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走南涧,春禽始嘤呦。”诗句出处:《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
役名则已勤,徇身则已媮。 我诚愚且拙,身名两无谋。 始者学书判,近亦知问囚。 但知今当为,敢问向所由。 士方其未得,唯以不得忧。 既得又忧失,此心浩难收。 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 尘埃虽未脱,暂憩得一漱。 我欲走南涧,春禽始嘤呦。 鞅掌久不决,尔来已徂秋。 桥山日月迫,府县烦差抽。 王事谁敢愬,民劳吏宜羞。 中间罹旱,欲学唤雨鸠。 千夫挽一木,十步八九休。 渭水涸无泥,菑堰旋插修。 对之食不饱,余事更遑求。 近日秋雨足,公余试新篘。 劬劳幸已过,朽钝不任锼。 秋风迫吹帽,西阜可纵游。 聊为一日乐,慰此百日愁。
|
【注释】:
欲:
①欲望;愿望。又作“慾”。《孟子·离娄下》:“从(纵)耳目之欲。”《孙子兵法·谋攻》:“上下同欲者胜。”②想要。《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需要。《齐民要术·耕田》:“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④副词。将要;快要。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⑤情欲;贪欲。刘伶《酒德颂》:“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走:
①跑;逃跑。《战国策·赵策四》:“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孟子·梁惠王上》:“弃甲曳兵而走。”杜甫《石壕吏》:“老翁逾墙走。”②步行。《礼记·玉藻》:“走而不趋。”(趋:快步走。)③奔向;趋向。晁错《论贵粟疏》:“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亡:无。)杜牧《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④移动;挪动。苏轼《新滩阻风》:“初闻似摇扇,渐觉平沙走。”⑤离开;离去。《南史·张畅传》:“今城内乏食,百姓咸有走情。”⑥通过;经由。蒋士铨《香祖楼·挞蚓》:“夫妻免得充军,且向洋舡(chuán)走水。”(舡:同“船”。)⑦谦词,等于说仆人。司马迁《报任安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牛马走:意思是像牛马一样被驱使的仆人。)⑧谦称,等于“我”。张衡《东京赋》:“走虽不敏,庶斯达矣。”(庶:希望。)[走狗]1. 善跑的猎狗。《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2.受人豢养帮助作恶的人。《聊斋志异·田七郎》:“操杖隶皆绅家走狗。”涧:
①夹在两山间的小水沟。《诗经·召南·采蘋》:“于以采蘋,南涧之滨。”(蘋:蕨类植物。)②水名。在今河南省。春:
①春天,春季。《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②年;岁。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一卧东山三十春。”③生机;生命。欧阳修《奉使道中寄垣师》:“塞垣春枯积雪溜,沙砾威怒黄云愁。”(塞垣:指长城。溜:流水。)④指年轻女子的形态。崔珏(jué)《有赠》:“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春水:指女子的眼睛。)⑤春色;喜色。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谚云:‘蓬开先百草,戴了春不老。’”⑥春情;情欲。《诗经·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春,吉士诱之。”⑦指酒。司空图《诗品·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茅屋。”禽:
①擒捉;捕捉;猎获。后作“擒”。《吕氏春秋·季秋》:“命主祠祭禽于四方。”②兽的总称。《论衡·遭虎》:“虎也诸禽之雄也。”③鸟兽的总称。《周易·师》:“田有禽。”《论衡·物势》:“以十二辰之禽效之。”(十二辰:十二地支。效:证明。)④特指鸟类。《孟子·梁惠王上》:“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始:
①开头;指事情的开端。《老子》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②当初。与“今”相对。《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③首先。与“后”相对。韩愈《赠张童子序》:“始自县考试,定其可举者,然后升于州若府。”(若:或者。)④副词。1.刚刚;方才。《吕氏春秋·别类》:“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曾(céng)。与“未”连用。《淮南子·俶真》:“有有者,有无者,有未始有有无者。”嘤:
①象声词。形容鸟鸣声。《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②泛指动物叫声。欧阳修《祭石曼卿文》:“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吚嘤。”[嘤嘤]象声词。鸟和鸣声。《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zhēng zhēng),鸟鸣嘤嘤。”(丁丁:伐木声。)呦:
①[拟]形容鹿鸣声。《说文解字·口部》:“~,鹿鸣声也。”②[助]语气词。相当于“啊”。《红楼梦》第二十回:“你也是个没性气的东西~!”③[拟][呦呦]1. 形容鹿鸣叫声。曹操《短歌行》:“~~鹿鸣,食野之苹。”2. 形容人的悲哭声。白居易《新丰折臂翁》:“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