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註釋】:

故:

①緣故;原因。王安石《讀孟嘗君傳》:“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高叔嗣《簡袁永之獄中》:“罪至欲何言,直以愚慵故。”②事。《韓非子·顯學》:“不道仁義者故,不聽學者之言。”(者:之。)特指祭祀、期會等大事。《禮記·玉藻》:“君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③事故。《孟子·盡心上》:“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④原來的;舊有的。袁凱《客中夜坐》:“落葉蕭蕭江水長,故園歸路更茫茫。”蘇洵《六國論》:“從六國破亡之故事。”⑤老朋友;舊交。曹丕《與吳質書》“昔年疾疫,尋故鄉離其災。”⑥去世。張居正《答總督王鑒川計處黃酋》:“近報吉能亦於三月三日病故。”(吉能:人名。)⑦副詞。1.本來。李白《白頭吟》:“兔絲故無情,隨風任傾倒。”2.仍然。古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大人:對長輩的敬稱。)3. 故意。《史記·陳涉世傢》:“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之,忿恚尉。”⑧連詞。表示因果;“所以”。蘇洵《六國論》:“故曰弊在賂秦也。”2. 猶則,便。《周易·豫》:“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tè);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忒:差錯。)

墅:

①鄉間草屋;田舍。陸遊《春晚苦雨》:“垂老臥村墅。”曹植《太山梁甫行》:“八方各異氣,千裡殊風雨。劇哉邊海民,寄身於草墅。”(異氣:謂不同的風俗。劇:甚。)②別館;供遊樂休息的園林房屋。《南齊書》:“山圖於新林立墅舍,晨夜往還。”

即:

①走近;靠近。《論語· 子張》: “望之儼(yǎn)然,即之也溫。”(儼然:莊重。溫:溫和。)《詩經·衛風·氓》:“匪來貿絲,來即我謀。”②至;到。《儀禮·聘禮》:“賓即館。卿大夫勞賓,賓不見。”(館:賓館。勞:慰問。)③就著(某種事物)。《史記·吳王濞列傳》:“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④就在(某時,某地);就(某物)。《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天子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即軍中拜車騎將軍青為大將軍。”⑤當下;當時。《漢書·龔遂傳》:“(盜賊)聞遂教令,即時解散。”⑥副詞。1. 就是。《漢書·原涉傳》:“(王)遊公母即祁太伯母也。”2.立即;馬上。《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即遣兵三萬以助備。”⑦連詞。1.假如;假使。《史記·季佈欒佈列傳》:“將軍能聽臣,臣敢獻計;即不能,願先自剄(jǐng)。”(臣:謙稱。敢:謙詞。自剄:自殺。)2.相當於“則”。《史記·項羽本紀》:“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鹽鐵論·本議》:“賤即買,貴則賣。”3.即令;即使。方苞《獄中雜記》:“其傷於縛者,即幸留,病數及瘳,或竟成痼疫。”

灃:

①水名。在陜西境內。《史記·封禪書》:“霸、產、長水、灃、澇、涇、渭皆非大川。”②[灃沛]雨水盛的樣子。《風俗通·聲音》:“暴風亟至,大雨灃沛。”䒠 fēng 草木茂盛。謝惠連《豫章行》:“憔悴謝華䒠。”

川:

水道;河流。《周禮·考工記·匠人》:“兩山之間,必有川焉。”《商君書·弱民》:“濟大川而無舡(xiāng)楫。”

數:

