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尋魂飄颻,南夢山嶇嶔。”詩句出處:《連州吟》;是唐朝詩人孟郊的作品。
春風朝夕起,吹綠日日深。試為連州吟,淚下不可禁。 連山何連連,連天碧岑岑。哀猿哭花死,子規裂客心。 蘭芷結新佩,瀟湘遺舊音。怨聲能翦弦,坐撫零落琴。 羽翼不自有,相追力難任。唯憑方寸靈,獨夜萬裡尋。 方尋魂飄颻,南夢山嶇嶔。仿佛驚魍魎,悉窣聞楓林。 正直被放者,鬼魅無所侵。賢人多安排,俗士多虛欽。 孤懷吐明月,眾毀鑠黃金。願君保玄曜,壯志無自沉。 朝亦連州吟,暮亦連州吟。連州果有信,一紙萬裡心。 開緘白雲斷,明月墮衣襟。南風嘶舜琯,苦竹動猿音。 萬裡愁一色,瀟湘雨淫淫。兩劍忽相觸,雙蛟恣浮沉。 鬥水正回斡,倒流安可禁。空愁江海信,驚浪隔相尋。
|
【註釋】:
方:
(一)①並列。《莊子·山木》:“方舟而濟於河。”也指竹木編成的筏子。《詩經·周南·漢廣》:“江之永矣,不可方思。”②方圓。表面積。《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孫權)割據江東,地方數千裡。”③正方;方形。與圓相對。《周禮·考工記·輿人》:“圜者中規,方者中矩。”④方向;方位。《墨子·公輸》:“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⑤方面。《楚辭·九辯》:“心怵惕而震蕩兮,何所憂之多方?”(怵惕:戒懼。)⑥正直。《新語·慎微》:“然後忠良方直之人,則得容於世而施於政。”⑦地區;區域。黃宗羲《柳敬亭傳》:“且五方土音,鄉俗好尚,習見習聞。”⑧指地。古人以為天圓地方,故稱地為方。《淮南子·本經》:“戴圓履方。”⑨方法;辦法。《荀子·大略》:“博學而無方。”⑩藥方;處方。《後漢書·華佗傳》:“精於方藥。”(11)道理。《荀子·君道》:“尚賢使能,則民知方。”(尚:尊崇。)(12)比擬;比方。《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贊》:“票(piāo)騎亦方此意,為將如此。”(票騎:指霍去病。)(13)副詞。1.正在。《漢書·高帝紀》:“沛公、項羽方攻陳留。”2. 剛剛。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廡下一生伏案臥,方成草。”3. 就要。《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十三年》:“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治:訓練。會獵:一同打獵,是交戰的婉辭。)(14)介詞。正當。《莊子·養生主》:“方此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 (二)páng [方羊]徘徊。《左傳·哀公十七年》:“如魚窺尾,衡流而方羊。”尋:
①[量]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千~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②[動]尋找。陶淵明《桃花源記》:“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向所志。”③[動]重溫。《公羊傳·成公三年》:“聘而言盟者,~舊盟也。”④[動]用,使用。劉向《說苑·敬慎》:“青青不伐,將~斧柯。”⑤[副]不久。李密《陳情表》:“詔書特下,拜臣郎中;~蒙國恩,除臣洗馬。”⑥[尋常] 1.[量]長度單位。八尺為尋,兩尋為常。“尋常”指不長,或不寬。《韓非子·五蠹》:“佈帛~~,庸人不釋。”2. [形]普通,一般。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百姓傢。”魂:
①舊時指能離開形體而存在的人的精神。《楚辭·大招》:“魂乎歸來,無東無西,無南無北隻!”(隻:語氣詞。表示感嘆。)《左傳·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魂,既生魄,陽曰魂。”②泛指事物的精神。溫庭筠《華清宮和杜舍人》:“杜鵑魂厭蜀,蝴蝶夢悲莊。”(杜鵑:傳說蜀帝杜宇所化。蝴蝶夢:《莊子·齊物論》說莊子夢為蝴蝶。)蘇軾《再用松風亭下韻》:“羅浮山下梅花村,玉雪為骨冰為魂。”③指人的精神;意念。白居易《夢裴相公》:“五年生死隔,一夕魂夢通。”(裴相公:指裴度,曾多次為相。)《呂氏春秋·禁塞》:“自今單唇幹肺,費神傷魂。”(單唇:唇力彈盡。幹肺:肺氣枯竭。)飄:
①旋風;大風。常“飄風”連用。《莊子·天下》:“若飄風之還,若羽之旋。”也指風吹。《楚辭·九歌·山鬼》:“東風飄兮神靈雨。”(雨:下雨。)②飛揚;飄揚。宋之問《靈隱寺》:“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③流浪;生活不安定。《北史·胡叟傳》:“叟孤飄坎𡒄(lǎn),未有仕路。”(坎𡒄:不得志。)[飄零]1.墜落;飄落。白居易《惜牡丹花二首》之二:“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2.流落失意。劉滄《旅館書懷》:“兄弟飄零寄海邊。”(寄:寄居。)[飄颻(yáo)]也作“飄搖”。隨風搖動或飛揚。曹植《雜詩六首》之二:“轉蓬離本根,飄颻隨長風。”(蓬:草名。)夢:
①[名]睡眠中的幻想。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桃燈看劍,~回吹角連營。”②[動]做夢,夢見。《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與海神戰。”③[名]比喻幻想。《荀子·解蔽》:“不以~劇亂知。”簟:
①供坐臥用的竹席。《詩經·小雅·斯幹》:“下莞上簟,乃安斯寢。”②竹名。元·李衎《竹譜詳錄·竹品譜》:“簟竹生賓象山及浙東諸郡,枝葉如常竹,每節長四五尺,或倍之,圍至一尺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