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自汝阴,径上潼江章。”诗句出处:《感旧诗》;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
车毂鸣枕中,客梦安得长。
新秋入梧叶,风雨惊洞房。
独行残月影,怅焉感初凉。
筮仕记怀远,谪居念黄冈。
一住三十年,此怀未始忘。
扣门呼阿同,安寝已太康。
青山映华发,归计三月粮。
我欲自汝阴,径上潼江章。
想见冰盘中,石蜜与柿霜。
怜子遇明主,忧患已再尝。
报国何时毕,我心久已降。
【注释】:
诗文 | 我欲自汝阴,径上潼江章。 | |
释义 | 我欲自汝阴,径上潼江章。“我欲自汝阴,径上潼江章。”诗句出处:《感旧诗》;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 床头枕驰道,双阙夜未央。 | 车毂鸣枕中,客梦安得长。 新秋入梧叶,风雨惊洞房。 独行残月影,怅焉感初凉。 筮仕记怀远,谪居念黄冈。 一住三十年,此怀未始忘。 扣门呼阿同,安寝已太康。 青山映华发,归计三月粮。 我欲自汝阴,径上潼江章。 想见冰盘中,石蜜与柿霜。 怜子遇明主,忧患已再尝。 报国何时毕,我心久已降。 【注释】: 欲:①欲望;愿望。又作“慾”。《孟子·离娄下》:“从(纵)耳目之欲。”《孙子兵法·谋攻》:“上下同欲者胜。”②想要。《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需要。《齐民要术·耕田》:“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④副词。将要;快要。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⑤情欲;贪欲。刘伶《酒德颂》:“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自:①自己。《诗经·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言:通“焉”。配命:合乎天命。)《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②亲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史记·萧相国世家》:“高祖自将。”③自然。《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蹊:小径;小路。)④介词。1.从。《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神农:传说为古代造耒耜、兴农业的帝王。许行:当时的农学家。)《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2. 由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汉书·灌夫传》:“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⑤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假如。《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⑥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可译为即使。《汉书·高祖纪下》:“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又《杜周传》:“自京师不晓,况于远方?”汝:①古水名。源出河南省鲁山县大盂山,流经宝丰、襄城、郾城、上蔡、汝南,注入淮河。②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韩非子·内储说上》:“予汝天下而杀汝身。”阴:(一)①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孟子·万章上》:“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韩非子·说林上》:“夏居山之阴。”②阳光、月亮、星星被遮挡的天气。李东阳《蜀葵》:“纵教雨黑天阴夜,不是南枝不放花。”③背面。吴曾《能改斋漫录·乐府一》:“政和中,一中贵人使越州回,得词于古碑阴,无名无谱,不知何人作也。”④阴影;树阴。辛弃疾《水龙吟· 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对桐阴满庭清昼。”⑤阴森;阴冷。龚鼎孳《游七星岩》:“花月炎蒸偏五岭,乍来阴洞逼秋看。”⑥暗中;暗地里。《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备之未东也,阴与董承等谋反。”⑦诡诈。《新唐书·李林甫传》:“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⑧男女生殖器的通称。《史记· 吕不韦列传》:“私求大阴人嫪毐为舍人。”⑨古代哲学概念。 与“阳”相对。用以概括诸事物两大对立面的一个方面。柳宗元《天说》:“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⑩时光。《晋书·陶侃传》:“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11)通“荫yìn”。庇荫;庇护。《诗经·大雅·桑柔》:“既之阴女,反予来赫。”(予:我。赫:拒绝。) (二)ān [亮阴]指帝王居丧。《尚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祀:年。)又《无逸》:“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径:①小路。《论语·雍也》:“行不由径。”《老子》第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夷:平坦。)泛指路。《列子·说符》:“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江雪》:“万径人踪灭。”②方法;途径。白居易《题赠定光上人》:“得径入大道。”③往;直往。《楚辞·招魂》:“川谷径复。”(复:返。)柳宗元《小石城山记》:“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④途经;经过。《吕氏春秋·召娄》:“西家之潦,径其宫而不止。”《史记·陈涉世家》:“牵牛径人田,田主夺之牛。”(之:指牛主。)⑤直捷;简捷。《论衡· 自纪》:“或径或迂,或屈或舒。”(迂:绕远。)⑥圆周直径的省称。《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三国志·魏书·苏则传》:“郭煌献径寸大珠。”又指长度。苏轼《竹枝歌》:“海滨长鲸径千尺。”⑦副词。一直;直接。《后汉书·来歙传》:“径至洛阳。”上:(一)①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②等级高或质量好的。《天工开物·饴饧》:“色以白者为上。”③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墨子·七患》:“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④在上位的君主。《孟子·梁惠王上》:“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⑤由低处往高处。《庄子·逍遥游》:“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⑥去;往。黄宗羲《柳敬亭传》:“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⑦向前。《战国策·秦策二》:“三鼓之而卒不上。”(卒:终。)⑧进呈;进献;送上。《汉书·东方朔传》:“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⑨出场。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楔子:“正旦扮莺莺上。”⑩加;添加。《论语·颜渊》:“草上之风必偃。”(11)涂染。《天工开物·造竹纸》:“先以白矾水染过,后上红花汁云。”(12)通“尚”。崇尚。《吕氏春秋·长见》:“尊贤上功。” (二)shǎng 上声,汉语四声之一。钟嵘《诗品序》:“至平上去人,则余病未能。”潼:(一)①水名。在四川梓潼县境内,南流入垫江。潘岳《西征赋》:“诉黄巷以济潼。”(诉:通“溯”。向着。)②关隘名。在陕西潼关县境。庾信《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同州刺史尒绵永神道碑》:“西自潼、函。”(函:函谷关。) (二)chōng 水流灌注或撞击。《水经注·河水四》:“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江:①长江的专称。《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论衡·书虚》:“且投于江中,何江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临浙江,水波恶。”②江河的通称。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③指隐士的居处。陶潜《与殷晋安别》:“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王安石《和王胜之雪霁借马人省》:“超然遂有江湖意。”章:①明显;显著。屈原《离骚》:“芳菲菲其弥章。”(弥:更加。)②表彰;表扬。《商君书·说民》:“章盖则过匿。”③印章;图章。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一。”④音乐的一曲。《史记·吕后本纪》:“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⑤诗文或诗文的一段。《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下笔成章。”⑥条目。⑦规章。《诗经·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⑧规则;条理。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⑨奏章。臣子上给皇帝的书信。《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⑩花纹;文彩。《后汉书·孝仁董皇后纪》:“舆服有章。”[章甫]一种礼帽。《论语·先进》:“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端:礼服。相:司仪。)[章章]鲜明貌。《荀子·法行》:“虽有珉(mín)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珉:美石。雕雕:鲜明。)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