(一)①計算。《莊子·庚桑楚》:“簡發而櫛,數米而炊。”(櫛:梳。)②比較起來最突出。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國初以來畫鞍馬,神妙獨數江都王。”③責備;列舉(罪行)。《左傳·昭公二年》:“使吏數之。”④稱說;訴說。《後漢書·禰衡傳》:“馀子碌碌,莫足數也。”(馀子:其餘的人。)施鑒《天仙子·秋閨》:“無人處,深深語,天涯往事難重數。” (二)shù ①數目。《莊子·秋水》:“號物之數謂之萬。”②數詞。幾;幾個。陳恭尹《秋日西郊宴集》:“欲灑新亭數行淚,南朝風景已全非。”(新亭:亭名。)③算術。《周禮·地官·大司徒》:“三曰六藝:禮、樂、射、禦、書、數。”④天命;氣數。《史記·李將軍列傳》:“以為李廣老,數奇,毋令當單於。”⑤規律;法則。《禮記·月令》:“凡舉大事,毋逆大數,必順其時。”⑥技藝;方術。《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 (三)shuò ①多次;頻繁。柳宗元《捕蛇者說》:“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②副詞。屢次。《孫子·行軍》:“屢賞者窘也,數罰者困也。” (四)cù 細;密。《孟子·梁惠王上》:“數罟(gǔ)不入洿(wū)池,魚鱉不可勝食也。”(罟:網。洿池:池塘。)

畝:

①田埂;田壟。《詩經·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南東其畝。”②地積單位。《孟子·梁惠王上》:“五畝之宅,樹之以桑。”[隴畝]農田。杜甫《兵車行》:“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南畝]泛稱農田。杜牧《阿房宮賦》:“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棟:正梁。)

均:

①公平;平均。《詩經· 小雅·北山》:“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賢:賢才。)《論語·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韓愈《孟東野夫子》:“問天主下人,薄厚胡不均?”②全;都。《商君書·墾令》:“均出餘子之使令,以世使之。”《墨子·尚同下》:“是故古之聖王之治天下也,千裡之外有賢人焉,其鄉裡之人皆未之均聞見也。”③等同;同樣。《荀子·議兵》:“令進而不進,猶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論衡·奇怪》:“天人同道,好惡均心。”《鶡冠子·環流》:“酸咸甘苦之味相反,然其為善均也。”④協調;調和。《後漢書·律歷志上》:“均其中弦,令與黃鐘相得,案畫以求諸律,無不如數而應者矣。”(黃鐘:古十二律之一,聲調最洪大響亮。)⑤同“鈞”。古代制造陶器的轉輪。《管子·七法》:“不明於則而欲出號令,猶立朝夕於運均之上。”(則:法則,根本。朝夕:測日影的表。運均:運旋著的制陶轉輪;指難辨東西。)⑥衡量;比較。《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與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⑦計量單位。《漢書·食貨志下》:“請法古,令官作酒,以二千五百石為一均,率開一盧以賣。”(率:一概;一律。盧:酒甕。)⑧副詞。皆;都。《齊民要術·小豆》:“豆角三青兩黃,拔而倒豎籠叢之,生者均熟。”(籠叢:堆放在一起。)

肥:

①肥胖。《漢書·趙充國傳》:“今虜馬肥,糧食方饒,擊之恐不能傷害。”②茁壯;粗大。韓愈《山石》:“芭蕉葉大支子肥。”③肥沃;富饒。《韓非子·說林下》:“爭肥饒之地。”

磽:

①土地堅硬而貧瘠。《漢書·賈山傳》:“地之磽者,雖有善種,不能生焉。”②同“墝”。土地板結多沙石;不肥沃。曾鞏《分寧縣雲峰院記》:“田高下磽腴,隨所宜雜植五谷。”


发布时间:

所在栏目:诗句大全·卷3
上一篇:浩浩海裔,不威而同。

下一篇:钟陵八郡多名守,半是西方社中友。
  • 故墅即沣川,数亩均肥硗。

    “故墅即沣川,数亩均肥硗。”诗句出处:《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 【注释】:

    故:

    ①缘故;原因。王安石《读孟尝君传》:“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高叔嗣《简袁永之狱中》:“罪至欲何言,直以愚慵故。”②事。《韩非子·显学》:“不道仁义者故,不听学者之言。”(者:之。)特指祭祀、期会等大事。《礼记·玉藻》:“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③事故。《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④原来的;旧有的。袁凯《客中夜坐》:“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苏洵《六国论》:“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⑤老朋友;旧交。曹丕《与吴质书》“昔年疾疫,寻故乡离其灾。”⑥去世。张居正《答总督王鉴川计处黄酋》:“近报吉能亦于三月三日病故。”(吉能:人名。)⑦副词。1.本来。李白《白头吟》:“兔丝故无情,随风任倾倒。”2.仍然。古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大人:对长辈的敬称。)3. 故意。《史记·陈涉世家》:“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之,忿恚尉。”⑧连词。表示因果;“所以”。苏洵《六国论》:“故曰弊在赂秦也。”2. 犹则,便。《周易·豫》:“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tè);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忒:差错。)

