含昭君无穷的的孤独和落寞,和杜甫“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意境一样悲凉。“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这就是昭君远嫁的使命和命运。“万里”、“好”、“莫”字字透着归汉的无望。 最后两句是作者水到渠成的议论,联系作者写此诗的年代,正值宋仁宗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离他任宰相提出变法还有十年,跃跃欲试的激情可以想见。“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一方面讽刺汉元帝的昏庸,一方面略有自况,盼望得到仁宗的赏识。 作者写历史人物和事件,不落俗套,善用烘托和细致的心理描写来精心构思,通过人物心理和场景的转换向读者展示了历史的生动场面。镂刻人物内心世界语言简练,将巧妙的构思深藏于每一句平静的叙述之中,仿佛自己只是一个不带主观色彩的叙述者和镜头组接者,其实不然,如写昭君的美所用的手法令人叫绝。杜甫的《咏怀古迹》全诗透着气势磅礴的议论格调,而王安石的《明妃曲》则将心机深藏幕后,在自然生动的描述中,使作者要调动的一切情绪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王安石的诗歌特点。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