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拟咏怀(其七) |
释义 | 拟咏怀(其七)题解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①。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②。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③。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④。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⑤。 注释 ①榆关:或称榆塞,在今陕西省榆林县东。这里代指通往南方的关口。汉使:汉朝的使臣,这里代指南朝的使者。 ②胡笳、羌笛:都是北方民族的乐器。 ③纤腰:细腰。素:束腰的白绢。 横波:指眼睛。这两句是说,腰围减细、身体已经消瘦,眼睛也哭坏了。 ④恨心:指离恨。红颜:指青春。这两句是说,自己有无穷无尽的离愁别恨,忧能伤人,青春的年华也没有什么了。 ⑤精卫填海:相传炎帝的女儿溺于东海之中,心恨不已,化为精卫鸟,口衔西山的木石,企图填平东海。 赏读 开头两句“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说明由于当时南北阻隔,因此听不到故国的一点儿消息。表述了羁身北国的孤寂凄凉和思念故国的深切感情。“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两句,用北方的音乐衬托自己内心的痛苦,不但不能使人心旷神怡,反而使人伤心落泪,庾信内心充满了难言的痛苦。 “纤腰减束素”以下四句借闺中女子的愁恨引以自喻,因为思念故国,忧愁哀思,饮食日减,所以身体日渐消瘦,终日流泪也使眼睛失去了光彩,脸颊失去了红润,人变得衰老了。进一步说明被迫屈节仕敌的刻骨铭心的愤恨。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连用两个典故,表明自己报仇复国的心迹,但南归故国的愿望就像枯木填平大海,被河水断开的两山重合一样不能实现。 这首诗语言清丽,对仗工整,格调悲慨苍凉,颇具特色。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