    墅:

    ①乡间草屋;田舍。陆游《春晚苦雨》:“垂老卧村墅。”曹植《太山梁甫行》:“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异气:谓不同的风俗。剧:甚。)②别馆;供游乐休息的园林房屋。《南齐书》:“山图于新林立墅舍,晨夜往还。”

    即:

    ①走近;靠近。《论语· 子张》: “望之俨(yǎn)然,即之也温。”(俨然:庄重。温:温和。)《诗经·卫风·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②至;到。《仪礼·聘礼》:“宾即馆。卿大夫劳宾,宾不见。”(馆:宾馆。劳:慰问。)③就着(某种事物)。《史记·吴王濞列传》:“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④就在(某时,某地);就(某物)。《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车骑将军青为大将军。”⑤当下;当时。《汉书·龚遂传》:“(盗贼)闻遂教令,即时解散。”⑥副词。1. 就是。《汉书·原涉传》:“(王)游公母即祁太伯母也。”2.立即;马上。《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即遣兵三万以助备。”⑦连词。1.假如;假使。《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jǐng)。”(臣:谦称。敢:谦词。自刭:自杀。)2.相当于“则”。《史记·项羽本纪》:“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盐铁论·本议》:“贱即买,贵则卖。”3.即令;即使。方苞《狱中杂记》:“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及瘳,或竟成痼疫。”

    沣:

    ①水名。在陕西境内。《史记·封禅书》:“霸、产、长水、沣、涝、泾、渭皆非大川。”②[沣沛]雨水盛的样子。《风俗通·声音》:“暴风亟至,大雨沣沛。”䒠 fēng 草木茂盛。谢惠连《豫章行》:“憔悴谢华䒠。”

    川:

    水道;河流。《周礼·考工记·匠人》:“两山之间,必有川焉。”《商君书·弱民》:“济大川而无舡(xiāng)楫。”

    数:

    (一)①计算。《庄子·庚桑楚》:“简发而栉,数米而炊。”(栉:梳。)②比较起来最突出。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国初以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③责备;列举(罪行)。《左传·昭公二年》:“使吏数之。”④称说;诉说。《后汉书·祢衡传》:“馀子碌碌,莫足数也。”(馀子:其余的人。)施鉴《天仙子·秋闺》:“无人处,深深语,天涯往事难重数。” (二)shù ①数目。《庄子·秋水》:“号物之数谓之万。”②数词。几;几个。陈恭尹《秋日西郊宴集》:“欲洒新亭数行泪,南朝风景已全非。”(新亭:亭名。)③算术。《周礼·地官·大司徒》:“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④天命;气数。《史记·李将军列传》:“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⑤规律;法则。《礼记·月令》:“凡举大事,毋逆大数,必顺其时。”⑥技艺;方术。《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三)shuò ①多次;频繁。柳宗元《捕蛇者说》:“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②副词。屡次。《孙子·行军》:“屡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 (四)cù 细;密。《孟子·梁惠王上》:“数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罟:网。洿池:池塘。)

    亩:

    ①田埂;田垄。《诗经·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南东其亩。”②地积单位。《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陇亩]农田。杜甫《兵车行》:“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南亩]泛称农田。杜牧《阿房宫赋》:“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栋:正梁。)

    均:

