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注释】:

纵:

(一)[纵臾rǒng]鼓动别人作坏事。《汉书·衡山王刘赐传》:“日夜纵臾王谋反事。” (二)zòng ①放;发。《史记·吴太伯世家》:“于是吴王遂纵兵追之。”《淮南子·人间》:“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②释放;放走。《旧唐书·杨恭仁传》:“纵所俘还之。”③放任;不加约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纵敌,患生。”《荀子·富国》:“天下害生纵欲。”④腾跃。王充《论衡·道虚》:“若士者举臂而纵身,遂入云中。”⑤即使。《左传·庄公十四年》:“纵弗能死,其又奚言?”《吕氏春秋·下贤》:“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⑥纵;竖;与“横”相对。《吕氏春秋·辩土》:“衡行必得,纵行必术。”(术:直。)东方朔《七谏·沉江》:“不别横之与纵。”⑦战国时期六国的合纵。《淮南子·要略》:“故纵横修短生焉。”⑧踪迹。《史记·酷吏列传》:“言变事纵迹安起?”

纵横:

①奔放。杜甫《戏为六绝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②纷陈,交错。曹植《侍太子坐》:“清醴盈金觞,馔~~陈。”③合纵连横的缩语。《新语·辨惑》:“因其刚柔之势,为作~~之术。”④经营天下。魏征《述怀》:“~~计不就,慷慨志犹存。”⑤分散。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骆驿,各有所趣。”

横:

(一)①横贯;横放着。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天工开物·舟车·车》:“四轮者前后各横轴一根。”②横的方向。1. 东西向的。与“纵”相对。扬雄《太玄·玄莹》:“立天之经曰阴与阳,形地之纬曰纵与横。”范望注:“南北为纵,东西为横。”2. 横向的;横着的。与“直”、“竖”相对。《吕氏春秋·贵直》:“行人烛过免胄横戈而进。”3. 跟物体长的一边垂直的。与“直”、“纵”相对。《天工开物·舟车·漕舫》:“凡风从横来名曰抢风。”③横贯;横渡。《汉书·扬雄传上》:“将祭后土,上乃帅群臣横大河,凑汾阴。”(凑:奔赴。)④充满。苏轼《前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⑤广;广阔。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汤汤:水流大而急。)⑥错杂。《孟子·滕文公上》:“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⑦战国时外交策略“连横”的省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要在强兵,破驰说(shuì)之言从横者。” (二)hèng ①蛮横;强暴。《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孟子·万章下》:“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②意外;出乎意料;预料不到。《淮南子·诠言训》:“内修极而横祸至者,皆天也。”

无:

①没有。跟“有”相对。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②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商君书·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弱也?”③连词。表示条件,相当于“无论”、“不论”。《诗经·鲁颂·沣水》:“不小不大,从公于迈。”④通“毋”。不要。《古诗源·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⑤非;不是。《管子·形势》:“则国非其国,而民无其民也。”⑥语气词。用于疑问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否”。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状:

①形状;样子。《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阳虎:人名。)②情形。马中锡《中山狼传》:“是皆不足以置信也。试再囊之,我观其状,果困苦否。”(置信:相信。)③陈述或描绘。《庄子·德充符》:“自状其过。”④文体的一种。向上级陈述意见或记载事件的文体。《北史·杨引传》:“为郡县乡闾三百余人,上状称美。”《汉书·赵充国传》:“充国上状。”

同:

①会合;聚集。《诗经·小雅·吉日》:“兽之所同,麀(yōu)鹿麌(yǔ)麌。”(麀:母鹿。麌麌:兽群聚貌。)庾信《燕射歌辞·角调曲》:“泾渭同流,清浊异能。”②古代诸侯按时朝见天子之礼。《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如:或者。端:玄端;诸侯祭服。章甫:黑色冠名。相:主持赞礼者。)③相同;与“异”相对。《吕氏春秋·察今》:“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④共;共用;同一个。《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文天祥《正气歌》:“牛骥同一皂。”(皂:通“槽”。牛马槽。)⑤统一;同一。《三国志 · 吴书 ·吴主传》:“同船济水。”《礼记·中庸》:“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伦:伦常纲纪。)⑥偕同。古乐府《木兰诗》:“同行十二年。”⑦参与。《武经总要》前集:“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疑。”(任:责任;职位。)⑧和谐;安定。《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谋闭:停止用计谋。外户:从外面关的门。)⑨整齐。《诗经 ·小雅·车攻》:“我马既同。”⑩古代土地面积单位,方百里为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11)古代乐律中的阴律,又称“吕”。《周礼·春官·典同》:“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

不:

(一)①不。《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诗经·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悬)特兮。”(特:三岁的兽。)②非;不是。《荀子·君道》:“能中是者取之,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③无;没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不德而有功。”④未。《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⑤句中助词。无实义。《逸周书·皇门》:“我不则寅哉寅哉!”[不禄]士死的讳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二)fū花萼。后作“柎”。《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wěi)。”(常棣:即棠梨树。 鄂:同“萼”。 :有光采。)

系:

①悬挂。曹植《辅臣论》:“群言系于口。”②捆绑。《淮南子·本经》:“系绊其足以禁其动。”③继续;连接。班固《东都赋》:“系唐统,接汉绪。”④带子。古乐府《陌上桑》:“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⑤世系;谱系。《新唐书·桑道茂传》:“桑道茂者,寒人,失其系望。”

之:

①到……去。《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晋、卫:皆诸侯国名。)《汉书·高帝纪》:“沛公引兵之薛。”(沛公:刘邦。薛:地名。)②直到。《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mǐ)它。”(矢:发誓。靡它:没有他心。)③代词。1. 指代人和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他(它)们”。《左传·隐公元年》:“(姜氏)爱共叔段,欲立之。”(共叔段:人名。)《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时:按时。习:演习。)2.指示代词。“这”、“这个”。《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④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诗经· 召南·羔羊》:“羔羊之皮。”2. 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虞:料想。涉:进入。)3.用于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相当于“是”。《墨子·公输》:“宋何罪之有?”4.用于句中或句末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左传·庄公十年》:“公将鼓之。”(鼓:击鼓。)《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bó)然兴之矣。”(浡然:兴起的样子。)


诗文 撒手纵横无*,状同不系之舟。
释义

撒手纵横无*,状同不系之舟。

“撒手纵横无*,状同不系之舟。”诗句出处:《木兰花慢三首》;是元朝诗人王丹桂的作品。

叹滔滔苦海,任群迷,恣漂游。被有限形躯,无涯爱欲,一向拘囚。空生万千计较,况百年、短景不常留。贪为名深利切,岂期水远山悠。如流。岁月相催,宜省悟,觅抽头。向太一峰前,双林树下,早把心收。从来既知是错,待番番、放下便休休。撒手纵横无*,状同不系之舟。

忆当时颖脱,道情浓,世缘疏。爱古洞深溪,苍松翠柏,万景齐敷。箪瓢粗为遣日,乐贫闲、况味胜莼芦。千古昏昏醉梦,廓然一旦樵苏。瑶图。宝幽微,精勤佩,未尝辜。庆灵验昭昭,心花灿灿,并没凋殂。威雄猛持慧剑,屏三尸、六贼泯狂徒。永保胎仙出入,往来紫府清都。

又中秋届候,日初沈,夜微凉。对烟障云屏,良朋益友,逸兴何长。飙然玉轮宛转,历茫茫、巨浸跃天网。碾破玻璃万顷,洞明三界十方。宜将。火枣交梨,开清赏,胜飞觞。肆雅志幽怀,遐襟旷迹,百虑俱忘。*思教风始振,感重阳、隐语示回阳。桂树香传十九,致余极味先尝。

以上王丹桂作品《木兰花慢》共3首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