    ①公平;平均。《诗经· 小雅·北山》:“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贤:贤才。)《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韩愈《孟东野夫子》:“问天主下人,薄厚胡不均?”②全;都。《商君书·垦令》:“均出余子之使令,以世使之。”《墨子·尚同下》:“是故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千里之外有贤人焉,其乡里之人皆未之均闻见也。”③等同;同样。《荀子·议兵》:“令进而不进,犹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论衡·奇怪》:“天人同道,好恶均心。”《鹖冠子·环流》:“酸咸甘苦之味相反,然其为善均也。”④协调;调和。《后汉书·律历志上》:“均其中弦,令与黄钟相得,案画以求诸律,无不如数而应者矣。”(黄钟:古十二律之一,声调最洪大响亮。)⑤同“钧”。古代制造陶器的转轮。《管子·七法》:“不明于则而欲出号令,犹立朝夕于运均之上。”(则:法则,根本。朝夕:测日影的表。运均:运旋着的制陶转轮;指难辨东西。)⑥衡量;比较。《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与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⑦计量单位。《汉书·食货志下》:“请法古,令官作酒,以二千五百石为一均,率开一卢以卖。”(率:一概;一律。卢:酒瓮。)⑧副词。皆;都。《齐民要术·小豆》:“豆角三青两黄,拔而倒竖笼丛之,生者均熟。”(笼丛:堆放在一起。)

    肥:

    ①肥胖。《汉书·赵充国传》:“今虏马肥,粮食方饶,击之恐不能伤害。”②茁壮;粗大。韩愈《山石》:“芭蕉叶大支子肥。”③肥沃;富饶。《韩非子·说林下》:“争肥饶之地。”

    硗:

    ①土地坚硬而贫瘠。《汉书·贾山传》:“地之硗者,虽有善种,不能生焉。”②同“墝”。土地板结多沙石;不肥沃。曾巩《分宁县云峰院记》:“田高下硗腴,随所宜杂植五谷。”


    发布时间:

    所在栏目:诗句大全·卷3
    上一篇:浩浩海裔,不威而同。

    下一篇:钟陵八郡多名守,半是西方社中友。

  • 发布时间:

    所在栏目:诗句大全·卷3
    上一篇:浩浩海裔,不威而同。

    下一篇:钟陵八郡多名守,半是西方社中友。
  • 诗文 故墅即沣川,数亩均肥硗。
    释义
    • 故墅即灃川,數畝均肥磽。

      “故墅即灃川,數畝均肥磽。”詩句出處:《遊朝陽巖遂登西亭二十韻》;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作品。

    謫棄殊隱淪,登陟非遠郊。所懷緩伊鬱,詎欲肩夷巢。
    高巖瞰清江,幽窟潛神蛟。開曠延陽景,回薄攢林梢。
    西亭構其巔,反宇臨呀庨。背瞻星辰興,下見雲雨交。
    惜非吾鄉土,得以蔭菁茆。羈貫去江介,世仕尚函崤。
    故墅即灃川,數畝均肥磽。臺館葺荒丘,池塘疏沉坳。
    會有圭組戀,遂貽山林嘲。薄軀信無庸,瑣屑劇鬥筲。
    囚居固其宜,厚羞久已包。庭除植蓬艾,隟牖懸蠨蛸。
    所賴山川客,扁舟枉長梢。挹流敵清觴,掇野代嘉肴。
    適道有高言,取樂非弦匏。逍遙屏幽昧,淡薄辭喧呶。
    晨雞不餘欺,風雨聞嘐嘐。再期永日閑,提挈移中庖。
    谪弃殊隐沦,登陟非远郊。所怀缓伊郁,讵欲肩夷巢。
    高岩瞰清江,幽窟潜神蛟。开旷延阳景,回薄攒林梢。
    西亭构其巅,反宇临呀庨。背瞻星辰兴,下见云雨交。
    惜非吾乡土,得以荫菁茆。羁贯去江介,世仕尚函崤。
    故墅即沣川,数亩均肥硗。台馆葺荒丘,池塘疏沉坳。
    会有圭组恋,遂贻山林嘲。薄躯信无庸,琐屑剧斗筲。
    囚居固其宜,厚羞久已包。庭除植蓬艾,隟牖悬蟏蛸。
    所赖山川客,扁舟枉长梢。挹流敌清觞,掇野代嘉肴。
    适道有高言,取乐非弦匏。逍遥屏幽昧,淡薄辞喧呶。
    晨鸡不余欺,风雨闻嘐嘐。再期永日闲,提挈移中庖。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2: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